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报告提要:伴随着各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大气环境、地质环境的恶化,各类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日益频繁发生,甚至日趋常态化。严密防范和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已成为世界各国应急管理机构关注的要害问题。其中,构建应急物流体系是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因此,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切实高度重视应急物流,创新管理思维,建立信息化、精确化、高效率、低成本、快捷灵敏、安全可靠的应急物流管理体制,已迅速提上各个国家的议事日程,也是中国、日本和韩国所共同面对的紧迫问题。由于受到稀缺公共资源和有限公共财力的制约,在应急物流的体制、政策和预案问题上,中日韩三国需要互相借鉴,更加讲求成本-效能原则,按照效率最高、效果最好、成本最低的总思路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系统化设计,并按照这个总思路进行事后的评估和改进。为此,要通过提升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水平夯实应急物流的基础,切实加强应急物流的组织管理和信息化建设;加强应急物流的成本-效能分析和数据库建设;加强应急物流的通道建设,建立专业化的应急物流指挥体系和完善应急物资的配送体系。与此同时,中国迫切需要探索一条减少实物储备和静态储备,以最小实物储备量和最大能力储备量,来最有效地应对最复杂突发事件的新路子,为世界各国提供低成本、高效能应急物流的新经验。
伴随着各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大气环境、地质环境的恶化,各类重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日益频繁,甚至日趋常态化。这些突发性、灾难性事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惨重的财产损失。在这种背景下,如何严密防范和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已成为世界各国应急管理机构关注的要害问题。其中,构建应急物流体系是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和有力支撑。因此,如何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切实高度重视应急物流,创新管理思维,建立信息化、精确化、高效率、低成本、快捷灵敏、安全可靠的应急物流管理体制,已迅速提上各个国家的议事日程,也是中国、日本和韩国所共同面对的紧迫问题。
近年来,经历过抗击非典、洪涝干旱、冰冻灾害、汶川地震等罕见突发事件的严重考验,中国应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成效举世公认,而日本和韩国在应对自然灾害等各类突发事件和应急物流管理上也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中国、日本和韩国可以互相借鉴,共同研究应急管理和应急物流体制,探讨新思路、新对策,不断发现各国共同关心、共同探索、相互交流的新问题,从而不断改进和提高应急物流的管理水平。
一、应急物流及其一般特点
应急物流是指为满足突发性物流需求,超常规组织物品从供应地到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需要,它包括物品获得、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以及信息处理等经济活动。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一样,由产品的流体、载体、流量、流程、流速等要素构成,具有空间效用和时间效用,供求关系也需要建立空间均衡与时间均衡。但应急物流又与普通物流不同,主要特点是:
1、社会公益性。应急物流属于社会公共服务范畴,通常由公共财政支撑。应急物流的时效要求极高,必须在最短的时间,以最快捷的流程和最安全的方式实施应急物流保障。一般而言,常规物流远远无法满足应急情况下的物流需求,必须依靠超常的物流机制组织和实施。普通物流属于企业生产经营范畴,不仅强调物流的时间效率,更加讲求物流的经济收益;而由于应急物流的特殊使命和公共职能,在紧急状态之下,更加关注的是社会效益,强调应急物资全力以赴地快速动员、快速送达,经济收益不是此刻考虑的首要问题。在这种特殊场合,一般的经济效益、经济收益将不作为物流活动的中心目标加以考虑。
但是,应急物流也有“极限”,不可能超出“需要与可能”的基本制约。本报告将重点强调指出,成本-效能分析评价同样适用于应急物流。正在实施中的应急物流的所谓“不惜一切代价”或“全力以赴”,都不应该被误解,都必须建立在事先的平时的科学设计基础上,而绝不意味着在关键时刻应急物流行动的慌乱决策、匆忙上阵、不顾效果、不计后果。否则,应急物流无论付出多大代价,可能也无济于事。“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讲求应急物流效能尤其如此。只有平时的精心设计才会有危急时刻的从容有效应对,才会收到最好的实效。
可以说,如何正确处理紧急时刻的不惜代价,与平时构建应急体系时的“成本-效能安排”,精打细算、精心设计,这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各个国家都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由于受到稀缺公共资源和有限公共财力的制约,在应急物流的体制、政策和预案问题上,必须更加讲求成本-效能原则,按照效率最高、效果最好、成本最低的总思路进行科学全面合理的系统化设计,并按照这个总思路进行事后的评估和改进。这一点对中国显得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