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行业集中度低
我国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经营规模普遍偏小。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32.5万家生产资料批发贸易的法人企业中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下的有23.4万家,占总数的72.1%,销售额上亿元的有8220家,仅占2.5%。另据资料,我国流通企业99%以上是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占全国中小企业的70%;商贸流通企业现有职工8000万。规模小、经营集中度低、效率不高,竞争力低,是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主要特点。近几年,大型生产资料流通企业规模扩张速度很快,但其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目前全国只有3家企业年销售额超过千亿元人民币,而跨国贸易流通巨头如日本三菱商事、三井物产2008年均超过500亿美元。
生产资料流通企业的销售能力与国内生产企业的规模也不匹配。以钢铁为例,钢铁流通领域的集中度远低于生产领域。据统计,全国各类钢铁流通商超过15万家,但年销售能力达到1000万吨的企业微乎其微,绝大多数企业的钢材销售量都在10万吨以下。2008年,专业流通企业只有3家销量超过1000万吨,而钢厂产量超过1000万吨的有9家,超过2000万吨的有6家,宝钢和河北铁集团均超过3000万吨。
二、流通效率不高
流通的核心问题是能否最大限度地节约流通时间、降低流通成本。产品在生产环节所占时间一般只有5%—10%,其他主要在流通环节。没有流通时间的节约就没有商品流通的发展,这是商品流通的基本规律。由于我国生产资料批发业的流通方式从整体上来说仍然比较落后,导致流通效率低下。
首先,流通速度低。据国家统计局对限额以上(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生产资料批发贸易企业统计,2007年流动资产年周转只有4.1次,远低于日本非制造业(含批发、零售业)年均周转15—18次的水平。其次,库存率高。据有关资料显示,美日德等发达国家制造业库存总额平均只占销售额的1.3%—1.5%,非制造业库存平均只占销售额的1.14%—1.29%。2007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率为5.2%,限额以上生产资料批发贸易企业库存率为5%。第三,物流成本过高。统计数据表明:2008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5.5万亿元,同比增长16.2%,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为l8.1%。而一些主要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只有10%左右。据测算,我国物流成本每降低1个百分点,就可以新增l500亿元左右的社会经济效益。如果我国物流成本与世界上的平均成本基本持平,即降低8个百分点,则可新增效益12000多亿元。可见,发展现代流通业特别是现代物流业,对于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作用巨大。
三、企业流通方式落后
大多数流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目前仍以简单的买卖为主,依靠赚取批零差价、地区差价、时间差价生存,经营品种单一、业态单一、盈利方式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四、批发市场亟需提升
目前,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传统交易形式为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总体上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传统的摊位制露天市场发展到具有一定市场建筑的专业市场,从简单的批发、零售功能发展到价格形成、运输、仓储、集散等功能,有的批发市场已经商场化、品牌化、专业化,建设了自己的信息系统。生产资料批发市场今非昔比,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亮点。但是,目前大多数批发市场仍采取“三现交易”,即现金、现货、现场,信用结算和银行卡结算等先进的结算方式还没有被广泛采用,交易价格是由买卖双方一对一的谈判而成,很难保证价格的公正性。这种传统的批发市场交易形式大大落后于市场经济的实践,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发展和社会创造物质财富能力的巨大提高,现代化大生产必然要求现代化大流通,生产资料批发市场如果不尽快提升传统交易模式,走上现代化经营的道路,将很难适应现代经济发展的需要。
服务功能单一。一些批发市场除了为进驻商户提供交易场所、运输、仓储等基本的服务之外,缺少其他服务功能和手段,不能满足商户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其自身的增值服务和盈利能力都较低。
市场结构趋同。市场结构应当层次丰富、各具特色,但近年来几乎所有的生产资料交易市场一味追求大型化,不注重品牌化、专业化和系列化,市场的结构趋同、同质化问题严重。
市场盲目建设。一些地方已有的批发市场其数量、规模已经饱和,足以满足当地交易需求,但又盲目新建,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并由此出现批发市场之间的过度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