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单位:宁波市现代物流规划研究院)
第十三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物流学核心概念与基础理论”分论坛于11月9日在上海召开,分论坛由宁波市现代物流规划研究院(以下简称“宁波物研院”)组织发起。论坛对物流学基础问题进行探讨,明确物流学科研究对象、核心概念和基础原理和理论,构建物流学科框架体系。论坛由宁波市现代物流研究院周昌林院长主持,解放军工程学院、宁波工程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等高校研究人员参加了分论坛研讨会。
主要内容如下:
(一)物流本质
物流活动包括实物、时间、空间、信息和价值等五大要素,通过构建物流活动基础模型将物流五个基本要素结合起来,对模型中的变量进行了定义和解释,得出物流本质(矛盾)即是社会生产及消费对实物资源及相关信息在时空领域的供需不平衡(简称“供需时空不平衡矛盾”)。
物流矛盾分解为物流供需匹配矛盾、物流组织利益矛盾、物流效益背反矛盾三对主要矛盾。其中物流供需匹配矛盾是物流时空不平衡矛盾的外在表现,是物流市场发展的内在动因;物流组织利益矛盾指物流企业(活动主体)之间的矛盾,是物流组织形式演变的内在动因;物流效率背反矛盾是物流运作过程中的内在规律,是优化物流流程、提高物流运作服务水平的内在规律。
(二)重构物流核心概念
“时空价值”是对物流活动特征、目的的高度概括,同时在“时空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物流学基本概念,主要包括需求、流程、网络、组织、服务和价值等六大基本概念。
其中:
(1)需求,是物流矛盾的外在表现,贯穿着物流整个活动,所有物流活动将围绕满足物流需求而展开;
(2)流程,为满足物流需求,由物流功能和环节所组成的运作程序,包括包装、装卸、运输、储存、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等基本功能以及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等基本环节,也包括贯穿整个物流活动的信息;
(3)网络,为承载物流流程,由物流节点和通道组成的基础设施网络;
(4)组织,由参与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或者部门通过一定关系纽带所组成的组织。根据组织关系纽带,可以分为企业、中间性组织和市场组织等不同形态,例如第三方物流组织、供应链物流组织、网络物流组织等形式;
(5)服务,指满足物流空间、时间和价值等方面需求的保证,根据服务保证程度不同,可以分为程序化物流服务、专业化物流服务和定制化物流服务;
(6)价值,一定经营期内,提供物流服务所创造的社会经济效益,是物流服务成本、收益、利润等在一定时期内的综合反映。
(三)探索物流基础理论
在核心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物流发展的六大理论,物流需求理论、物流能力理论、物流网络理论、物流组织理论、物流流程理论、物流产业理论。
(1)物流需求理论:主要从物流需求源、物流需求量、物流需求质(服务水平)三个维度分析物流需求内容;从区域、产业和企业三个层次构建物流需求分析模型。
(2)物流能力理论:物流能力是企业获取绩效的战略,通过构建物流能力匹配理论模型,探索物流网络、物流流程、物流组织与物流能力之间的匹配关系,分析物流能力与物流价值之间的影响关系机理。
(3)物流网络理论:物流网络是物流运作活动的实际载体,决定了物流功能及其集成效应。通过构建物流网络类型匹配、网络节点选址、网络流量分配三阶段模型,实现物流网络长期决策与运作敏捷性之间平衡,满足物流运作功能载体需要。
(4)物流组织理论:物流需求、物流流程、物流网络等变化都会引起组织的变革,物流组织变革不仅影响到了企业内部,也影响到了企业外部。
(5)物流流程理论:物流运作过程中多功能、多环节、多主体特征决定了物流效益存在此消彼长的现象,这也是物流流程管控的主要动因。
(6)物流产业理论:构建物流产业理论模型,可以分析物流产业竞争力、产业组织结构、产业集聚结构、产业关联关系、产业政策之间的关系,从而揭示物流产业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