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快递供给和需求的角度,首次提出并分析了快递网络的网络效应,提供了一个联系快递活动供需双方经济行为的研究视角。本文认为,快递网络效应意味着快递网络变化过程中价值在供给网络和需求网络上的实现,而且供需两个层面的网络都表现出直接网络效应和间接网络效应。之后,提出了基于网络效应的快递网络演化方式。本文为快递及其它类型物流活动的市场、组织、政府管制等方面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物流;快递网络;网络效应;网络经济;网络演化
一、引言
快递企业依托于基础设施网络进行生产力布局,也通过网络提供快递服务,并最终形成网络化的消费者群体。可见,快递活动具有明显的网络化特点,快递活动经济主体的行为也可从网络的角度进行观察和研究。
网络效应指用户的价值随着网络中用户数量的增加,网络规模扩大而增加的现象,如当一个电话网络拥有较多用户数量时,对于电话网络的用户而言就具有了较高的价值,其实质是需方规模经济。网络效应的认识源自对电信网络的经济分析,它作为一种重要的市场力量深刻地影响着网络企业的竞争行为,使市场呈现出不同于一般市场的特点。例如,网络企业具有更为普遍的合作倾向、因正反馈而出现“马太效应”等现象。
那么,快递网络是否表现网络效应,其网络效应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同前面提到的电话网络的网络效应有何区别,又会对快递经济活动各主体带来何种影响就成为需要探讨的问题。
二、相关研究回顾及评价
(一) 研究回顾
网络效应的研究思想源于利用网络方法进行经济学分析的理论流派[1],现有网络效应的研究主要针对信息(Information)、通信(Communication)和技术(Technology)产业(简称ICT产业)。研究主要包括网络市场均衡、企业兼并、产品兼容、技术转移、转移成本等众多方面,已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理论[1]-[5]。本文针对国内外与快递网络效应相关的交通运输网络、物流网络领域,在网络经济、网络效应、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等方面一些代表性研究进行了回顾。
国外研究中,Economides (1996)指出交通运输是网络经济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运输网络中,耐用物品为运输的基础设施,相关工具是移动载运工具,相关服务则是与基础设施与载运工具有关的操作、维护,而功能则是完成客货运输[5]。Hartmut Wolf(2001)研究了网络效应对德国航空运输政策的影响,认为航空运输具有的枢纽网络结构使得通过航运线路整合方式实现范围经济和交通密度经济成为可能[6]。Job van Exel et al(2002)基于网络效应和价值增加的视角研究了欧洲交通运输网络,得到关于交通运输政策取向的观点[7]。Sergio R et al. (2003)认为在分析交通运输网络扩张时,应从范围经济角度而非规模经济角度出发[8]。James J. Laird et al (2005)通过回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网络效应研究,提出在研究交通运输和宽广经济领域的网络效应时需要更加精准的定义,并建立能够反映网络效应影响的模型[9]。Hiroyuki Iseki (2008)认为处于不同层次运输服务商具有不同的成本结构,规模经济的表现存在差异。他认为处于三个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运输服务商都可能出现规模不经济[10]。Hande Yaman (2011)利用一个混合整数规划研究了枢纽网络的总运输成本问题,提出当一个节点通过多个枢纽进行交通流的交换比仅通过单一枢纽更具经济性[11]。可见,国外关于快递网络效应的相关研究已经兴起,并且已经在产业政策、企业运营等实践层面逐渐展开,尝试定量地探讨网络效应对经济主体的影响及其实现方式。
国内研究中,荣朝和(2001)在研究运输业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时分析了运输网络特性,定义了运输业网络经济的概念,并就其与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剖析,得到了网络经济决定市场结构的观点[12]。王永立,杨东援(2006)提出道路运输运营线路网络效应的概念,并通过效应隶属度模型其进行了综合评价[13]。余国平,宗蓓华(2007)在网络效应经济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荣朝和的研究观点,分析了交通运输业网络效应特点,从运输供应方和需求方分别分析了交通运输网络效应产生与作用机理[14]。徐杰(2007)简单分析了物流网络效应的意义,并提出物流企业利用网络效应提高服务水平的建议[15]。颜飞,王健伟(2008)深化了对运输业网络经济的认识,认为运输业在基础设施和运输组织两个层次上都具有网络经济特征[16]。田炜(2008)分析了集装箱港口的网络效应[17]。鄢飞,董千里(2009)研究了物流网络的协同效应[18]。作者(2010)从网络效应出发,构建三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了快递网络间的兼容问题,但缺乏对快递网络效应的分析[19]。可见,国内交通运输和物流领域的学者结合网络效应经济理论对本学科问题的研究正在兴起并且逐步深入。
另有一些学者研究了快递、物流网络的特性、经济性、规划等方面的问题[20]- [25]。以上研究与快递网络效应密切相关,为该问题的研究带来了启示。
(二) 现有研究的评价
从网络效应的角度出发研究市场主体的行为及其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这类研究主要集中于ICT产业,其研究思路和方法可作为借鉴应用于快递网络效应的分析中。但ICT产业研究中所提到的网络同快递网络确实存在着显著差异,需要针对快递网络,对其网络效应产生的原因、作用机理的深入分析,以实现网络效应经济理论同快递研究的结合。
国内外学者虽然关注于交通运输和物流活动具有的网络化特点,并认识到所形成的网络经济现象。但这类关注于网络经济的研究主要基于供给网络的视角,很少考虑到供给网络的网络化和需求之间的关系。这一点也被James J. Laird et al(2005)所发现,他们认为现有的模型在联系需求和决定服务品质的供给方面是薄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