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十一五期间物流相关规划
  • 十二五期间物流相关规划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物流政策及评论 > 物流相关规划 > 十二五期间物流相关规划
沈阳市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来源: 时间:2012/11/28 22:00:45 作者:
  

依据国家《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及相关专项规划,结合我市物流业发展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十一五”物流业发展概况

(一)主要特点

1.物流业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2010年,全市物流业增加值实现230.8亿元,比“十五”末期增长107.9亿元,年均增长13.4%。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运输总量达到17347.5万吨,同比增长14.4%,其中公路货运量实现16804万吨,同比增长14.1%,铁路货运量实现538万吨,同比增长24.9%,民航货运量实现5.5万吨,同比增长9.3%。

2.物流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我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1562公里,公路网密度达到89.8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71.9公里,已形成了以“两环八射一过境”的高速公路网为主骨架、8条放射状国省干线为主通道、以县乡和农村公路为脉络的路网体系。作为东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京哈、沈大等6条铁路干线汇集沈阳,并拥有全国第二大的铁路编组站。桃仙国际机场被国家列为全国区域性航空枢纽机场,已开通国内外航线106条,其中,国内航线91条、国际及地区航线15条,民航运输年起降达6.97万架次。

3.物流企业加快引进和发展

近年来,我市物流企业快速发展。国内外大型知名第三方物流公司争相进入我市,其中日本邮船、美国UPS、丹麦马士基等世界100强物流企业8家,中海、中外运、招商局、宝供等国内50强物流企业14家。本地物流企业逐渐发展壮大,辽宁联合物流有限公司、沈阳储运物流配送有限公司等38家第三方物流企业年营业收入超过亿元。

4.物流信息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以沈阳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通中国网、中运物流网为代表的物流信息网络体系已初步形成。大部分物流企业自行开发、购入和租用了物流信息网络管理系统,采用GPS系统、条码等技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有效提高了物流信息化管理水平。

(二)存在问题

1.物流运行效率偏低

现行物流业的分行业管理,行业间缺乏融合和协调,制约了我市物流业的发展。2010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仅为4.6%,占全市服务业GDP的比重也只有10.3%;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仍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

2.物流服务能力不足

多数企业对于物流服务关注的仅限于物流成本的降低,没有上升到整体供应链优化的高度,只以“单环节、多供应商”外包模式为主,大部分物流企业只是承担某一个环节的物流业务,如运输、仓储、配送等,难以提供高效率的现代物流服务,存在附加值低、成本高、市场乱等问题。

3.产业布局和物流资源分散

我市物流企业分布较分散,规模较小,缺少带动力强、辐射面广、服务范围大的龙头企业,产业集聚程度低,“封闭、集约、综合、社会化”的物流园区尚未形成,与我市建设东北地区物流中心城市的目标不相称。

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面临的机遇

一是全球经济化及区域经济一体化将推动我市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快速增加我市物流业务总量,扩大我市物流服务辐射影响范围。

二是随着沈阳经济区的改革发展和辽宁沿海经济带的开发开放,以及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城际连接带新城和新市镇建设加快,我市物流业的集聚功能将稳步增强,物流发展定位和服务层级将进一步提升。

三是我市以铁西为核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进一步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有利于提高物流企业供应链一体化服务能力。

(二)面临的挑战

一是资源和效益的挑战。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具有社会效益大,企业效益相对小,一次性投入大,投资回收期长的特点。随着土地使用税的增加,使投入与产出矛盾更加突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投资者积极性。

二是管理体制及机制的挑战。现代物流是各种产业融合、促进相互协调发展的复合产业。行业间缺乏协调,影响物流业的发展,需要在体制和机制上不断创新。

三、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东北地区物流中心城市为目标,以信息技术和资源整合为手段,以促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以发展第三方物流企业为重点,以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为突破,构建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运作高效、服务经济、与产业结构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体系,提升物流效率和能力,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化原则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根据市场需求,消除行政区划意识,做好区县间、行业间和部门间的协调和衔接,统筹全市,科学布局,集约发展,合理配置物流资源。

需要[2]积分

阅读全文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