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2007-2008
  • 2008-2009
  • 2009-201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学会报告 >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 2009-2010
2009—2010年有色金属流通回顾与展望
来源: 时间:2013/1/8 14:13:33 作者:李大为
  

有色金属是我国的基础工业,是我国较早与国际接轨的行业之一,其发展受国内经济发展速度和国家行业政策影响,同时,也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受到严重冲击,产量下降,出口受阻,企业亏损严重。2009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发展形势良好,企业经营情况好转,利润逐月增加。工业生产从2009年第二季度开始逐步平稳回升,到2009年12月份,主要有色金属产品产量已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正常水平,各有色金属价格大幅上扬。

一、2009年有色金属市场回顾

(一)生产逐步恢复,产量稳步增长

从2009年4月份开始,各有色金属产品产量止跌回升,逐步扭转大面积停产局面,5月份10种有色金属产量超过200万吨,7月份产量略高于上年同月,8月份以后生产基本恢复正常。2009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达2681万吨,同比增长5.8%,增速较2008年回落2.41个百分点。其中,电解铝1299万吨,增长1%;铜产量增长9.6%,减缓0.4个百分点;铅产量增长16.4%,减缓2.8个百分点;锌产量增长11.6%,加快7.3个百分点;氧化铝产量增长4.4%,减缓13.3个百分点。基本金属产量同比继续保持增长,产量的释放主要集中在下半年。价格上涨是国内冶炼产能大规模重启的主要原因。铝、铅、锌、锡重启规模较大。电解铝全年产量增速仅1%,这得益于2009年初的限产和减产。

2009年10种有色金属产量超过100万吨的省区为:河南、山东、云南、湖南、内蒙古、甘肃、安徽、广西、山西、青海。这10省区的10种有色金属产量超过18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七成以上。

伴随冶炼产量的提升,精矿及化合物产量的增长也呈现前低后高的态势。铅、锌精矿下半年产量增速接近90%,增速较高主要是上半年基数较低所致。铜材、铝材产量增速分别为22.2%和16.8%,而相应的精铜产量及原铝产量增速为9.6%和1%,表明国内铜、铝需求的增长大于产量的扩张。

(二)经营情况好转,利润逐月增加

2009年1—11月,规模以上企业(不包括独立黄金企业,下同)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095.8亿元,下降2.96%;实现利润617.63亿元,下降27.66%。2009年1—12月,有色金属70家重点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479亿元,同比增长0.72%。实现利润176亿元,同比下降1.46%。

(三)投资继续保持增长

2009年有色金属行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716.9亿元,同比增长16.5%,增幅比上年回落24.4个百分点。2009年新开工项目投资总额为2860.3亿元,比上年增长38.7%,增幅比上年回升了19.4个百分点。

(四)进口大幅度增加,产品出口下降

2009年精炼金属的进口量总体上呈前高后低态势,这与国内金属产量的情形刚好相反,可见国内产能大规模重启对进口需求的替代作用明显。从套利动机的角度,2009年3—4月份,基本金属价格的沪伦比值无一例外地经历了由升转降的过程,进口套利空间逐渐缩小。2009年,进口未锻轧铜323.8万吨、未锻轧铝173.9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15倍和5.7倍;进口未锻轧铅20.41万吨、未锻轧锌80.29万吨,同比增长2.4倍和1.43倍;进口铜、铅、锌精矿(实物量)613.2万吨、160万吨和385万吨,同比增长18.2%、11.3%、61.49%;氧化铝进口514万吨,增长12.1%。

金融危机对金属产品的出口打击较大,年度出口量萎缩比较明显。2009年出口未锻轧铜、锻轧铝7.31万吨、31.02万吨,同比下降24.1%和63.1%;铜材、铝材出口分别下降12%和26%。从月度情况来看,铜材出口趋势性恢复还不明显,铝材出口在去年下半年表现好于上半年。

(五)市场企稳,价格持续上升

如同其他大宗商品市场一样,有色金属价格在2009年一改2008年后期大幅下挫的态势,来了一个惊天逆转,价格大幅上扬。综观全年价格走势外强内弱,上半年因国内收储等因素影响则是明显的内强外弱。从涨幅上来看,LME铅价的涨幅最大为130.73%,铜涨幅居次为122.91%,再其后为锌与铝,涨幅分别为89.63%与47.84%。国内市场方面,2009年1月份,国内铜、铝、铅、锌现货平均价格分别为28909元/吨、12141元/吨、12347元/吨、11083元/吨,11月份上涨到52504元/吨、15335元/吨、15796元/吨、16840元/吨,分别增长了81.6%、26.3%、27.9%、51.9%。12月份,铜、铝、铅和锌国内现货平均价格分别为55695元/吨、15839元/吨、15857元/吨和18822元/吨。环比分别上涨了6.1%、3.2%、0.3%和11.7%。

中国政府收储、全球宽松的货币政策和中国扩大内需刺激经济计划,使得下游需求大幅增加,以及全球其他国家经济恢复、需求回升,是2009年全球金属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有色金属价格暴跌,使得全国各地有色金属企业生存日益艰难。为了帮助各冶炼企业度过难关,中央政府先后几次出台了向有色金属企业收储的政策,迅速稳定了市场,价格开始止跌回升。2009年中国政府有色金属收储分别包括铝59万吨、锌15.9万吨、铜23.5万吨、铟30吨、钛5000吨。除了中央政府收储外,各有色金属产业大省也纷纷出台了大量收储计划,如河南出台了收储50万吨电解铝的计划,湖南、广西、云南等地也均有类似的计划。各地收储计划与中央收储行动配合在一起,使得2009年一季度有色金属价格迅速止跌。

需要[2]积分

阅读全文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