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 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物流政策及评论 > 地方性物流相关政策 > 河北
河北省关于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来源: 时间:2012/11/27 12:23:32 作者: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和信息等业态的复合型新兴服务业。据初步测算,2006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完成971亿元,同比增长17.9%,占全省GDP比重为8.4%,贡献率为9.7%。全社会物流规模不断壮大,2006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6万亿元,同比增长11.8%。物流成本不断下降,2006年全省社会物流总费用为2530亿元,占GDP比重为21.8%,同比降低0.2个百分点。为引导和扶持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构建现代物流体系,提出本实施意见。

一、发展思路和重点

(一)总体思路。立足内需,融合京津,面向全国,联通国际,努力构建与工业化、城镇化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为核心,以信息化和标准化技术为支撑,以增强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竞争力、发挥港口辐射带动功能的生产性物流发展为重点,按照“剥离、整合、培育、引进”的方针,剥离生产企业内部的物流服务,激活物流市场;整合现有物流资源,调优存量;培育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提高专业化、社会化水平;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推进战略合作,实现与国际物流网络对接。

(二)主要目标。到2010年,现代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社会物流总费用占生产总值比重降到19%以下;石家庄、唐山、廊坊、邯郸、张家口等物流枢纽城市的物流功能进一步增强,全省十大物流园区和三十个物流(配送)重点项目建成投运,形成“物流枢纽城市—物流园区—专业物流配送项目”等多层次、广覆盖的现代物流网络架构。

(三)发展重点。按照总体思路要求,加快建设十大园区和三十大专业物流(配送)项目,加紧培育龙头物流企业,努力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大力推进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力争圆满完成现代物流业主要目标。

1、培育十大物流园区。根据物流市场的实际需求,按照节约资源、集成功能、合理定位的要求,加快推进十大物流园区建设,促进各种物流资源和物流要素向园区集聚,进一步整合存量资源,拓展增量资源,发挥比较优势,防止重复建设和盲目发展,增强物流园区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

邮政物流、交通物流等2个网络型物流园区,要进一步优化节点布局,开辟拓展物流专线,完善实物运递、信息和金融网络体系,努力形成以各设区市物流节点为支撑、覆盖全省城乡并向外辐射的综合性第三方物流网络。唐山港能源原材料物流园区、黄骅港国际物流园区等4个临港型物流园区,要依托三大港口和石家庄空港,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和物流功能,努力建成我国北方乃至世界性的能源、原材料和大宗工业品进出口货运枢纽,在“东出西联”的开放格局中发挥桥头堡和龙头带动作用。石家庄国际物流园区、邯郸综合物流园区等4个产业基地型物流园区,要依托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整合资源,提升功能,建设连接口岸的快速通道,在全省物流体系中发挥中转集散枢纽作用。

2、建设三十个物流重点项目。坚持分类指导,梯次推进。对石家庄内陆港、衡水祥运等已建成项目,促使其完善功能,提
高运营效率,努力开拓市场,增强竞争能力。对唐山港远大、秦皇岛运通等在建项目,加强协调,搞好服务,加快建设进度,力争早日投入运营。对廊坊宝湾物流、邯郸钢铁物流等前期项目,积极创造条件,争取2008年开工。对省出版物流基地、唐山钢铁物流等谋划项目,加强调研,谋深谋实,增强前瞻性与可行性,力促尽快开展前期工作。

3、发展大型专业物流。积极发展以大宗物流品种为特色的专业物流。依托港口等交通枢纽,重点发展能源、原材料、集装箱及散货物流。依托钢铁、石化、装备制造等支柱产业和产业集群,建立健全煤炭、原油、LNG、铁矿石、钢铁产品、装备制造等大宗商品物流体系。依托大型零售企业和专业批发市场,改造提升传统业态,着力发展小商品、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物流。加快发展粮食物流,规划建设渤海湾水路粮食通道、京广铁路线和京珠高速公路为主要运输线的南北主通道等六条粮食物流通道。探索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选择部分重要品种开展鲜活农产品冷链物流试点。健全化学危险品物流安全管理体系,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物流体系。

4、培育物流龙头企业。一是促进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进一步破除物流市场的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支持邯运、沧运、石家庄内陆港等发展基础较好的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改造升级或兼并重组,进一步做大做强,努力形成知名物流品牌。积极引进现代物流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水平和技术装备水平,按照一体化、信息化、标准化的要求,增强物流服务能力。二是促进企业物流向物流企业转变。鼓励邯郸钢铁、开滦煤矿等大型生产企业开展业务流程再造,剥离和外包物流需求,逐步把企业物流业务从生产经营中分离出来。鼓励生产流通企业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鼓励流通企业采用现代物流技术,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统一配送和电子商务,降低流通成本。三是促进国内物流向国际物流转变。吸引跨国公司或大型物流企业来我省设立配送中心、采购中心等物流节点,促进我省物流体系与国际物流网络对接。加强与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必合必拓等大型铁矿集团的合作,建设进口铁矿物流企业。

