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2008年之前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物流政策及评论 > 物流政策解读与评论 > 2012年
物流业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政策建议
来源: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时间:2012/11/28 11:08:58 作者:
  

一、物流业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国发[2009]8号文《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物流业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推进物流业发展,将有利于缓解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

一是可以提高服务业比重,促进经济协调发展。2011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7%,物流业每增加6.34百分点,就可以带动服务业增加一个百分点。通过对产业物流系统改造,提高物流服务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不仅可以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而且将有效提升服务业比重和发展水平,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二是可以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2011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7.8%,比10年前降低1个百分点,等于新增经济效益4700多亿元。总体来看,我国物流业运行成本高、效率低,发展的潜力大。通过构建现代物流服务体系,提高物流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不仅可以减少对GDP高增长的依赖,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而且可以减轻资源环境压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是可以推进城乡间地区间商品流通,促进经济均衡发展。产业转移加快,需要物流系统相配套;城镇化加速,需要扩展物流服务功能。通过构建适应产业转移需要,城乡一体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不仅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整合社会资源,促进物流业高效合理运行,而且,能够有效促进城乡间、地区间商品流通,促进经济均衡发展。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路

近年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推动和国家政策支持下,我国物流业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态势,主要经济指标连续高于GDP增长。2011年全年社会物流总额为158.4万亿元,物流业增加值为3.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2%和14%。

但是,我国物流业在快速发展过程中,也面临改革发展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社会物流运行效率不高。衡量社会物流运行效率的指标——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于发达国家1倍左右。二是供需矛盾突出。一方面大量的物流需求分散在企业,“大而全”“小而全”模式社会化程度低,运行效率不高;一方面物流企业一体化服务能力不强,不能满足专业化需求。三是物流基础设施,特别是节点设施投入不足,缺乏有效衔接和配套,整体效益有待发挥。四是物流业管理体制有待理顺。目前没有一个专门的物流业主管部门,涉及部门多,协调难度大。物流业的产业地位并未落实到国民经济相关管理部门。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产业统计、工商注册、土地使用及税目设立等方面,物流业都找不到对应的类别。总体来看,物流业发展税负较重,投入不足。

“十二五”时期,我国物流业发展仍将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解决改革发展中的关键问题,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把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加强行业集中,完善管理体制为主要目标;以整合物流资源,协调综合运输体系,优化基础设施布局,减轻资源环境负担为主攻方向;以提升服务能力、促进多业联动,加强科技进步为工作重点;以落实“国九条”为抓手,配合“十二五”规划的实施,加快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助推其他产业转型升级,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流保障。

按照“十二五”规划的要求,物流业发展要处理好发展与转变的关系,坚持转变的战略性和发展的可持续性,以发展促转变,以转变谋发展。

一是加强扩大内需的物流服务。物流业要加强对流通和消费领域物流需求的反应速度,增强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要搞好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建设和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建设,提高流通效率。要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冷链物流、医药物流、社区物流服务等新型业态,拓宽物流服务领域。要加强重点商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创造放心消费、安全消费的物流条件。

二是推进产业升级的物流配套。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满足战略性新兴产业物流需求。支持工业企业加快整合自身物流资源,推进物流需求社会化,改造提升制造业物流水平。建立公共物流服务平台,搞好对中小微型企业综合物流服务。支持工业企业加快分离外包物流资产和业务,组建第三方物流企业,拓展社会化物流服务。要引导供应链上下游的制造、商贸和物流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有机结合,促进多业联动发展。

三是构建城乡一体的物流服务体系。“十二五”时期,要推动建立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加快城乡一体、区域畅通的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提升物流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四是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放型经济要求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物流业要制定分阶段“走出去”战略,提升企业国际化服务水平,通过与跨国制造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在国际市场兼并重组,搭建覆盖全球的物流服务网络,支持企业“走出去”。

五是注重物流业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当前,正是以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的启动期,物流业面临良好的机遇。要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发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对物流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要支持托盘共用系统建设,实现配送商品一贯化运输和托盘循环使用。要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运行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要支持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大力扶持具有市场潜力的物流运行模式。

六是深入贯彻节能减排战略。物流业能源消耗比重高,节能减排任务重。依赖“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低效益、低科技含量”的传统物流运作模式,将难以为继。物流发展方式要寻求新的突破,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全面推进绿色物流发展。

三、支持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建议

按照“十二五”规划要求,在全面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办发[2011]38号),即“物流国九条”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财税政策建议。

(一)调整完善“营改增”试点政策

2012年1月1日起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在上海市启动,物流企业纳入本次试点范围。试点2个月以来,物流企业特别是运输型物流企业普遍反映税负大幅增加。显然有违试点方案中,“改革试点行业总体税负不增加或略有下降”的指导思想。物流业务各环节税率仍未统一。也不符合“物流国九条”提出的,“要结合增值税改革试点,尽快研究解决仓储、配送和货运代理等环节与运输环节营业税税率不统一的问题。”我们建议:

需要[4]积分

阅读全文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