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北京
  • 天津
  • 河北
  • 山西
  • 内蒙古
  • 辽宁
  • 吉林
  • 黑龙江
  • 上海
  • 江苏
  • 浙江
  • 安徽
  • 福建
  • 江西
  • 山东
  • 河南
  • 湖北
  • 湖南
  • 广东
  • 广西
  • 海南
  • 重庆
  • 四川
  • 贵州
  • 云南
  • 西藏
  • 陕西
  • 甘肃
  • 宁夏
  • 青海
  • 新疆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物流政策及评论 > 地方性物流相关政策 > 贵州
贵阳市物流业振兴与发展实施计划(2009—2012)
来源: 时间:2012/11/27 19:24:18 作者: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认真贯彻国家和省关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切实落实《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各项部署,有效促进贵阳市物流业的振兴和发展,结合我市物流业发展现状,特制定《贵阳市物流业振兴与发展实施计划(2009—2012)》,作为我市今后四年物流业的发展指南。

一、发展现状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市物流业发展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服务水平有所提高。2008年,从事运输服务业(含货运、物流、快递和仓储等)的企业共有503家,其中具有仓储、信息等配套功能的物流企业有穗黔、商储、山水、鑫平等;全市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量7276万吨,比上年增长5.8%;2008年,全市物流相关行业即交通、仓储及邮政业等完成生产总值为40.78亿元,同比增长8.9%,占GDP的比重为5.0%,占第三产业增加值10.7%。但是目前我市物流发展存在基础设施落后、企业规模小、服务内容单一、物流运行效率低、成本高等突出问题,不能很好的为产业发展提供高效的物流保障。

(二)发展环境

交通体系快速推进。随着贵阳至广州、昆明、重庆、成都、长沙等多条快速铁路、贵阳铁路枢纽及贵阳市域快速铁路网的规划建设,贵广高速公路、贵阳环城高速公路以及“三环十六射线”的城市骨干路网的完善,贵阳内外交通网络进一步优化,交通条件明显改善。国民经济快速增长。2008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11.1亿元,已初步形成了铝及铝加工、磷煤化工、装备制造业、现代医药、特色食品等五大支柱产业,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较坚实的产业基础。政策环境不断改善。2008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服务业加速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措施》、《贵阳市重点物流企业和重点物流项目认定暂行办法》等文件,初步建立了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组织领导和工作推进机制,为全市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运行效率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项目建设为手段,构筑现代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加快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转变,以物流业快速发展促进相关产业的升级和结构调整,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高效完善的物流服务。 

(二)基本原则

突出通道优势:利用贵阳汇聚的多条区域快速通道,重点打造以贵广高速铁路为依托的西南地区出海大通道;突出区域合作:以区域大通道为纽带,完善区域合作机制,重点开发实现区域大通关的物流功能;突出重点产业:以服务和拉动贵阳重点产业为宗旨,着重产业联动,以物流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升级改造;注重远近结合:制定既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又能突破物流业发展瓶颈,保障物流业长远发展的实施计划;注重规划引导:加强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和部门之间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协调与衔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三)主要目标

加快物流园区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现代物流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提升对五大重点产业和商贸物流服务能力,建立起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到2012年,重点培育10家AAA级及以上的物流企业,引进国内外品牌物流企业5家以上;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年均增长保持在14%左右,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逐步降低,到2012年控制在16%以下。

三、重点任务

(一)优化物流节点及空间布局

以《贵阳市现代物流发展规划(2008—2020)》的“一环、三带、九结点”物流空间布局为基础,注重与重点产业、交通规划的协调。一是考虑到贵阳东站货运功能弱化的影响,对二戈寨物流园区进行局部调整,扩大改貌集装箱物流中心的建设规模,强化其对贵阳东站货运功能的分担和自身物流服务能力的提升;二是考虑到“一环、一射、两联线”、将军山和清镇铁路综合货场、厦蓉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以及产业发展、用地条件等因素,调整金阳物流园区以高端商贸物流配送为主,尽快启动清镇物流园区和开阳、息烽物流中心的规划建设,积极为相关产业配套。

(二)着力推进重点产业物流配套 

建立服务于五大产业的物流体系。一是服务于铝及铝加工产业的物流体系。依托清镇物流园区、白云物流中心为重点铝及铝加工企业提供物流流程优化设计,为该行业提供全面、高效的供应链物流服务。二是服务于磷煤化工产业的物流体系。围绕开阳物流中心和息烽物流中心,建立磷煤化工物流体系,引导山水物流等专业物流公司为开阳县、息烽县的磷煤化工产业提供原材料和化工产品的物流服务。三是服务于现代医药产业的物流体系。鼓励大型医药企业将物流服务外包,积极构筑一体化供应链;发展和培育第三方医药物流企业,利用扎佐物流园区为扎佐医药工业园为主的现代医药产业提供物流配套服务。四是服务于特色食品产业的物流体系。依托二戈寨物流园区为龙洞堡特色食品工业园提供物流配套服务,重点为老干妈、贵州烟厂、贵州龙等企业提供专业的物流配送服务。五是服务于高附加值产品的物流体系。依托二戈寨物流园区、金阳物流园区为小河——孟关装备制造生态工业园、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的生物技术、电子信息等产业提供多层次、高效率、全方位的个性化物流配送服务。

