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经济体是指某一国家或地区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新兴的经济实体。英国《经济学家》将新兴经济体分成两个梯队:第一梯队为中国、巴西、印度和俄罗斯,也称“金砖四国”;第二梯队包括墨西哥、韩国、南非、波兰、土耳其、埃及等“新钻”国家。
根据IMF公布的数据,2007年发达经济体经济仅增长2.7%,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经济增长8%。印、俄、巴西GDP总量均超过万亿美元大关,晋升世界经济12强。中国、印度和俄罗斯3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一半。“新钻”国家也有不俗表现,高盛公司预测,2025年墨西哥、印尼、土耳其、伊朗、越南等8国将跻身世界经济前20强。2008年世界企业500强榜单上,中国有35家上榜,印度7家,10年前只有一家入围的墨西哥和俄罗斯,如今已分别有5家上榜。
基于新兴经济体的出色表现,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发达经济体受金融危机困扰之际,新兴经济体正成为“世界经济稳定的来源”。本文主要以俄罗斯、印度、巴西为研究对象。
一、金融危机对新兴经济体的影响
(一)新兴经济体国家经济增速放缓
在大型经济体中,俄罗斯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非常严重。俄罗斯联邦统计署2010年2月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俄罗斯2009年经济下滑7.9%,为该国自1994年以来最大跌幅,但好于之前预期的下滑8.7%。作为俄罗斯的主要出口产品,乌拉尔原油降价使得俄罗斯连续20年全球最大能源出口增长国的历史被改写。俄罗斯经济对石油的依赖度很高,当外部资本市场关闭时,俄罗斯经济易受到影响。乌拉尔原油价格从2008年7月143美元/桶的峰值骤降至32美元/桶的低谷,并于2009年维持在75美元左右。统计数据显示,俄罗斯2009年GDP总值为39万亿卢布,大约相当于1.2万亿美元。
这场金融危机对巴西经济的影响程度也非常大,超过1991年以来发生的历次危机。巴西经济发展研究所公布的报告显示,2008年第四季度巴西工业生产受金融危机影响下跌了19.8%,而1994年和1995年间由于墨西哥经济危机而造成的工业生产下跌幅度仅为14.3%。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是巴西受金融危机影响“最严重”的6个月,制造业进出口受影响最大,贸易逆差达到176亿美元,几乎是2007年到2008年同期的两倍。主要原因是金融危机造成的全球需求下降使巴西制造业出口疲软,同时巴西的进口并没有减少,最终产生了176亿美元的逆差。
印度受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也很大,但相比俄罗斯和巴西要小。印度经济的增速有所放缓,出口大幅下降,内需不振。2008至2009财年印度经济增长6.7%。2008年前5个月工业增长率仅为4.9%,不到上年同期的一半,为14年来最低,8月份印度工业总体上仅比上年同期增长1.3%。
(二)对外贸易遭受不同程度影响
2010年1月俄罗斯联邦海关署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前11个月,俄罗斯外贸总额为4160亿美元,同比减少39.3%。数据显示,2009年俄共实现外贸额4690亿美元,同比下降36.2%,创10年来最大跌幅。其中出口额3016亿美元,同比下降35.5%,进口额1674亿美元,同比下降37.3%。外贸顺差1343亿美元,同比下降33%;对远邻国家出口2549亿美元,同比下降35.9%,对独联体国家出口467亿美元,同比下降32.9%。
受国际金融危机及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下跌的影响,2008年巴西共实现贸易盈余247亿美元,与上一年相比下跌了38%。2008年,巴西出口额达到创纪录的1979亿美元,比2007年的1606亿美元增长23.2%。进口方面,巴西2008年全年进口商品总额1732亿美元,同样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比2007年的1206亿美元增长43.6%。
与其他新兴经济体一样,由于欧美和日本的需求疲弱,印度出口面临较大困难,出口大幅下降,从2008年10月出现负增长之后,连续下降已逾一年。印度商业和工业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4月至10月,出口总额为910.48亿美元,同比下降26.0%;进口总额为1483.67亿美元,同比下降29.6 %。
(三)汽车产销大幅回落
以俄罗斯为例。2008年以前,俄罗斯是全球增长速度最快的主要汽车市场,2007年增速达35%。俄罗斯欧洲工商协会今年1月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俄罗斯汽车销量约为146.6万辆,比上年下降49%,降至2005年的水平。
俄罗斯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伏尔加公司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已经裁员数千人,该公司生产的拉达品牌汽车销量下降44%。同时,国外汽车生产商损失也极为严重,其中丰田汽车销量下降64%,现代汽车下降61%,福特汽车下降57%。
另据俄罗斯AST控股公司统计,2009年俄罗斯汽车产量约60万辆,同比下降59.4%,其中俄罗斯境内组装的外国品牌汽车产量下降52.7%,本国品牌汽车下降63.9%。
(四)钢铁行业受影响最深
钢铁行业是受金融危机侵袭受害最严重的行业之一。钢铁行业大部分产品与投资需求紧密相连,住房和工业建筑、汽车都是钢铁产品主要消费产业。2008年9—11月全球钢铁市场出现崩塌,两个月内产量下跌一半,金属现货交易量跌得更惨。
