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学术年会论文 > 物流管理 > 2011年
现代区域物流网络节点选择研究及实证分析
来源: 时间:2012/11/4 21:50:30 作者:
  

摘要:轴辐式物流网络将一个或几个物流节点设立为中心枢纽站,而将非中心枢纽站节点的货物流在此集中后再根据目的站进行集运。轴辐式区域物流网络是将区域物流网络中的一个或几个城市设为枢纽城市,货物流从出发地经此送达目的地。由于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并能有效提高相关资源的利用率,带动节点城市及其所在区域的经济发展,该网络模型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论文主要分析了轴辐式区域物流网络的构建及运作,并以湖北省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从定量的角度探讨了现代区域物流网络节点的选择及等级划分方法,对如何从整体上优化湖北省区域物流网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轴辐,区域物流,物流节点,主成份分析

0 引言

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区域、区际之间的经济联系大大增强,作为与区域内外各产业紧密关联的产业,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在区位、资源、产业基础、交通条件等确定的情况下,区域产业组织和区际产业组织之间物流活动的整体性、一致性和协调性是提高区域产业组织效率和效益,增强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的关键。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可以进一步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聚集,加快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合理化调整,带动地区和区域经济发展,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促进新型产业形态形成,优化区域产业结构,促进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市场的形成和发展[i]。

近年来国内出现的物流热、各省市的物流规划、物流园区和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等,足以说明企业、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物流业促进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作用的认同。因此,如何科学的选择物流网络节点使其为区域经济服务也成为物流业发展的首要问题。目前,在物流网络节点的选择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区域物流网络存在着有点无网、有网无流的状况,各省、市的物流网络节点的选择未能从整个区域物流网络的视角出发,致使各物流节点独立运作,未能发挥网络节点的辐射功能,导致大量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同时,物流网络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结构经济等作用也未能充分体现,更难以降低区域范围内的物流运作成本,这些都已成为制约区域物流业发展的瓶颈。导致上述问题的原因除了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匮乏之外,关键还在于:区域物流网络节点的选址和布局缺乏科学的依据。因此,区域物流网络节点选择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对落实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轴辐”系统研究最具影响的人物O’Kelly(1987)首先提出了轴辐式网络枢纽设施选址和网络设计的p-枢纽中值模型(p-HMP)。在此模型中,枢纽的数目p是事先给定的,外生的,枢纽没有容量闲置,只考虑运输成本,所有非枢纽节点上的交通流量都必须通过枢纽才能到达另一个非枢纽节点,求枢纽的位置和辐的分派[ii];O’Kelly(1992)再次提出了无容量限制枢纽选址问题模型(UHLP),此模型中枢纽的数量未知,枢纽没有容量限制,考虑运输成本和建设枢纽的固定成本,所有非枢纽节点上的交通流量都必须通过枢纽才能到达另一个非枢纽节点,求枢纽的数量、位置和和辐的分派;Current提出了层级式网络涉及问题,试图找到最小运营成本的运输网络支线[iii];Nicole Adler(2001)对多重分派枢纽选址(Multiple Allocation p-hub Location)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使其成为轴辐研究的活跃领域,轴辐网络研究逐渐接近现实;国内学者张世翔等(2005)针对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物流体系的构建,运用了MAHMP选址模型进行优化设计与规划,并为该地区区域物流运输通道建设和城市物流发展规划提供技术对策[iv];金凤君等(2005)研究了轴辐伺服理念下的中国航空网络模式的构建[v];汪传旭(2008)研究了基于轴辐运输系统的区域港口群二级物流运输网络优化[vi];刘沛等(2009)在轴辐模型的基础上,利用遗传算法设计了一个适合其公司的复合轴辐式货运网络,并通过仿真程序运行结果说明了该轴辐式网络降低运营成本的效果[vii]。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表明: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轴辐式物流网络的构建以及优化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在回顾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构建区域物流网络的思路以及区域物流网络节点的选择方法,结合湖北省各市州的统计数据,为湖北省物流网络节点的选择提供了一种方法指导。

1 轴辐式区域物流网络模式与构建

物流网络(Logistics Network)的形成是基于需求分散性和物流活动多方向性的驱动,以降低物流组织成本和实现物流规模化运作的要求。从地域运动形态看,物流网络是物流中心城市与物流经济带及物流通道所形成的物流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的中级形态[viii]。

区域物流网络(Regional Logistics Network)是由区域内物流通道与物流节点有机结合而构成的一种区域物流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形态,是区域内外各种经济要素流通、聚集、扩散的基础和平台[ix]。

需要[2]积分

阅读全文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