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2008年之前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物流政策及评论 > 物流政策解读与评论 > 2012年
十二五湖南物流行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来源: 时间:2012/11/28 21:54:35 作者:
  
  • (一)优化物流发展总体布局。围绕“四化两型”战略要求,结合省内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和产业特色,在有效整合资源、强化集约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长株潭核心物流区以及环洞庭湖、大湘西和泛湘南等“一核三区”四大物流区域。在推进重点物流区域发展和省级重点物流园区建设的同时,结合各地物流业发展实际,强化物流业发展与城市规划、产业结构、节能降耗、交通管理、居民生活等方面的有机衔接,合理布局区域性物流基地和配送节点,形成层次清晰、衔接合理、运作高效的现代物流网络,促进我省现代物流业布局与区域产业发展、城乡居民生活需求相适应。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推进集聚发展,防止同构竞争,实现科学发展。
      (二)创新物流业发展模式。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方法和技术,积极推广采购、生产、销售和物品回收的物流一体化运作方式;鼓励物流业实施流程再造,提高供应链的核心竞争力;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快递等企业进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推进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进一步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积极发展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现代运输方式,建立高效、安全、低成本的运输系统;大力倡导绿色物流理念,鼓励和支持物流业节能减排;鼓励物流企业服务创新,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物流需求。
      (三)着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重组,有效整合现有物流资源,实现规模经营,形成一批骨干龙头企业。鼓励生产、商贸企业自办的物流企业与原企业分离,以现有发展基础较好、具有一定规模和先进管理理念的物流企业为重点,进一步完善功能,提升服务,着力扶持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规模较大物流企业集团。引导生产型企业与物流企业实现多业联运,培育一批第三方物流企业。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
      (四)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营造环境,搭建高效物流平台。进一步完善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实现多式联运的有效衔接。加强新建铁路、港口、机场、公路和管道转运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优化站、场布局,完善中转联运设施和集疏运体系,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重点抓好一批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物流节点的建设。改造和新建一批现代化的仓储设施和配送中心,通过资源整合、功能拓展和服务提升,满足精细化、高质量的物流组织与管理服务需要。
      (五)积极推动实施物流标准化。认真推广应用物流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物流信息化及物流管理等方面基础性、通用性标准,建立规范的物流作业和服务专业标准,实现与国内及国际标准的统一和接轨。在省级重点物流园区和骨干物流企业中启动一批物流标准化示范工程,加快对现有仓储和转运设施的标准化改造,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设施和设备,促进物流设施、设备的标准化。注重发挥我省在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方面的优势,逐步推出一批地方物流标准成果和产品。
      (六)大力发展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历史机遇,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大力发展国际物流,为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参与国际和区域竞争与合作提供有力支撑。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进各地海关特殊监管区和保税监管场所建设,规划和预留保税物流项目建设空间。加快保税物流中心及大通关基地建设,建立“大通关”长效运作机制,建设集海关监管、商品检疫、地面服务于一体的货物进出境快速处理通道。
      (七)不断提高信息化水平。加快建立全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进各类物流信息资源整合;积极推进物流企业管理信息化,引导物流企业建设内部信息网络,支持企业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先进物流信息系统和装备设施,支持物流企业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物流设施设备,进一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大力推广物联网技术在多式联运、大型物流园区、城市配送、冷链物流等方面的应用,探索利用物联网技术对物流环节的全过程管理,不断提高物流智能化水平。
      (八)优化物流发展环境。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和体制创新,增强物流企业发展活力;打破地区封锁,构建公平、规范、有序的物流市场,促进物流资源合理流动;加强地方立法,制定相关政策,解决干线运输、城市物流配送车辆通行难、物流企业负担重等问题;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增强物流企业信用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加强物流安全管理,强化消防安全教育,落实安全职责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疏散预案。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