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岛市政府“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中提出了“把青岛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发展目标。 在增长极方法下青岛选择以港兴市战略——建设蓝色经济城市。在系统理论方法下,青岛采取相关产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发展以及相关的政策支持。在系统论方法下,青岛构建和调整港口物流系统,陆路物流系统以及信息平台的建设等。
关键词:城市定位,增长极方法 ,协同论法, 系统论方法
一. 城市定位:
青岛市政府“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报告中提出了“把青岛建成富强、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发展目标。(1)
山东省政府有关官员说,青岛龙头城市的地位不是自封的,也不是行政命令确定的,而是市场的选择。青岛强则半岛强,半岛强则山东强。专家给青岛的定位是:山东乃至黄河下游的龙头城市,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达的国际性港口城市和国际性海滨旅游城市。青岛的目标是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在金融保险、商业、现代物流业上与济南形成东西分工。同时,利用丰富的海滨和自然旅游资源,借助2008年奥运会的契机,建设国际性旅游、会展城市。
二. 规划使用的方法,及使用条件:
(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是基于区域非均衡理论而产生,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认为:一个国家要实现平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经济增长通常是从一个或数个“增长中心”逐渐向其他部门或地区传导,因此,应选择特定的地理空间作为增长极,以带动经济发展。区域物流规模效应的形成可以提高分工程度、降低管理成本、减少分摊广告费和非生产性支出的份额,使边际成本降低,从而获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及内部的节约。物流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内的集聚往往使一些厂商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某些产品和劳务,从而获得整体收益的增加。同时增长极理论认为,先进物流活动开展,可以此为增长极带动周边落后地区经济迅速发展,从而逐步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因此,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应注重“资源增长极”、“产业增长极”和“城市增长极”的相互有机结合,避免重复建设;物流园区的建设,应注重增长极的诱发效应、极化效应、渗透效应和扩散效应;对重点物流园区的建设,应注重“增长极核效应”(2)。
以港兴市战略——建设蓝色经济城市。(3)港口物流、海洋旅游、海洋文化、海洋科研、船舶制造、海洋养殖等蓝色经济的发展,均围绕着青岛的海湾及其陆路资源而展开,最为核心的还是青岛港口资源优势。为此,青岛要进一步发挥青岛港的核心功能、带动作用及对周边经济的服务功能,在青岛海洋经济发展中遵循科技兴海、陆海一体、可持续发展等原则,以建设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区域性贸易中心为目标,以口岸经济为支撑,按照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要求,积极调整港区布局,充分发挥好保税港区的政策优势,构建起港口多元化发展的产业体系,努力扩大港口的辐射能力。要进一步拓展青岛港在世界各地的海向腹地,发挥青岛在新亚欧大陆桥桥头堡群中的重要作用,加强与中亚、东欧等地的经贸合作,发展过境运输和国际中转贸易,使青岛港的陆向腹地向纵深发展;大力发展海铁联运、公路直通、港港联合等多种运输方式,进一步开发中西部货源市场,拓展青岛港的辐射范围。中心城区产业选择与布局、基础设施建设要围绕港口建设和发展来进行,港口建设和发展要以城市建设与发展为目标,形成“港为城用、城以港兴、港城互动”的良好城市规划架构,以蓝色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战略新兴产业形成,带动全市经济的整体发展和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