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灾害的频发,应急供应链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救灾应急供应链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应急供应链可选择基元体纵向与横向配置战略,具体运用弹性与鲁棒性策略与其相匹配,并对此实施了量化分析。
关键词:灾害救助;应急供应链;战略;策略
引言
从南亚的海啸到汶川的地震,从美国的飓风到中国的雪灾,灾害正频繁地危害着人类的生存。据统计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地震、洪涝、飓风、突发疫情等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都在逐年增加。面对灾害,人们伸出援助之手,进行大规模的捐款捐物。汶川地震中,救灾捐款捐物共计530亿元之多,所捐的款物最终都是以救灾物资的形式出现,救灾物资是灾害救助的有力保障。由于各种灾害的多发性、持续性,而生产救灾物资企业的应急措施会成为灾害救助的一个关键点。本文对企业应急供应链管理进行研究,寻找应急策略。
2001年“911”恐怖事件和2003年SARS疫情过后,突发事件对供应链管理产生了重大影响,国内外学者更加重视对于应急供应链的研究。早期的研究集中在物流运输方面,主要是路径问题[1],后来扩展到了库存管理方面,Stren Glud Johansen和Anders Thorstenson提出了应对不确定需求的应急供应模式[2]。于辉等给出了供应链对突发事件建立新的具有抗突发事件的数量折扣协约的应对策略[3]。Sheffi Y. [4-6], Christopher M. [7], Tang C.S. [8]分别提出了“弹性(Resilient)供应链策略(Strategy)”的理论构想,描述了“弹性供应链策略”与“鲁棒性(Robust)供应链策略”的区别与联系。Amy Z Zeng等[9-10]对供应领域进行了研究,运用决策树的方法建立了关于供应商数量的风险决策模型,研究表明备用供应商是降低供应不确定性的一条有效途径。Wilson[11]运用系统动力学研究了突发事件对供应链运营效率的影响,表明在VMI模式下比在传统管理模式下各项不利影响的程度明显减少。当供应链某活动环节的物资需求量过大时,刘春林提出了多点协作供应的数学模型,并给出了求取优化方案的一个启发式方法[12]。针对紧急需求与采购成本之间的冲突,赵志刚研究了模糊时间要求和模糊物资需求下多供应商和单一制造商构成的供应链应急制造采购问题,建立了多目标、多约束组合优化模型[13]。傅克俊等建立了包括供应链风险可能造成危害的强度、风险发生的概率、采用供应链系统应急策略可能带来的收益与成本的供应链系统应急策略模型[14]。
上述研究基本是运用数学模型进行的应急供应链研究,本文则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供应链的战略选择和战术实施以及二者的匹配进行探讨,并进行了一定的量化探讨。
救灾应急供应链特征分析
(一)应急供应链的物资需求特征
救灾应急的活动顺序为:搜救、救助、灾后恢复,所以供应链的物资需求具有层次特征,救灾的首要任务是生命搜救,所以第一层次是对救灾物资的需求,包括千斤顶、挖掘机、撬棒、起重设备、急救医疗器材和急救药品;其次是灾后生活的安置,第二层次是对灾民生活安置物资的需求,包括帐篷、食品、必需的药品、活动板房、日用品、消毒防护品、卫生防御材料、简易校舍及配套设施等;第三阶段是灾区群众自救的阶段,需要抓好农业生产、恢复工业生产、加快基础设施恢复,所以第三层次是对灾后生产生活恢复的物资需求,等于重建和新建一个地区,包括重要建筑材料、农业生产资料(如种子、化肥、农药、柴油等)、基础设施、电煤、成品油等物资需求。救灾物资生产企业可根据自身产品所处的层次确定产品所处的需求时间段,所需量的大小和需求的急缓程度,据此确定自己的生产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