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2025年学会文件
  • 2024年学会文件
  • 2023年学会文件
  • 2022年学会文件
  • 2021年学会文件
  • 2020年学会文件
  • 2019年学会文件
  • 2018年学会文件
  • 2017年学会文件
  • 2016年学会文件
  • 2015年学会文件
  • 2014年学会文件
  • 2013年学会文件
  • 2012年学会文件
  • 2011年学会文件
  • 2010年学会文件
  • 2009年学会文件
  • 2008年学会文件
  • 2007年学会文件
  • 2006年学会文件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学会文件 > 2006年学会文件
物学字(2006)16号:关于印发《中国物流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纪要》的通知
来源: 时间:2012/12/31 23:34:48 作者:
  

各会员(单位):

中国物流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于2006年11月11日在湖北武汉大学召开。大会全面回顾总结了上届代表大会5年来的工作,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基本目标与任务;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何黎明同志当选会长,戴定一同志当选常务副会长;聘请陆江同志为名誉会长,丁俊发同志为首席顾问,王之泰等17位同志为顾问。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表彰有突出贡献的物流专家的决定》和《关于聘任首批特约研究员的决定》。现将会议纪要印发。
 

                               二00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中国物流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纪要

 

中国物流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于2006年11月11日在湖北武汉大学召开。来自全国25个省区市物流教学、科研、新闻单位以及政府部门、物流企业和行业协会的479名代表出席。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发来贺信。大会全面回顾总结了上届代表大会5年来的工作,提出了下一步工作的基本目标与任务;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何黎明同志当选会长,戴定一同志当选常务副会长;聘请陆江同志为名誉会长,丁俊发同志为首席顾问,王之泰等17位同志为顾问。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表彰有突出贡献的物流专家的决定》和《关于聘任首批特约研究员的决定》。

根据学会《章程》的规定,中国物流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已任期届满。为了稳妥、扎实、有序做好本次换届工作,学会于2006年6月,成立了换届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工作办公室,做了大量具体细致的筹备工作。会前,通过个别座谈、通讯联络和召开预备会等方式,征求第三届理事会副会长的意见并得到普遍支持,为本次大会的顺利召开奠定了基础。

陆江会长代表第三届理事会作了题为《继往开来,锐意进取,努力开创物流学会工作新局面》的工作报告。他指出,中国物流学会过去5年的工作,是在老一辈开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中国物流学会的前身中国物资经济学会、中国物流研究会以及中国物资流通学会是国内最早开展物流研究的学术团体。我们不能忘记中国物流事业的开拓者袁宝华、李开信、柳随年、余啸谷等老领导、老同志所给予的教导和关怀。

陆会长在回顾过去5年工作时指出,上次代表大会以来的5年,是我国现代物流业由起步期跨入理性、务实、快速发展新阶段的5年,也是中国物流学会继往开来、锐意进取,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的5年。5年来,在各位理事、常务理事和广大会员积极参与和各有关方面大力支持下,我们顺应物流业发展的形势,抓住发展的机遇,团结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在物流学术研究、学科体系建设和对物流实践发展的推动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体现在:第一,广泛深入开展物流学术理论研究,为我国物流实践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和推动作用;第二,“中国物流学术年会”推动了物流学术研究广泛开展;第三,“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促进了重点问题的深入研讨;第四,物流研究队伍和网络建设全面启动;第五,不断开拓为会员、为企业、为行业服务的新领域;第六,物流人才教育培训工作取得新进展。经过5年来的工作,尽管在人员素质、运行机制和服务能力等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但中国物流学会已经实现了思想观念的基本转变,工作思路基本清晰,业务领域基本稳定,工作团队基本形成。

关于新一届学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陆会长指出,当前,国际国内物流形势的发展对新一届学会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团结组织物流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深入进行物流理论、管理和技术研究,为推进我国现代物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出新的贡献。新一届学会要在已有工作的基础上,团结协作,锐意进取,明确新的发展目标。要结合中国的实际,在理论研究上要有新思路,在研究广度和深度方面要有新突破,在对物流实践的指导和推动方面要有新举措,在物流学科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要有新进展,在对外交流与合作方面要有新局面。他建议新一届学会要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第一,开拓创新,推动物流学术理论研究深入开展;第二,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更好地发挥理论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作用;第三,开阔视野,积极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第四,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协作网”和“特约研究员”的作用;第五,进一步加强学会自身建设,发展壮大研究队伍。

