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起单位:西安外事学院陆港经济与物流发展研究中心等)
第十三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一带一路”开启方法研讨分论坛于2014年11月9日在上海召开,该分论坛由西安外事学院陆港经济与物流发展研究中心、陕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际陆港工作专业委员会组织发起,陕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贾安民副会长主持,论坛以“建港兴市·开发内陆”、“驾港拓疆·开发海洋”为主题。席平、李芏巍、董千里、朱长征分别做了演讲,全国物流界的专家学者50余人参与。
一、一带一路开启方法
西安外事学院陆港经济与物流发展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席平介绍了《古今丝绸之路线路示意图》、《丝绸之路经济带解析图》、《亚欧经济首都概念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驿站——国际浮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驼队——移动浮港》、《海上渔村——移动浮港》6张新近科研成果,同大家分享了《突破丝路瓶颈 引领一带发展》、《以国际浮港为基础 建设海上丝绸之路》论文。
席平认为国家主席习近平根据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国发展需要,审时度势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战略,该战略是“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什么”的问题解决之后“该怎么做”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首要问题。现行铁路运行机制是共建丝路经济带的第一大瓶颈,缺少首脑机关是共建丝路经济带的另一大瓶颈。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两个抓手:一是建立丝路经济带的首脑机关——亚欧经济贸易合作组织,建立有效的组织机构,对丝路经济带进行顶层设计,协调亚欧大陆桥畅通运输;二是将“国内车站”升级为“国际陆港”、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物流系统操作平台和机制。
席平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开出了药方。其一,破解第一大瓶颈:首先,让中铁总公司上下清楚地认识到:“现行铁路运行机制是共建丝路经济带的第一大瓶颈、是绕不开的一堵墙”。其次,组织操作层面专题研究,具体做法是以中国铁路总公司为主,以陕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际陆港工作专业委员会为辅,深入了解大陆桥运输存在的问题,参照海洋运输机制,共同研究制定将“国内车站”升级为“国际陆港”的实施方案。其二,破解另一瓶颈。在西安或乌鲁木齐设立亚欧经济贸易合作组织,设立该组织需在国务院协调下,由外交部牵头,联系商务部、交通部、海关总署、地方政府和中亚、欧洲各国家,协商成立亚欧经济贸易合作组织,由亚欧各国共同组成、共同认可的龙头,在龙头带领下共建丝路经济带战略事业方可实现。
席平认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我国拓展国际贸易、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重要举措。海上丝绸之路与古丝绸之路在结构上有相同之处,都需拥有:驼队(贸易和运输团队)、驿站(中转补给、销售市场)、国际贸易线路和由这三者做成的经济带;所不同的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驼队是“移动浮港”,海上丝绸之路的驿站是“固定浮港”,贸易线路拓展为中国港口城市与世界各国港口城市组成的国际运输网络。以移动浮港、固定浮港为基础开拓的海上丝绸之路,是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消化过剩产能的创新思路。
二、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西向物流大通道建设与物流园区网络节点布局
中物策(北京)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广州大学物流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李芏威提出:中国“Y”字形西向战略新格局构建与实施。“Y”字形西向战略格局的构建起步期、成长期与成型期三个阶段,主要分为应该分四步走来实施。第一步,战略定位,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的总体战略目标与各个分区的发展战略目标;第二步,功能分级与设施建设,区域根据产业导向,自上而下的层级链模式进行物流,节点功能分级定位,根据相应功能建设相应节点设施;第三步,平台搭建与城市物流系统构建,运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物流设施设备,搭建枢纽城市的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平台,通过与电商平台和各个物流节点信息系统之间的信息对接;第四步,形成区域物流协作系统,以区域产业协作为主轴,通过多向关联互动,构建形成支撑性的区域物流合作平台,形成复合、立体协作系统。
三、西安港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基地位和功能探讨——集成场视角分析
长安大学教授董千里认为应强化物流通道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地位。如果说古丝绸之路是在探索中不断延伸的话,那么,今天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则应在交通和物流上主动作为、先行一步。西安作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陕西应加快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建设,努力把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全面提升亚欧大陆桥陕西段的通行和辐射能力,着力打造通江达海的立体交通枢纽。董千里从集成场理论视角研究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物流基核地位和功能,对西安国际中转枢纽基核战略地位和功能有深入研究,西安国际港包括国际空港和陆港。董千里提出,为将西安的中国地理中心打造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就需要将空港、陆港基核功能进一步完善,集聚关联产业、形成企业总局经济,逐步形成综保区连片的统一运作机制,为自贸区申报奠定基础条件。在实现国际中转枢纽基核功能的重要性过程中,要培养物流企业的集成体意识,能够整合资源,组织起全球物流场线。对于空港物流基核建设,董千里提出要进一步完善场源构建条件,可通过发展西安空港货运能力、聚航空及关联产业总部和发掘国际物流业务潜力最终形成航空-公路国际物流中转枢纽、公-铁-海运国际物流中转枢纽港的一体化运作体系,从而形成支持国家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支撑。当前,陕西的高速路网已基本建成,总里程超过4300公里。陕西今后主要是按照加密、扩能、增网的思路完善路网体系,实现到“十二五”末使通车里程超过5000公里的目标。铁路建设将本着“客运强枢纽、货运扩运力”的基本原则,大幅度增加营运里程,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努力把西安建设成为“西来东去”的出海点和“东联西出”的汇聚点。
四、丝绸之路经济带陆路联通问题研究
西安邮电大学教授朱长征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中国要力促1435标准轨在中亚的建设;二是促进中国与中亚双向物流量的平衡;三是国家出台政策保持线路及运价的稳定;四是完善国内、国外协调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