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我国传统的运输组织方式与服务模式的主要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阐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改善和现代物流发展,为货运组织与服务创新创造了条件。而现代物流在运输成本、时间、效率、能力、质量等方面对货物运输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组织方式与服务模式显然已无法适应,必须进行变革。这种变革无论对物流的发展还是交通运输的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对于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也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现代物流 运输组织 运输服务 变革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格局经历着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增速放缓,需求减弱,对我国现有经济结构与庞大生产能力构成严峻挑战;而国内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经济形势总体向好,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与此同时,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强化,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要求我国必须加快经济结构转型,实现发展方式转变。
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基础性地位和先导性作用,必须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加快转型升级,为我国拓展外部发展空间提供支撑,也为促进国内经济社会繁荣稳定提供保障。“十二五”规划提出,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构建网络设施配套衔接、技术装备先进适用、运输服务安全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交通运输转变发展方式指明了方向。在规划的指导下,随着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根本性改善,运输装备技术的更新换代,运输服务水平和质量也要得到相应提高,而这必须以运输组织与服务模式的变革为支撑。“十二五”时期,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的加快建立,将实现现代物流管理与运作技术的普遍应用和物流理念的广泛实践,为运输组织与服务的重大变革提供了机遇和重要支持。
一、传统运输组织与服务存在的问题
1、工商企业自给自足的货运经营模式
物流活动起初是作为流通的附属机能被人们所认识和了解,运输作为一项重要的物流功能,国内理论界与产业界对它最初的定位也是生产流通的辅助活动。实践方面,在以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和封闭市场环境中,国内生产、流通企业以“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模式,以自有运输设施与装备从事运输生产,运输部门被当作企业的从属机构或者运输组织与管理职能被分散于其他部门之中。改革开放后,一些企业为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开始寻求包括运输业务在内的物流业务外包。然而,一方面受制于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历史包袱和对第三方物流的认识水平,另一方面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育尚不成熟,传统储运企业的经营形态和服务模式难以提供客户所需的专业化物流服务,使得我国企业运输及其他物流业务外包进程总体相对缓慢。
自给自足的货运经营模式使关于运输的指示命令不能直接传达到分公司、生产车间或销售店面,即使能够传达也不能较好地得到贯彻执行,运输部门的指示常常受到阻挡或干扰。同时,运输组织活动没有获得与生产、销售活动平等的地位,而是被视为企业内部一项次要的经济活动,运输及其他物流功能的重要性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它们所蕴含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也没有被充分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