最后,陆会长说,今天在座的老同志和我一样,到了该交班的时候了。我们这些老同志(包括已经退下来的老同志),过去努力了,奋斗了,做了我们应该做的工作,甚至是开拓性的工作。高楼大厦必须有基础,高速公路需要铺路石,我们做了一些根基性的工作。这是难得的机遇,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荣幸。事业需要传承,需要培养接班人,这是物流事业兴旺发达的保证。新一届领导班子,将由一些有知识、有能力、有水平,年富力强的同志来领导,我相信他们会比我们干得更好。陆会长希望新一届学会领导同志、学会各工作机构和全体会员都要“讲学习、讲创新、讲服务、讲奉献、讲和谐”;“诫浮躁、诫浮夸、诫傲气”;扎扎实实、埋头苦干,努力提高学术理论研究的能力和水平。继往开来,锐意进取,为开创物流学会工作的新局面,为中国物流业繁荣发展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丁俊发常务副会长作了《关于中国物流学会第四届理事会有关问题的说明》。他首先就新一届理事会候选人产生的几项原则作了说明,指出,我们这次利用学会换届之机,对学会理事、常务理事以及领导班子作了较大幅度的调整,目的是把目前我国物流学术研究工作方面的主要专家学者能够吸收进来。在新一届学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的选择上,侧重了年轻化、职业化的要求。按照学会《章程》的规定,凡年满65周岁的同志不再担任会长、副会长。本着产、学、研相结合的原则,新一届学会理事会吸收了一批有理论功底的物流企业家出任理事、常务理事及相关职务。他还就新一届学会理事、常务理事候选人的推荐原则和标准作了具体说明。

丁副会长在介绍调整后的有关情况时指出,本届理事会共提出理事候选人236人,比上届122人增加114人,增幅93.4%;提出常务理事候选人124人,比上届51人增加73人,增幅143%。上届122名理事中,有49人进入本届理事、常务理事候选人名单,73人不再保留原有职务;上届51名常务理事中,有27人进入本届理事会推荐名单,24人不再保留原有职务。本届236名理事候选人分别来自23个省区市的159个单位,其中院校89个,占总数56%;企业25个,占总数15.8%;研究机构19个,占总数11.9%;行业协会11个,占总数6.9%;新闻出版单位11个,占总数6.9%;政府相关部门4个,占总数2.5%。本届理事会候选人组成人员中,担任系(室)主任、单位中层以上干部的占85%以上,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占90%以上,年龄在45周岁以下的占75%以上。新一届学会会长、副会长候选人共34人,其中专职5人,兼职29人。在兼职副会长中,来自大学和物流研究机构的有20人,来自物流相关行业协会的有2人,来自企业的有5人,来自政府的2人。在上一届学会专职、兼职会长、副会长22人中,有10人进入新一届学会担任会长、副会长(包括兼职),有9人进入新一届学会担任顾问。丁副会长还就学会秘书处和专业委员会设置情况作了说明。他说,为加强这方面的工作,技术经济委员会拟更名为物流规划与咨询专业委员会,物资流通经济委员会拟更名为物流经济专业委员会,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拟更名为物流政策研究专业委员会。

大会采用举手表决的方式,选举产生了由236人组成的第四届理事会和124人组成的常务理事会。何黎明同志当选第四届中国物流学会会长,戴定一等33人当选副会长。其中,戴定一当选常务副会长,周林燕、崔忠付、任豪祥当选专职副会长,崔忠付兼任秘书长。29人当选兼职副会长(按姓氏笔划为序),他们是:马士华、王佐、王宗喜、叶伟龙、龙军生、刘秉镰、冯耕中、任兴洲、朱道立、何明珂、陈文玲、陈功玉、陈宏、李厚圭、李雄、汪鸣、沈绍基、宋则、宋远方、张锦、吴瑜章、吴耀华、杨赞、洪水坤、海峰、翁心刚、黄有方、缪立新、鞠颂东。                

