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2007-2008
  • 2008-2009
  • 2009-201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学会报告 >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 2008-2009
2008年生产资料流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来源: 时间:2013/1/6 14:00:04 作者:
  

一、行业集中度低

我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经营规模普遍偏小。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32.5万家生产资料批发贸易的法人企业中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下的有23.4万家,占总数的72.1%,销售额上亿元的有8220家,仅占2.5%。另据资料,我国流通企业99%以上是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占全国中小企业的70%;商贸流通企业现有职工8000万。规模小、经营集中度低、效率不高,竞争力低,是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主要特点。近几年,大型生产资料流通企业规模扩张速度很快,但其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目前全国只有3家企业年销售额超过千亿元人民币,而跨国贸易流通巨头如日本三菱商事、三井物产2008年均超过500亿美元。

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销售能力与国内生产企业的规模也不匹配。以钢铁为例,钢铁流通领域的集中度远低于生产领域。据统计,全国各类钢铁流通商超过15万家,但年销售能力达到1000万吨的企业微乎其微,绝大多数企业的钢材销售量都在10万吨以下。2008年,专业流通企业只有3家销量超过1000万吨,而钢厂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有9家,超过2000万吨的有6家,宝钢和河北铁集团均超过3000万吨。

二、流通效率不高

流通的核心问题是能否最大限度地节约流通时间、降低流通成本。产品在生产环节所占时间一般只有5%—10%,其他主要在流通环节。没有流通时间的节约就没有商品流通的发展,这是商品流通的基本规律。由于我国生产资料批发业的流通方式从整体上来说仍然比较落后,导致流通效率低下。

首先,流通速度低。据国家统计局对限额以上(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生产资料批发贸易企业统计,2007年流动资产年周转只有4.1次,远低于日本非制造业(含批发、零售业)年均周转15—18次的水平。其次,库存率高。据有关资料显示,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制造业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额的1.3%—1.5%,非制造业库存平均只占销售额的1.14%—1.29%。2007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率为5.2%,限额以上生产资料批发贸易企业库存率为5%。第三,物流成本过高。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5.5万亿元,同比增长16.2%,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为l8.1%。而一些主要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只有10%左右。据测算,我国物流成本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可以新增l500亿元左右的社会经济效益。如果我国物流成本与世界上的平均成本基本持平,即降低8个百分点,则可新增效益12000多亿元。可见,发展现代流通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业,对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作用巨大。

三、企业流通方式落后

大多数流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目前仍以简单的买卖为主,依靠赚取批零差价、地区差价、时间差价生存,经营品种单一、业态单一、盈利方式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四、批发市场亟需提升

目前,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传统交易形式为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总体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传统的摊位制露天市场发展到具有一定市场建筑的专业市场,从简单的批发、零售功能发展到价格形成、运输、仓储、集散等功能,有的批发市场已经商场化、品牌化、专业化,建设了自己的信息系统。生产资料批发市场今非昔比,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但是,目前大多数批发市场仍采取“三现交易”,即现金、现货、现场,信用结算和银行卡结算等先进的结算方式还没有被广泛采用,交易价格是由买卖双方一对一的谈判而成,很难保证价格的公正性。这种传统的批发市场交易形式大大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实践,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和社会创造物质财富能力的巨大提高,现代化大生产必然要求现代化大流通,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如果不尽快提升传统交易模式,走上现代化经营的道路,将很难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服务功能单一。一些批发市场除了为进驻商户提供交易场所、运输、仓储等基本的服务之外,缺少其他服务功能和手段,不能满足商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其自身的增值服务和盈利能力都较低。

市场结构趋同。市场结构应当层次丰富、各具特色,但近年来几乎所有的生产资料交易市场一味追求大型化,不注重品牌化、专业化和系列化,市场的结构趋同、同质化问题严重。

市场盲目建设。一些地方已有的批发市场其数量、规模已经饱和,足以满足当地交易需求,但又盲目新建,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并由此出现批发市场之间的过度竞争。

需要[3]积分

阅读全文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