摘要:用物流集成理论认识国际陆港形成、发展机理,指出通过选择和培育物流集成体,提升海港与陆港物流集成引力,提升陆港物流集成力;依托陆港构建有效的报关-通关、多式联运等联接键发展内陆外向型经济,带动中西部经济发展。
关键词:国际陆港;多式联运;物流集成体;物流集成力
一、引言:陆港物流集成力的提出
集成是变革、整合,是通过打破既有平衡获得新发展的过程。而陆港形成与发展,需要与沿海港口合作,需要商贸企业依托陆港形成外贸业务源泉,并要求物流企业支持其物流从区域走向全球。这些可以看作企业在物流集成场中的运动过程,其实质上体现了国际陆港支持国际物流、港区联动、区市发展的综合经济力,即陆港物流集成力。
1.陆港建设与发展问题
国际陆港是地处内陆无水运条件地区,与沿海港口或空港有便利运输通道,并具有报关、报检等口岸功能的物流节点。国际陆港是国际物流在一个国家内陆进行集散中转、报关等的作业节点,是内陆地区发展外向经济的必要功能设施。正由于这一特点,中国内陆地区在建的陆港有几十个,仅西部就有10余个。但是,由于一些陆港规划中的市场定位不准,成长机理不明,阶段目标不清等问题,使得一些陆港建设出现运作主体不力,发展后劲不足,陆港建设停滞不前或盲目发展现象。因此需要认识国际陆港建设、运营中应注意什么?设计何种机制,发挥什么作用?
2.陆港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中国经济发展的三要素仍是投资、出口和消费。国际陆港作为无水运条件的提供全方位国际物流服务的内陆物流枢纽,是支持进出口国际贸易必要的物流节点。它可以弥补内陆特别是西部地区远离海港的地理弱势,创造内陆陆港-沿海港口快捷物流通道的经济地理优势,并影响投资环境,进而创造吸引投资、方便出口和拉动消费的重要条件。
陆港可作为海港向内陆延伸的腹地,充分利用陆港成长机理和发展机制,实现沿海港口之间的竞合博弈战略,使陆港既是提升港口进出口业务的基地,也是改变内陆缺乏港口功能、改善区域投资环境的重要条件,对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十分重要。
3.陆港基本功能与扩展功能
国际陆港的基本功能是指所具有的通关及其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服务等功能。主要包括:集装箱集散、拆装、存储等功能;报关和检验检疫等通关功能;货运代理、运输衔接、中转仓储和配送功能等。其中,通关模式直接影响到陆港与对接海港(口岸)的功能衔接,在物流集成场中起到一种联接键作用。所谓联接键是在物流集成场中场元要素相对更为密切的集成关系,可有助于客户实现“一键化”的集成物流业务过程。一般有技术型、资源型、功能型和过程型等联接键。这是形成陆港-海港快速物流通道,逐步形成区域间产业集群、产业联动效应的关键环节。陆港基础设施和综合服务信息网络平台建设也是对陆港物流集成力形成与发展能起到重要影响的因素。
国际陆港的扩展功能是指陆港基本功能基础上的延伸功能。主要包括:保税物流功能,涉及保税仓库、出口监管仓库、保税物流中心等。有利于促进内陆地区对外贸易和发展多种贸易方式,也有利于内陆地区加强海关监管。此外,还有信息处理与服务、金融服务功能、集装箱等设备维修维护功能、其他服务功能,包括提供各种配套服务,例如教育、培训、车辆维修、酒店服务等综合服务功能。这些影响到港区产业联动阶段的陆港物流集成力作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