大会聘请陆江同志为名誉会长,丁俊发同志为首席顾问,17位同志为顾问。他们是(以姓氏笔划为序)王之泰、牟惟仲、李京文、张卓元、张文杰、张声书、张家敏、吴润涛、吴清一、周乃茹、盛焕烨、钟志奇、胡俊明、徐寿波、徐天亮、彭敏华、靳伟。

大会对王宗喜、王之泰、吴清一、徐寿波、何明珂、包起帆、马士华、朱道立、黄有方、张文杰等10名“中国有突出贡献的物流专家”进行了表彰。陆江同志宣读《表彰决定》,他指出,此次表彰,我们参照省部级专家的评审方案,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推荐与自荐的方法,在全国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政府机构、企业产生提名58人。经专家评审委员会研究,从中筛选出在理论研究、课题研究、学科建设和重大规划、设计项目领域有突出成果的30名候选人,并经媒体公示、广泛征询各方意见。最后,由专家评审委员会严格评议、投票,以得票多少产生了以上10名有突出贡献的物流专家。学会给每位专家颁发了证书和1万元奖金。大会审议通过了《对吴润涛同志在推动我国物流事业发展中的贡献给予特别表彰的决定》。

丁俊发同志宣读了《关于聘任首批“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的决定》。他指出,为联络和组织物流与采购领域研究力量,集中各方面智慧,提高我国物流研究的能力和水平,中国物流学会建立特约研究员制度。根据《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管理办法》的规定,首批91名在物流学术研究领域有一定造诣,并积极参与学会工作的申请人被聘为首批特约研究员,聘期到本届理事会换届为止。新当选会长何黎明向10位中国物流学会首批特约研究员颁发了聘书。

学会新一届领导班子选举产生后,新当选会长、副会长和秘书长与全体代表见面。何黎明会长代表新一届理事会全体理事、常务理事以及新当选的会长、副会长、秘书长讲了话。他首先感谢各位代表的信任和鼓励。特别指出,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的5年,中国物流学会在陆江同志为会长的理事会的带领下,团结和动员广大物流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紧紧抓住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大好机遇,广泛开展物流学术理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这一时期的物流学术理论研究和物流知识普及,为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指导了我国物流的实践,推动了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做出了贡献。我国物流理论研究及教育工作者是功不可没的,上届理事会是功不可没的,老一辈中国物流的开拓者是功不可没的。

何会长在讲话中指出,陆江会长在他的工作报告中,深入分析了国际国内物流业发展形势,提出了新一届理事会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要求新一届理事会做到“五讲、三诫、一提高”。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不凡。新一届理事会将努力继承和发扬上届理事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上届理事会打下的良好基础上,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科学发展,自主创新,力争将学会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新一届理事会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努力把学会办成学习型组织、创新型组织、服务型组织、奉献型组织、和谐型组织。我们的担子还很重,脚下的道路还很长。新一届理事会一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认真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与“十一五”发展规划,尽心尽力,扎实工作,开拓进取,与广大的物流工作者一起,努力开创学会工作的新局面,为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代表大会结束后,举行了第四届理事会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副秘书长第一次会议。会议讨论了陆江同志在《工作报告》中提出的重点任务与目标,并就如何开创学会工作新局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主要有:改革年会论文的征集与评审机制,进一步增强物流学术年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推进学科体制建设;加强引导与协调,争取更多的学会课题列入国家或政府部门研究课题计划,进入国际检索系统;利用联系企业的优势,促进理论成果的转化,推进产学研相结合;争取创办《中国物流学报》,打造中国物流学术研究的权威期刊;制定本届学会工作规划和2007年工作计划,全面落实本届代表大会提出的各项任务等。按照《章程》规定,当选秘书长聘任了新的副秘书长。他们是,专职副秘书长两名:余平、贺登才;兼职副秘书长10名(以姓氏笔划为序) :王国文、王继祥、田学军、邬跃、杨长春、洪涛、荊林波、徐东、翟学魂、魏际刚。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