(三)加快建立城乡物流配送体系

一是优先发展城市配送体系。推动大型连锁企业优化物流业务流程,积极发展共同配送,加快技术和设施设备改造升级,逐步实现仓储立体化、搬运机械化、分拣自动化、配送网络化。完善与城市物流配送相适应的城市综合道路网络,解决城市快递、配送车辆进城通行、停靠和装卸作业问题,逐步实现市区货物半小时快速送达。根据城市商业和物流结点布局,重点构建由商贸批发、连锁零售两个层次和生产资料、日用生活品、农产品三类产品组成的物流配送体系。二是加强农村商贸物流和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进城的快速通道,完善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逐步建成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双向物流为主体的农村商贸物流体系。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加强果蔬、禽肉、花卉等农产品冷藏设施设备建设,鼓励和支持多家企业联合建立生鲜配送中心,推动产地配送中心的建设;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强化低温冷链系统建设,提高冷链物流配送的专业化水平。

(四)培育重点物流企业

鼓励贵州商储等传统物流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向综合性的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培育穗黔物流等一批品牌物流企业,发展山水物流、鑫平物流等一批专业物流企业,引入中国物流公司、香港胜记仓集团等一批知名物流企业,带动国程物流等一批中小物流企业,构建强有力的市场主体。

(五)推动区域物流一体化建设

推动区域物流联动发展,积极参与区域物流合作和交流,推动区域物流联动发展。积极参与南贵昆、成渝、东盟等周边区域特别是珠三角的区域物流合作,实施区域联动战略。根据省内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特色,构建与区域内物流产业紧密配套的物流联动体系。积极建设“无水港”项目,为贵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生产制造基地提供物流配套支持,促进保税物流和国际物流发展。

(六)加快先进物流技术的应用

加快物流行业公共信息平台建设,鼓励物流企业、行业间物流平台的信息共享。大力推广集装和单元化装载、射频识别(RFID)、电子数据交换(EDI)、货物跟踪、自动分拣、自动导引车辆(AGV)等物流新技术。依托金阳物流园区建立贵州物流科技产业园,引导中国普天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等物流装备制造企业集群发展。

四、重点项目

具体项目见“贵阳市物流业振兴与发展实施计划重点项目表”。

五、保障措施

(一)加快相关规划制定,落实规划引导作用

做好物流规划的修编和完善工作,完成改貌集装箱物流中心、金阳物流园区、清镇物流园区、开阳物流中心和息烽物流中心等重要结点规划,加强物流规划与产业规划、交通规划等的对接,为城市物流集聚区、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的建设创造条件,鼓励市区内的物流项目“退城进园”,引导市内公路货运市场结合物流规划和交通规划逐步外迁;强化规划实施的严肃性。

(二)多渠道引进资金,加大资金扶持力度

每年市财政安排相应的物流发展资金,采用贴息和补助方式重点扶持经认定的物流园区和物流项目;积极为符合条件的物流园区和重点物流项目争取各级项目资金的扶持;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的问题。

(三)营造优惠政策环境,完善物流政策体系

优先为符合规划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多式联运需要的场站枢纽设施等项目安排土地供应指标,并在土地出让金、税费等方面实施政策性减免;对进行物流设施设备标准化、信息化改造以及更新环保型车辆的物流企业给予一定补贴。对贵阳RFID(射频识别)现代物流产业示范基地、贵阳市物流信息公共服务平台等项目进行重点支持。鼓励国有物流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以兼并、重组的方式进行改制,允许投资方控股。

规划建设城市配送车辆和公路货运车辆停车场,加强对大中型货运车辆与城市配送车辆衔接设施的规划建设;优先向从事物流配送的轻型厢式货车,特别是从事第三方物流服务的城市配送车辆以及环保型物流配送车辆,发放货车进城通行证。 

(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物流业发展进程

成立专门的招商工作组,开展形式多样的招商活动,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的物流企业和物流平台运营商,提高我市现代物流水平。进一步加大对项目包装谋划力度,特别是物流园区大项目的投入力度,编制适应经济发展和我市实际的物流项目,采取多种方式对外招商引资,积极吸引国内外著名的大公司来我市投资建设物流项目,重点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参与二戈寨物流园区、扎佐物流园区、金阳物流园区、清镇物流园区及开阳物流中心、息烽物流中心的建设和运营。对引进的重点物流项目实施项目跟踪管理制度,协调落实扶持资金、优惠政策和市政设施配套。

(五)鼓励相关产业联动,挖掘潜在物流需求

鼓励物流业为制造业配套,对为工业园区配套的物流企业,提供工业园区企业相关的优惠政策;鼓励制造业、商贸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和互动。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引导企业家借助第三方物流进一步节约流通成本,逐步将企业自身的物流设施从企业内部剥离出来,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需求支撑。鼓励工业园区的制造企业通过联合采购、联合运输等方式将原料采购和产品运输委托给物流企业。支持有条件的物流企业通过与生产企业相互持股等方式建立紧密型或半紧密型的合作关系。

(六)加强基础工作,规范行业管理

完善物流业统计制度,定期发布统计信息,将物流业相关指标纳入统计范围。建设物流统计网上直报系统,实现物流统计数据的实时上报;大力开展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标准化建设,编制贵阳市物流行业诚信评价办法,建立贵阳市物流业发展的预警、预测和信息发布制度。

 六、计划实施

各区(市、县)及市级各部门要按照本计划确定的目标、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加强沟通,密切配合,抓好落实,确保产业振兴与发展目标的实现。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