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学术年会论文 > 物流管理 > 2010年
我国物流业成长中的市场失灵与产业政策分析
来源: 时间:2013/9/12 16:15:52 作者:高鸿鹰 赵娴
  

摘  要: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滞后,及其成长导致的产业关系重构,共同诱发多重市场失灵现象。本文从产业组织的视角,探讨物流成长中的规模陷阱、两业联动抑制以及空间循环累积等三种相互关联的市场失灵,并在理论分析基础上,针对物流业的调整振兴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物流业  市场失灵  调整振兴

一、引言

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必然要求物流业的相应发展,以适应产业结构演进的需要,并进而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兴动力。从产业组织的视角,物流业兴起必然影响到既有的市场关系,导致产业关系重构,从而具有诱发市场失灵的趋势。跨国对比分析表明,一些能够较成功应对物流业成长中市场失灵问题的国家,例如日本、德国和美国等,物流业发展往往较快,从传统制造业型经济向现代服务业型经济的转变也较为顺利;反之,有些国家则陷入物流业长期滞后的困境,并影响到产业链整体成本的降低。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具有现代意义的物流业开始在我国起步发展。与物流业成长相适应,理论界也开始结合国情对物流业发展进行了多视角的探索。然而,迄今为止,物流理论研究较少关注我国物流业发展中的产业组织问题。《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初步涉及到物流业成长中的市场失灵现象,也凸显了理论研究的滞后,产业发展政策的制定需要系统的理论分析作为基础。

近些年来,国外的一些物流研究文献开始对与物流业相关的市场失灵问题产生兴趣。(1)开始注意到物流业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大量文献开始关注多供应商、多批次交付情景下的规模效应(Hong和Hayya,1992;Ghodsypour和O’Brien,2001;等等)。(2)开始关注物流运输中的外部性问题,例如,Maddison、Pearce 和Johansson (1995)的分析发现,环境成本、外部成本等对运输成本具有重要影响。(3)得益于新经济地理学在产业空间分布研究中取得的进展,关于物流网络与布局的一些文献开始对物流业与制造业空间分布之间的循环累积因果(CCC)产生兴趣。然

而,相关文献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物流业,很少涉及到发展中国家的物流业成长问题。

本文结合我国经济发展实际,分析物流业成长中的规模陷阱、两业联动抑制以及空间循环累积等三种相互关联的市场失灵现象,并针对物流业的调整振兴提出政策建议。本文余下部分结构如下:第二部分分析公共社会分摊资本依赖对物流业规模陷阱的影响;在第三部分,我们从规模报酬视角剖析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问题;第四部分探讨循环累积因果关系(CCC)在物流业区域不平衡发展中的作用;文章最后部分是评述性结论。

二、公共社会分摊资本与规模陷阱

物流业的发展离不开交通网络设施、信息网络设施、大型仓储基地等社会分摊资本(仲维庆,2008;徐寿波,2009)。社会分摊资本(CSC)是指用于基础设施以及相关活动的投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为许多经济活动提供服务,并且具有“不可分性”特征(赫尔希曼,1958)。社会分摊资本可以区分为公共社会分摊资本和私人社会分摊资本,其中公共社会分摊资本具有公共产品的特征。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更高级阶段,私人社会分摊资本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并不断推动社会分摊资本的产权清晰化,形成科学的社会分摊资本体系。考虑社会分摊资本投入要素的物流企业产出函数可以表示为:

需要[2]积分

阅读全文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