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笔者提出的基于作业和时间相结合的产品物流成本核算法的基础上,构建了制造企业最优物流作业批量模型,旨在降低企业物流流程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并通过案例证明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关键词:制造企业,物流成本,作业批量模型
1 引言
制造企业生产流程由一系列工序组成,工序之间存在前后或并行的关系。就物流而言,某一道工序只是对库存的一次转换,物品从一道工序转移到另一道工序,而物流流程是对库存(广义库存)状态的一种控制选择[1]。由于某型号产品的工序基本固定,所以其物流流程也就基本固定。本文对制造企业产品物流流程的界定是从订单输入开始,到订单履行结束,包括原材料采购与库存、装卸搬运、产成品仓储库存以及配送运输等活动(如图1所示[2])。
就某型号产品而言,由于制造工序相对固定,所以其物流作业也基本固定,一次物流流程的显性资源占用(如人力、设备占用等)基本相当,所以本文将同一型号产品的一次物流流程显性资源占用数视作相等,与其批量大小无关。从这个层面分析,物流作业批量越大,单位产品物流成本越低,即所谓规模效益。然而,作业批量越大,仓库及缓冲站的待加工工件越多,物品等待时间越长,物流流程时间就越长,物流占用的隐性资源——时间成本(资金利息、贬值、缺货等成本)就越高。当我们从流程(订单履行过程)视角考察物流,单件产品的物流费用理论上应该相等,但由于订单的规模及构成、作业批量、客户服务水平等存在差异,导致物流流程时间不同从而物流成本差别很大。所以时间成本与作业成本呈现一定的背反关系,二者都与物流批量有关。因此,如何确定合适的物流作业批量,平衡作业成本与时间成本的关系,是降低企业物流总成本的关键所在。
2 作业与时间相结合的产品物流成本核算法
作业与时间相结合的产品物流成本核算法,就是将产品物流总成本分为作业成本和时间成本,作业成本是指装卸搬运、配送运输等物流作业所消耗人力物力资源构成的成本,属于显性成本范畴,这也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产品物流成本,特别是运用作业成本法核算产品物流成本时,除了库存占有成本外其余成本基本就是本文提出的作业成本;时间成本则是产品物流流程占用时间资源而引发的如资金利息、产品贬值、缺货损失等构成的成本,属于隐性成本范畴。因为物流流程时间的长短,不仅影响物流自身的效率,带来资金利息、产品积压贬值等成本,还影响客户的满意度,流程时间越长,服务越不及时,客户越不满意,进而违约处罚和市场损失等成本越大。本文基于该思想,以企业物流总成本最低为目标,对产品物流运作流程构建最优作业批量模型,并就如何降低物流作业、时间成本提出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