5、完善物流通道建设。一是建设港群体系,壮大“东出”龙头。唐山港曹妃甸港区重点发展煤炭、原油、LNG、铁矿石等大宗能源原材料和集装箱、杂货运输,建成国际性深水大港;京唐港区重点发展杂货和支线及内贸集装箱运输;秦皇岛港实施“西港东迁”,拓展功能,发展集装箱和杂货运输,建成综合枢纽港;黄骅港在巩固、扩大煤炭吞吐能力的同时,着力发展杂货、集装箱和液体化学品运输,建成现代化综合性港口。二是加快路网建设,完善“西联”通道。围绕联通内蒙、山西及纵深腹地,以煤炭、矿石、大宗原材料、杂货和集装箱运输为主,加快骨干通道建设和改造,形成邯黄、蓝丰等9条铁路和京张、宣大等8条高速公路“西联”主通道。三是优化网络接口,提高运输效率。畅通进出港口、港口间、港口与各中心城市间的高速通道,加强铁路专用线和高速公路连接线建设,便捷港口至产业集群和骨干企业的运输。

6、推进信息化和标准化。鼓励和引导物流企业广泛采用条形码(BC)、射频(RFID)、电子数据交换(EDI)、全球卫星定位(GPS)、智能交通系统(VICS)等信息技术,立足于物流信息平台,引导物流企业大力发展网络系统,实现网络与用户、制造商、供应商、物流企业及相关的银行、财税、商检、海关等单位联结,对物流各环节进行适时跟踪、有效控制和全程管理,全面提高物流服务信息化水平。建立健全物流标准化体系,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加快普及物流术语、物品编码、服务流程等标准,鼓励企业广泛利用托盘、集装箱、自动装卸等物流技术和装备,促使物流系统各环节相互协调配套,并顺畅融入国内国际物流体系。

二、政策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认真研究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规律,深化对现代物流业产业关联度高、外部性强的认识,增强加快其发展的紧迫感,把现代物流业发展摆上更加重要位置,选择一批重点物流项目作为战略支撑项目来培育,选择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物流集团作为龙头企业来扶持,选择一批贡献突出的物流企业家予以表彰。针对物流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中存在的封闭式、简单化等倾向,加强舆论宣传和政策引导,加强组织协调和工作督导,鼓励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按照社会化、一体化、标准化、国际化的要求,强化供应链管理理念,加快剥离、整合、培育和引进步伐,不断提升我省现代物流业的整体水平。

(二)扩大物流开放。推进我省现有物流企业与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物流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学习借鉴其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积极引进一批战略投资者特别是世界500强企业来我省创建物流中心、采购中心,带动我省现代物流业整体水平提升。积极推动与周边地区特别是京津的物流合作,统筹区域内物流通道建设,共享物流信息资源,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运管机构对资质条件核准互认,实施监管联动;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管理,畅通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保障区域通行便利化和物流安全性。加大物流项目招商引资力度,把现代物流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之一。

(三)用好扶持政策。全面落实已出台的各项优惠政策。物流企业在本省范围内设立的跨区域非法人资格的分支机构,应当汇总计算并缴纳企业所得税。列入国家试点的物流企业将承揽的运输、仓储等业务分包给其他单位并由其统一收取价款的,将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其他项目支出后的余额,作为营业税计税基数。全面清理向货运车辆收取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集资、政府性基金和罚款项目,取消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各种收费项目,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以及各种资格认证、考试、培训等收费标准,应向社会公示。整顿道路收费站点,严禁乱检查、乱收费。减少交通车辆规费,对营业性大型货车车载质量20吨以上、核载额度以下部分减半征收养路费,对不报停的载质量10吨以上的货车可实行全年按9个月一次性征收养路费,半年一次性包缴的按5个月征收。取消经营国际货运代理、国内铁路货运代理和联运代理的行政性审批。

(四)完善运输方式。发展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航空快递运输,开发使用厢式货车、集装箱及专用车辆,降低成本,减少浪费。积极推广散粮、散肥、散装水泥等运输物流方式,建立大宗货物高效能、低成本运输系统。提高通关效率,优化口岸通关作业流程,推行物流企业与口岸通关监管部门信息联网,对进出口货物实施“提前报检、提前报关、实货放行”。拓展港口物流服务范围,积极发展无水港。

(五)加强基础工作。加大物流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素质,鼓励省内高等院校开设物流专业,开展多层次的学历教育,培养现代物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加强物流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通过短期培训、考察、跟班作业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培训急需的物流专业人才。推行物流职业资格证制度。开展现代物流统计核算,加强物流运行监测。发挥物流行业协会行业自律作用,引导物流企业增强信用意识,探索建立物流诚信体系。

(六)规范市场秩序。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物流市场秩序,努力形成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统一市场准入标准,打破地区封锁、行业垄断、市场分割,加大监管和执法力度,规范物流企业的经营行为,开展整顿物流市场秩序专项行动,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打击车匪路霸和各种黑恶势力。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