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2007-2008
  • 2008-2009
  • 2009-201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学会报告 >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 2008-2009
2008—2009年建筑材料流通回顾与展望
来源: 时间:2013/1/6 14:21:31 作者:秦占学
  

一、我国建筑材料流通发展概况

我国建筑材料工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但建材流通业的重要地位及其发展情况却未受到广泛关注与重视。2009年恰逢建国60周年,在总结与展望2008、2009年建材流通之前,有必要全面回顾建国以来建材工业及建材流通的发展历程。

(一)建筑材料行业的基本情况

我国建筑材料工业从建国初期几乎为零的状况,经过60年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发展,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49年我国水泥产量仅有66万吨、平板玻璃92万重箱、卫生陶瓷0.6万件、建筑陶瓷0.23万平米。而现在无论是从数量还是质量,我国建筑材料产品都已达到较高的世界水平,水泥、平板玻璃、建筑陶瓷和卫生陶瓷等主要产品年产量已先后跃居世界首位,主要产品质量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产品配套能力显著增强,不仅可为豪华宾馆(五星级)建设所需材料配套,还可为军工、航天、高新产业提供特种材料。

改革开放30年,我国建筑材料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变化巨大。从1978年到2007年,水泥产量增长21倍、平板玻璃产量增长31倍、卫生陶瓷产量增长68倍、建筑陶瓷增长1026倍、玻璃纤维增长39倍(如表1所示)。其中水泥、玻璃、石材和建筑陶瓷产量已占世界产量的半壁江山。

(二)建材流通的发展进程

我国的建材市场流通是在改革开放之后提出的概念,而在改革开放之前建材产品完全处在计划分配体制下,不允许任何市场流通,“倒买倒卖”是非法的。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建材流通体制由指令性计划配置资源逐步过渡到市场配置资源,流通模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建材物流体系逐渐形成,给建材行业发展注入了巨大活力。

1.建材流通的基础。

1978年以前,由于产品短缺,基本上是生产多少就分配多少,建材产品出口量也几乎为零。1978年以后,我国采取了循序渐进的改革开放政策,建材行业迎来快速成长期(如表2、表3所示)。

数字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建材行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发展,令世界瞩目,近10年更是突飞猛进:2007年建材工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12022亿元,是1998年的2.4倍;其中固定资产5038亿元,是1998年的2.1倍(如图1所示)。

2.建材流通的变化。

建材流通促进了建材工业的发展,雄厚的家底积累也使建材流通、营销方式有了质的变化,建材产品的流通从过去厂家的直销逐步发展为代理销售、市场(卖场)销售、品牌经营、电子商务等多种营销模式。到2007年底,规模以上建材工业企业已达20868户,而较大规模的建材贸易商更加迅猛发展,已突破250000户,从业人员近700万。在此期间,建材家居市场(卖场)也有了惊人的发展,目前有一定规模的建材家居市场(卖场)已达3000多家,销售额超过7500亿元。

3.现代建材物流已成为建材流通业的重要支柱。

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尚未引进建材物流的理念,建材物流的过程被分割成各个单一的孤立的行业,比如运输与包装都是各自为政。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建材物流也成为了建材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我国的建材物流已从无到有,形成了相当大的规模,对建材行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1)水泥产品从袋装水泥变为散装水泥出售,这一包装形式的改变,虽只一字之差,却是革命性的变化,不但促进了水泥产业链的巨大发展,还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1972年我国散装水泥率只有6%,约为214万吨,到2007年已达41.7%,约为5.65亿吨,一些发达省市散装水泥率高达90%以上。散装水泥的发展还带动了粉磨站配送、散装水泥配送、商品混凝土配送、干混砂浆配送等产业的迅猛发展,并带动开辟了废料(粉煤灰、矿渣等)利用的新领域。水泥物流的发展进步,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2007年全国因发展散装水泥减少包装袋114亿只,节约包装费用256.5亿元,节约能耗979.2万吨标准煤;由于减少了水泥破包损失,节约水泥生产所需标准煤453.32万吨、减少粉尘排量267.71万吨、减少CO2排量2071.4吨。水泥产业因此而走向了现代化、信息化,成为了绿色环保产业。

(2)玻璃产品的运输方式改革,使产品的社会效益得到了很大提高。过去玻璃是用木箱做包装,而现在绝大部分由金属集装架代替,从而节约了大量的木材。玻璃的深加工配送,则是玻璃产品物流变化的显著特点。1978年我国从事深加工玻璃的厂家屈指可数,2007年深加工玻璃企业数量达4000家,深加工玻璃产品从原来的只有钢化玻璃、夹层玻璃、玻璃镜和中空玻璃等少数规格品种,发展到种类、规格繁多的产品系列,例如:磨光玻璃、喷砂或磨砂玻璃、喷花玻璃、雕花玻璃、半钢化玻璃、区域钢化玻璃、弯曲玻璃、釉面玻璃、彩绘玻璃、化学钢化玻璃、毛面蚀刻玻璃、朦砂玻璃、光面蚀刻玻璃、镀膜玻璃(吸热玻璃、热反射玻璃、低辐射玻璃、彩虹玻璃、防霜玻璃、防紫外线玻璃、电磁屏蔽玻璃、憎水玻璃、玻璃铝镜、玻璃银镜),真空玻璃、充气中空玻璃、Low-E中空玻璃、夹层玻璃(PV膜片夹层玻璃、EN胶片夹层玻璃、饰物夹层玻璃、防弹玻璃、防盗玻璃、防火玻璃等)、贴膜玻璃(防弹玻璃、镭射玻璃、遮阳绝热玻璃、贴花玻璃),着色玻璃(辐射着色玻璃、扩散着色玻璃)、特殊技术加工玻璃(激光刻花玻璃、电子束加工玻璃、光致变色玻璃、电致变色玻璃、杀菌玻璃、自洁玻璃、防霉除臭玻璃)等。1978年全国钢化玻璃产量仅有90万平方米,2007年达1.8亿平方米,30年后产量增长了199倍;1978年全国夹层玻璃产量仅有2.35万平方米,2007年增至4000万平方米,是1978年的1702倍;1978年中空玻璃年产仅为464平方米,2007年合格中空玻璃产量达1.5亿平方米,是1978年的323275倍;各种镀膜玻璃从改革开放前的几十万平方米发展到2007年产量超过8000万平方米。经过30年的发展,已形成品种繁多、种类齐全的深加工玻璃体系,深加工玻璃率从1978年的0.4%提高到2007年30%以上。玻璃产品的深加工配送还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壮大。

需要[6]积分

阅读全文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