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闻出版总署:
为创办《中国物流学报》,我会曾先后于2005年8月22日、2006年4月14日和2006年8月3日三次向贵署提交申请报告。2007年1月10日,我会陆江会长、丁俊发常务副会长曾就此事向贵署原署长做过书面说明。丁俊发副会长和中国工程院徐寿波院士多次亲临贵署反映情况。2007年3月29日,我会向贵署再次提交了物学字[2007]10号《关于申请创办〈中国物流学报〉的补充说明》。现就创办《中国物流学报》或《中国物流工程学报》再次提出申请,恳请批准。
一、现代物流业作为新兴的生产性服务业,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今年3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指出,提升物流的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水平,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这是继全国人大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现代物流的产业地位之后,推动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又一重要决策。2006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比重已达17.1%。现代物流业已成为现代服务业的骨干产业,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物流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发展,迫切需要创办《中国物流学报》或《中国物流工程学报》。目前,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注册的物流企业达几十万家,初步形成了物流产业集群;专职物流工程与管理研究机构近100家,专职物流科研人员3000余人,每年产生与物流相关的学术性文章近万篇;开办物流专业的大中专院校上千所,在校生超过50万人,物流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国内外物流研究的交流也十分活跃。但由于物流是个新行业,新产业,到目前还没有一本专业学术理论刊物。所以,政府相关部门、许多物流企业、教学研究单位、行业协会以及业内专家学者,两院院士都强烈要求创办《中国物流学报》或《中国物流工程学报》。
三、《中国物流学报》或《中国物流工程学报》属于科学技术和工程类刊物,不是社会科学类刊物,更不涉及意识形态领域。物流业通过对分散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整合和一体化运作,以达到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物流为交叉性边缘学科,主要侧重于工程和自然科学方面的研究。《中国物流学报》或《中国物流工程学报》的征稿范围主要有:物流基础理论、物流工程、物流技术、物流管理和物流实践。具体包括:物流学科体系、物流系统工程、循环物流、区域与城市物流、工业与农业物流、采购与供应链系统设计、物流自动识别技术、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集成技术、物流标准化、物流信息化、物流战略和规划、企业物流管理等。
四、《中国物流学报》或《中国物流工程学报》拟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作为主管单位。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由国务院批准设立、民政部社团登记管理、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全国性行业社团组织,是一个涉及现代物流、采购分销、生产资料流通,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跨所有制的非营利机构。受国家有关部门委托,参与全国物流规划、政策制定,物流标准、物流统计、物流科技和物流人才培养教育等工作。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亚太物流联盟和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的中国代表,并与许多国家的同行有着广泛的联系与合作。在新闻管理工作方面,联合会设有专门的新闻工作管理机构和具有新闻系列高级专业职称的管理人员,有能力也有条件,在贵署指导下,认真行使主管职能。
五、期刊主办单位——中国物流学会是物流行业的全国性综合学术团体。其前身是1980年成立的中国物资经济学会、1984年成立的中国物流研究会、1995年成立的中国物资流通协会。20多年来,包括物流概念的引进、推广和普及,做了大量工作。创立了“中国物流专家论坛”、“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中国物流企业家论坛”、“两岸四地物流合作与发展研讨会”、“现代物流与供应链国际学术会议”、“中日韩物流技术与应用研讨会”等在国内外有影响的物流学术会议。联合和团结物流方面的专家学者,组织课题研究,书籍出版,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但到目前,学会还没有一本自己的学术刊物。
六、关于这本刊物的名称,我们申报《中国物流学报》或《中国物流工程学报》,由贵署审定。
综上所述,《中国物流学报》或《中国物流工程学报》属于科学技术和工程类刊物。创办这样一本《学报》,是推动我国物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是业内人士的普遍呼声。我们也一定能够在贵署领导下,管好、办好这本刊物。请贵署领导考虑物流业发展的迫切需要,予以批准。
二○○七年五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