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2007-2008
  • 2008-2009
  • 2009-201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学会报告 >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 2007-2008
2007~2008年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回顾与展望
来源: 时间:2012/11/24 11:15:24 作者: 洪涛 丁泉
  

一、我国生产资料交易市场回顾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有各类生产资料批发市场6545个,2007年全国亿元以上生产资料批发交易市场有987个,摊位达33万多个,营业面积6637万平方米,成交额14698亿元。20世纪90年代以来,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根据不同类型产品的流通特点,有重点地推进经营业态提升,大力促进金属加工配送业发展,加快发展散装水泥配送,加大推进汽车零配件、建筑装饰材料连锁超市业态建设,促进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由单纯的贸易加工向加工配送、物流配送方向发展。

(一)钢铁市场——网上交易市场形成

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也是钢铁产品消费大国。一直以来,钢铁产品传统的销售渠道为供应商、一级代理、二三级分销商和终端用户。传统的销售一直沿袭一进一出靠进销价差获取利润的方式。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上钢材交易模式作为一种新兴的交易模式越来越被钢贸商所接受和认可,网上钢铁交易市场的发展日趋成熟。钢材网上交易从交易和信息的角度极大地将钢材市场客户的地理空间集中化了。而其集中竞价模式,通过电子交易服务、价格信息资讯服务、物流配送服务等功能,弥补了现货交易市场的不足,这种便捷、公开、平等的交易平台得到了一批贸易商所认可和接受。

截至2007年,我国比较有代表性的钢铁电子交易市场已有14家,如华南国际物流钢铁交易中心(广东)、中国联合钢铁网(北京)、环渤海钢铁交易网(北京)、金银岛网交所(北京)、新钢铁网(河北)、上海大宗钢铁电子交易中心、上海斯迪尔电子交易市场、东方钢铁在线(上海)、我的钢铁(上海)、钢之家(上海)、搜钢网(上海)、浙江金属网(杭州)、铁公鸡网(成都)、中国钢材现货交易网(长沙)。

(二)石油交易所——三足鼎立之状

2006年8月18日,上海石油交易所重新开业,这是我国要素市场建设中的重要举措。随着这一交易所的正式运行,我国石油现货市场的基础将进一步扎实,石油流通领域的改革进一步深化,石油资源的配置进一步优化。

2006年12月25日,大连石油交易所成立。大连石油交易所是在原大连保税区石化产品交易市场的基础上变更成立的。交易方式为传统贸易方式与现代电子交易方式相结合的现货交易,经营的主要范围是燃料油、沥青及化工产品。其目标是发现并发布价格,把市场建设成为燃料油、沥青及化工产品的“交易中心、价格中心、信息中心”。

2008年1月25日,国内第三家主要交易石油现货的场内机构——北京石油交易所正式成立,这是华北地区唯一的一家大型现代化石油交易场所。北京石油交易所以现货交易为主,以石油、化工产品、危险化学品经营为重点,主要交易方式有现货挂牌交易、竞价交易和中远期撮合交易三种形式。

北京石油交易所成立后,我国石油交易所形成了上海、大连、北京三足鼎立的格局。

(三)木材市场——市场期待进一步活跃

2000年我国出台了《木材交易市场开业技术条件》行业标准,规定了木材交易市场的分类原则,提出了开业所需的各项技术条件,包括木材市场的内部管理、经营环境、经营活动和经营质量管理体系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1.木材交易市场是木材流通的主渠道(70%)

国内和全球对木制品的旺盛需求极大刺激了我国木业的发展,使中国成为全世界最主要的木制品加工出口国之一,木材行业持续增长的同时也带动了对原材料的巨大需求,2007年全国木材年总资源约为3.6亿立方米,其中国产约占60%,进口约占40%。中国的加工和出口已经完全融入全球木制品的供应链当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木业全面快速的发展必然牵动木材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各大型木材专业市场及其庞大的经销商、代理商队伍经营着全国木材总资源的70%,木材专业市场为衔接供求、发展物流、促进进货机制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是社会生产链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2.木材交易市场逐渐规模化

2007年市场成交额排名前四位的木材市场分别是华东胶合板市场,成交额为744760万元;浙江南浔建材市场,成交额为657620万元;常州长江自由贸易中心,成交额为338300万元;广东鱼珠国际木材市场,成交额为310278万元。但这四家木材市场均未跻入2007年全国百强商品批发交易市场的名单中,可见我国木材批发市场还应更加活跃,在交易成交额、交易品种数量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四)橡胶市场——大宗网上交易活跃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天然橡胶消费国、第二大进口国、第五大生产国;合成橡胶消费量居世界第一位、产量居第二位。相继建立的中国(海南)天然橡胶交易市场、青岛国际橡胶交易市场、河北衡水橡胶城等,促进了橡胶交易的发展。

1.2002年7月海南农垦总公司和云南农垦集团共同组建中国天然橡胶交易市场。两公司橡胶产量占中国天然橡胶生产总量的70%。在合作第一阶段,两大垦区将实现在统一的交易平台、信息平台、清算系统上进行天然橡胶网上销售。客商只要通过互联网进入中橡公司的天然橡胶交易网络,就可以实现异地购买橡胶产品,且做到销售价格同步、保证金互保、货款代收代付、货物代发。

需要[3]积分

阅读全文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