俄罗斯钢铁行业比其他国家受害更深,因为它的经济以原料和原材料出口为主,对国际市场有更多的依赖性。2008年底和2009年初俄罗斯钢铁行业经历了历史上最严峻的困境。2009年1—2月与2008年同期相比,仅机械制造业采购钢材就减少了80%。
印度的钢产量近年来逐年增加,但是受金融危机影响增速大幅回落。2006年至2009年钢产量分别为4278万吨、5308万吨、5505万吨和5660万吨,增速由2007年的24.1%下降到2009年的2.8%。
(五)木材企业遭遇生存危机
俄罗斯林业资源丰富,采伐的木材一半以上是由数千家中小企业提供的。经济危机降临,俄罗斯中小林业公司遭遇生存危机,纷纷关闭撤离,使2009年1月至5月的木材产量与2008年同期相比下降11%,1月至4月木材出口量下降一半。受金融危机影响,俄罗斯国内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依然低迷,即使价格下降也未能促其回升。林业工业家联盟公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5月木材的价格相对年初下降了30%,5月份已经降到750卢布/立方米林木。
俄罗斯林业采伐的利润一直较低,多数中小林业公司或仅靠出口、或仅靠国内销售,并没有及时转入加工业,且由于申请贷款困难,有些企业不得不撤出采伐业;大的林业公司由于持有长期供货合同,2009年基本维持在2008年的供货水平上。如 “Титам”公司是阿尔罕格尔斯克纸浆造纸厂的主要供应商,2009年供应150万立方米;“Илим”集团公司则保持在700万立方米水平上。在金融危机形势下,大多数林业公司的投资计划都被束之高阁,因此俄罗斯林业采伐需要等到经济复苏、需求回升以后才能恢复元气。
(六)大批工人失业
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新兴经济体国家的多家企业相继宣布停工减产。以巴西为例。据不完全统计,由于汽车销量下降、工厂减产,2008年巴西共有7.5万名汽车行业员工被迫放假,约占该行业就业总数的60%。2009年新年伊始,巴西汽车业未能带来新气象,多家汽车厂商相继宣布继续停工减产。
二、新兴经济体生产资料行业应对金融危机的措施
(一)政府方面
1.国家有针对性地提供财政支持。
面对世界金融经济危机给各国带来的经济困境,各国政府为了使实体经济尽早走出金融危机的阴影,纷纷有选择性地扶持本国的各行业和企业。
俄罗斯政府设立了100亿美元的政府企业救助专项基金,帮助企业解决经营困难。2008年10月底,俄铝获得政府45亿美元贷款,从而避免了其控股25%的诺里斯克镍业公司被海外债权人收购的命运。据俄罗斯工贸部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俄罗斯对有色冶金行业固定资本投资为950亿卢布,是2007年的1.7倍。2009年1—9月俄罗斯对该行业的投资为586亿卢布。但是俄罗斯政府对大企业的扶持力度很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印度政府为促进经济复苏,2008年12月至2009年2月分三次公布了总额达402.6亿美元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除去对出口部门的扶持外,刺激政策多集中在扩大政府开支、减轻税负、为购房者提供信贷支持、扶持中小企业以及纺织行业等领域。政府同时还扩大了基础设施建设融资力度,制定了到2012年的公路港口机场电力和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中央银行还通过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等手段增加金融系统的流动性,同时扩大境外资金进入的限额等。此外,政府还计划在基础设施领域投入277亿美元,用于修建公路港口机场电力和电信设施,占全年计划性支出的46%,其中超过一半的资金将投向农村。
2.拉动内需,刺激消费。
为了拉动内需,巴西政府从2009年2月1日起将最低月工资标准从415雷亚尔(1美元约合2.39雷亚尔)提高到465雷亚尔。据巴西劳工部测算,大约4210万低收入家庭将从中受益,相当于向巴西经济注入210亿雷亚尔的资金,有望拉动经济增长0.1至0.2个百分点。
俄罗斯政府2009年推出了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的措施,包括一项类似于美国“旧车换现金”计划的措施,即在购置新车时可用1999年以前生产的旧车冲抵5万卢布(1美元约合29卢布)。
印度政府2008年底推出的第一套刺激经济的方案主要有:扩大财政支出;降低大多数商品的中央消费税;增加近400亿卢比的财政拨款,帮助出口研发和市场开发;加速基础设施建设;允许政府部门在预算许可范围内更换公车。加速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包括:增加石油、电力和核能等能源生产,加速铁路改造和高速公路建设,增加对基础设施的投资等。2009年2月24日,政府推出的第三套经济刺激方案,主要是通过降低消费税、减免服务税等,以刺激耐用消费品的生产与消费。
3.贸易保护不断升级。
受金融危机影响,各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各产业部门利益,提高本国产品的竞争力,保护本国国内市场免受外国进口商品的冲击,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
印度政府为保护国内企业,恢复先前为抑制通货膨胀而取消的部分商品进口关税;对进口水泥开征相当于现行货物税税率的抵消性关税和4%的特别关税;取消对建筑用钢材的免关税待遇,开征10%关税;对锌和所有铁合金恢复征收5%的进口关税。在印度出口不畅转而依赖内需的背景下,中国作为印度最大的进口来源地,成为印度贸易保护措施的主要对象。据中国商务部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前三个季度,共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88起贸易调查,其中印度对中国产品发起23起贸易调查,从反倾销到反补贴、从特保调查到进口限制等等。2009年1月2日,印度政府推出的第二套经济刺激方案,主要包括加征进口关税和提高出口退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