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是各高职院校建设的热点,本文提出了基于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的物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即:根据职业综合能力的构成及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构建职场化的实训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
关键词:物流生产性实训基地,校企合作,职业综合能力,职业角色
引言: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则,本着建设主体多元化的原则,紧密联系行业企业,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积极探索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的校企组合新模式。传统的校内实训往往只考虑到学生专业技能训练,而容易忽视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将学生训练成高技能“机器人”,学生职业素养比较缺乏,无法适应职场能力需要,社会适应力也较差。基于此,本文提出职业综合能力,对职业综合能力构成进行分析,根据职业能力形成过程构建实训体系,在此基础上探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
一、物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背景
(一)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内涵
关于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内涵,目前有两种普遍观点。一种观点是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由企业参与,做到校企合作,在实训中生产中真正的“产品”(含无形产品,如服务、技术咨询等);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只要学校把企业真实的设施设备、工具、环境、文化、任务搬到学校实训室或实训基地,在实训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训任务,生产出一定的“产品”。实训过程和实际工作过程相一致,具备产品加工、生产,提供服务的功能,也是生产性实训基地。两者相同之处都在于强调实训环境真实性、实训的生产经营性、实训与工作的结合性、学生实训身份双重性(实训学生与操作工作),因此,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具备这些特点,否则,不能算生产性实训基地。物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必须满足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的需要,让学生按职业角色参与运营,并进行自主学习,设计创业方案,从而达到企业和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
(二)物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背景
1、高技能应用型物流人才是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
2009年,国家在物流产业振兴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培养具备国际竞争的、能够服务供应链的第三方物流业。这就需要既懂物流理论又具备实践技能的高等物流专业人才。物流作为现代服务业、其本质是生产性服务业,该服务业是劳动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物流类服务业是吸纳就业比较显著的行业、该行业发展对缓解和提高劳动者就业的效果也是非常显著的。
2、职业综合能力培养需要有生产性实训基地作支撑
物流人才的培养对实践性环节的要求比较高,虽然大多数高职院建立了一系列物流实训室,但是分散的教学情境和虚拟的任务要求与实际企业整体运作之间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不断进步,教学设施和仪器设备仍需不断更新和增加,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还需要不断改革和优化。事实已经证明,情境决定了实践技能掌握的效果。以往的不考虑经济效益、单功能、与现实不太吻合的片面的实践教学模式很难达到提高学生物流综合技能和职业技能培养的双重目的。而物流管理涉及的内容广泛、影响因素繁多、交易主体多、信息来源广又决定了物流传统实训教学很难达到物流综合能力培养的目的,这与市场对物流人才需求是不吻合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建设一方面以真实环境给学生真实的实践教学氛围、另一方面其生产性决定了师生在实践基地内必须从经营者角度出发、以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这样,可以达到培养学生职业道德、市场风险意识、多方面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得学生从学校向企业转变,从实训岗位向职业岗位转变。
二、物流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设计理念与建设思路
(一)职业综合能力培养是生产性实训基地设计的理念
职业院校作为技能人才的培养,其培养既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科性质的培养模式,也不同于企业内部员工的在职培训,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开设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培养得到社会认可的高素质人才。物流职业教育首先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包括专业单项操作技能和综合操作技能,这是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其次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适应力,这是职业教育与在职教育培训的区别。德国的职业教育中的职业能力是一种既包括专业能力,又含有职业素养、社会适应力的综合能力观,而美国一些国家的职业能力则是专业能力。职业教育要使自身教育与社会教育有所优势体现,必须关注综合职能能力,本文的职业能力是全面的能力,为了有所区别,用职业综合能力表示。
职业综合能力包含一个专业各岗位的核心操作能力、分析处理问题能力、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应有的价值观。对于物流管理专业而言,职业综合能力包含以下四个方面:各岗位的单项操作技能、岗位综合分析处理能力、职业素养和社会成长力。单项操作技能就是一个员工在某岗位所拥有的某项独立的而其他岗位所不具有的操作技巧,如单证填写、叉车操作、装箱配载、码盘打包等;综合操作能力是指完成一个岗位或一组相关岗位所需要的各个技能及其有机结合,而非多个单项技能的简单堆砌,如物流客户服务、物流市场分析、物流运营管理等,这些需要多个技能和多个知识的整合,不是简单多次的反复操作可以培养;职业素养和价值观是一个或一组岗位特有的意识形态、思考问题方式,如报价中的成本核算意识、客户服务的协调沟通意识、服务方案中的风险识别意识;社会成长力是一个学生在职业学习与训练中的积累的社会生存与发展能力,可以转移到其他岗位或工作的能力,即一个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和不断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