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电下乡”政策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扩大内需的重要举措,是财政和贸易政策的创新突破。自2007年12月启动旨在扩大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家电下乡”工作以来,历经四年,正逐步改变长期以来我国家电制造业过度依赖出口的经营模式,实现拉动内需,让农民也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实惠,同时也推动了现代农村物流建设的步伐。本文从“家电下乡”的角度出发,探讨我国现代农村家电市场物流创新模式的发展与农村物流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从而使相关企业能快速、准确的为农村市场服务,实现家电行业利润的新增长点。
关键字:“家电下乡” ;农村物流;创新模式;物流信息化;家电连锁
一、引言
由于2007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我国开始实施为期四年“家电下乡”的政策。但是伴随着“家电下乡”的全面升级,也引发了全社会对农村物流市场的重点关注,构建现代化农村物流体系成为当前的热点问题。在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中也提到,要完善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建立起现代化的农村物流体系。但在“家电下乡”促销力度加大的同时,农村物流环节却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如: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差,导致家电产品难以配送到户;高物流成本导致企业开发农村市场的乏力。因此应根据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均衡等国情,学习国外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组织力量完善农村物流环节,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是摆在我国农村物流建设面前急需解决的关键难题。
由于我国的广大农村分布地点偏远、交通不便等因素,使物流企业往往不愿深入农村市场,农村物流网络建设几乎是空白,“家电下乡”的政策并未使农民取得真正意义上的实惠。因此,要使“家电下乡”能够全面落实到农民手中,应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加强对农村物流网络建设,加大对物流信息化平台的推广,实现价格实惠与优质服务让农民同享的目标,让农民也享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
二、近年来农村家电市场的发展
目前,我国仍然是个农业大国,据2007年统计,我国农村人口仍有7.257亿,占总人口55.6%,潜在的消费需求巨大,提高农村居民的消费需求,应该是实现扩大内需,稳定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但是,实际情况却是农村消费品市场长期疲软,农村居民消费率持续下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二级市场的基本饱和,使得市场增长潜力乏力。
随着世界金融危机给我国经济运行带来了挑战,家电行业也面临着严峻形势。因此,农村市场的重要性对于家电行业不言而喻。据测算,连续4年在全国农村对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四类农民需求量大的产品实施“家电下乡” 补贴政策,可实现“家电下乡”产品销售近8亿台,累计可拉动消费额达9200亿元。政府通过财政补贴方式不仅可以促进家电在农村市场的销售,激活农村消费、有效拉动内需,缓解家电行业困境、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有利于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生活水平。这项政策可谓是给困境中的家电行业“雪中送炭”。同时随着农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积极推动了其消费能力的提高,增加了农民的购买欲,激活了农村家电市场,给家电行业带来了新的利润源泉。
三、农村家电市场的物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我国农村家电物流模式
随着家电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家电经营综合利润的下降,如何以更好的服务来吸引顾客成为家电零售行业生存的关键,特别是服务好有巨大潜力的农村家电市场。目前,我国家电销售渠道构成比例为:电器专营店46.2%,百货商场20.1%,家电专业连锁17.8%,品牌专卖11.6%,综合性连锁0.3%,其他4%。不同的销售形式,要求不同的物流服务,多元化的流通渠道给物流规划与运作带来了更大的难度。而农村家电市场的格局分布则更为复杂,因此农村物流的现状可谓“纵横交错”。目前,我国农村家电物流模式主要有四种:
企业自营物流
企业自营是企业在自有仓库和运输车辆等物流设施的基础上自建物流部门或物流公司,由企业来负责产品的配送等服务功能。在我国,主要以制造业和家电连锁企业为主,而且其比例占总农村物流总量比重是很高。例如海尔、美的等家电制造业和苏宁电器等家电流通企业。其专业化、全面化的物流服务很受消费者的喜欢,但是这些企业主要是在城市中,农村网点太少,售后服务跟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