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2007-2008
  • 2008-2009
  • 2009-2010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学会报告 >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 2009-2010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的经验做法
来源: 时间:2013/1/8 15:47:13 作者:
  

日本是一个流通产业高度发达的国家,其流通产业作为整个国家的先导产业,是其他各个产业的桥梁和纽带,维系着日本经济的正常运行和循环,对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08年9月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日本的流通产业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一、金融危机对日本的影响

这次爆发于2008年9月份的金融危机,从美国迅速蔓延至全世界,对日本的企业产生了很大影响。日本每年都会发布一本关于企业破产的白皮书,从白皮书公布的资料可知,日本企业在这次危机中破产情况非常严重,2008年破产企业总数首次超过15000家,其中由于销售低迷造成的破产(即“不景气型破产”)达65%。2003年以来,日本企业负债逐年增加,到2008年破产企业的负债总额第一次超过10万亿日元,其中负债额最高的是美国雷曼兄弟证券公司日本分公司,负债金额达3.5万亿日元。2008年破产的上市公司达33家,这是自1945年战败以来最坏的记录。2008年,由于企业破产导致的失业人数超过15万人,因此日本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确实很大。

(一)企业物价指数创最大降幅,通缩趋势明显

日本央行今年1月份公布的2009年国内企业物价指数(2005年为100)初值为103.0,比上年下降5.3%。这一数据出现了近6年来的首次下降,同时降幅也创1961年有可比数据以来的新高,已明显陷入物价持续下跌的通缩状态。

2008年受原油价格飙升影响,企业物价指数出现了4.6%的大幅上升。2009年在比较基数较高及全球性经济低迷导致企业生产与设备投资萎缩的拖累下,原材料等多种商品价格普遍下降。这次降幅超过了1986年下降4.7%的水平,创历史新高。

从具体商品来看,石油与煤炭产品2008年上涨22.8%,2009年大幅下降33.9%。此外,2009年有色金属下降22.4%,化学产品下降9.3%,钢铁下降8.8%。

企业物价指数在2009年7、8两个月的降幅达到顶峰的8.5%,随后开始回落。然而,由于消费低迷造成需求减少与竞争激烈的局面持续,第一生命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小杉晃子认为市场“目前物价指数很难转为正数,平缓的通缩趋势仍将持续”。

(二)国内外市场遭遇重创

以汽车产业为例,此次金融危机不仅对以通用、克莱斯勒和福特“三巨头”为主的美国汽车产业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还对日本的汽车产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日本的丰田、本田、日产等汽车企业在全球市场尤其是美国市场遭遇了重创。

1.国外市场。

日本汽车工业协会于2008年9月3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日本汽车出口量同比下降2.2%,共出口49.67万辆,面向美国的出口量减少20.8%。这次金融危机对于发展势头稳健的日本汽车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大大阻碍了日本企业的扩张步伐。

在美国,九成的消费者依靠贷款来购车,但随着金融危机来袭,以及信贷停滞,新车销售恶化。2008年11月,丰田占美国全部市场份额锐减了36.7%,首次降至26年来的最低水平。新兴市场的减速也比较明显。目前丰田在美国的库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积压状况,从日本运到美国加州港口的数千辆新车积压如山。

2.国内市场。

相比之下,日本汽车公司本土市场的份额相对较小。以丰田和本田2007年销量为例,日本市场占全球市场的比例分别为16.9%和16.5%。但尽管如此,日本国内汽车市场销量也大幅下降。

据日本汽车销售协会联合会统计,2008年8—10月,日本汽车除微型乘用车外,销量同比分别下降14.9%、5.3%、13.1%。11月迎来了全行业40年来的最低销量记录21.58万辆,与2007年相比,同比下降幅度高达27.3%。由于油价不稳和销售不振,比较富裕的阶层将更换汽车的打算都推后了。因此,微型乘用车的销售也不乐观,根据全国微型乘用车协会联合会的调查,11月份微型乘用车的新车销售数量同比下降0.7%,减少约15.31万辆。尤其是微型货车等货运车下降幅度高达9.6%。

日本汽车销售协会联合会2010年1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日本国内新车销量连续5年下降至460.9万辆,较上一年下降了9.3%,自1978年来首次跌破500万辆。其中,乘用车销量下降5.7%,为264.3万辆;普通乘用车销量下降7.3%,为116.1万辆;小型乘用车销量下降4.5%,为148.1万辆。这一销量和1990年鼎盛时期的777.7万辆辆相比减少300余万辆。

二、日本流通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日本经济的发展历程中,大企业集团和政府干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非常大。日本的流通政策是其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通过与流通有关的法规、政策、条例等对流通领域的市场经济活动进行直接干预,政府在维护经济秩序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总的来说,日本流通业的发展主要还是依靠市场经济的内在力量逐步发展的,与此同时,日本政府为推进流通业的发展也做出了富有成效的努力。

(一)政府方面

1.政府加大调控力度。

日本流通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推动。日本是一个中央调控型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对于经济的推动主要采取产业政策的方法。日本政府促进流通产业现代化发展政策是随着流通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不断调整的,一旦当初制定政策的目的得到实现或外部条件发生变化,就会对政策做出调整。

自2008年9月份以来,随着金融危机的不断扩大,日本政府对流通产业的调控力度不断加大。日本政府在流通领域采取的产业政策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大企业与小企业之间的关系问题;二是不断改造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促进流通现代化。

2.制定经济刺激政策,扩大国内消费。

为了使日本经济摆脱战后最为严重的衰退,日本政府2009年4月宣布了总额为56.8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方案。这是日本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经济刺激方案。在这一方案中,财政支出规模为15.4万亿日元。此前,日本政府已先后三次出台总规模为75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对策。

日本政府推出的经济刺激方案主要任务有三方面:一是阻止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重点解决就业和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二是加大投资力度和政策倾斜度,促进节能环保社会的建设;三是增加有利于社会未来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提高地方经济活力,逐步摆脱过度依赖出口的经济增长结构。

此外,在新经济刺激方案中还包括了推广太阳能发电系统、普及节能家电和环保汽车等涉及今后发展方向的政策。日本政府在企业研究开发的税收方面加大了减免力度,有助于调动企业开发研究的积极性,刺激企业商业活动的有效开展,从而带动地方经济的恢复。同时,日本政府还通过设立基金的方式,对地方的公共事业予以资助,从而达到减少地方政府负担的目的,最终目的也是促进地方经济的复苏。

需要[3]积分

阅读全文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