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2005年
  • 2006年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2020年
  • 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料中心 > 学术年会论文 > 物流管理 > 2014年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物流军民协同保障系统研究
来源: 时间:2015/1/22 16:23:43 作者: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物流军民协同保障系统研究[1]

姜玉宏,颜  华

(后勤工程学院,重庆401311)

 

摘  要结合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情况,首先分析了构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物流军民协同保障系统的意义;然后研究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应急物流军民保障系统框架,由事件感知、信息传输、数据提取、技术支撑、应用服务、协同保障和用户决策7个环节组成,对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物流军民保障系统的功能结构进行了分析;最后建立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物流军民保障系统的流程,分为事件感知、事件响应、事件收尾3个阶段并进行了分析。该系统对于实现应急物流军民协同快速保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物联网;应急物流;军民协同;保障

Research on Civil-military Collaboration Support System in Emergency Logistics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JIANG Yu-hong, YAN Hua

(Logistics Engineering University,Chongqing 401311,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s Combi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Firstly,it analyses the significance of Civil-military collaboration in emergency logistics support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Then the system structure of Civil-military collaboration in emergency logistics support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s established, which is composed of seven taches: event apperceive,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data digging, technology support, application service, collaboration support and user decision-making.Then the system function module is analysed. Lastly, system flow of Civil-military collaboration in emergency logistics support system based on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is established, which is composed of three phases: event apperceive, event response and event ending.The system has the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fast implementation of civil-military collaboration support system in Emergency Logistics.

Keywords:Internet of Things; Emergency Logistics; Civil-military collaboration; Support

 

物联网是一种高度的信息化集成网络,通过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和全球定位系统等先进技术实现物品的可视化跟踪管理,即“物物相连的互联网”[1,2]。目前,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中的研究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黄冬梅[3]采用物联网的无线传感和RFID技术构建一个风暴潮救灾物资的配送管理系统,王若萁[4]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物资配送监控系统,卢冰原[5]构建了基于物联网城市应急物流联合体信息平台,陈丰照[6]设计了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物流配送系统,徐惠剑[7]设计了基于物联网RFID技术的智能仓储系统,贺超[8]构建了基于物联网的逆向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张易[9]研究了物联网技术在军事物流中的应用,杜加刚[10]研究了物联网技术在军事应急物流中的应用。在实际运作中,一些大型物流企业也纷纷采用RFID、GIS和GPS技术用于物流的识别和在途实时监控,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国家近年参与的应急物流事件中,军民共同参与,有效协作,极大提高了应对的响应速度和保障效率[11],但仍存些许不足,如在应急物流保障过程中存在指挥混乱、物资调配不科学、信息网络共享水平低的问题[12],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目前有学者就应急物流军民协同、融合问题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如文献[13-14]研究了应急物流军民协同保障管理系统及保障对策,刘俊[15]对军事应急物流军民融合层次进行了划分,王凤忠[16]研究了军民融合式应急物流体系,但还未有将物联网技术应用在应急物流军民协同保障中的研究,本文主要研究物联网技术在应急物流军民协同保障系统的应用,旨在提高应急物流军民协同保障水平。

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应急物流军民协同保障系统建设的意义

1.1减小突发性事件的破坏程度

在5.12地震中,人员伤亡数目大,建筑物破损程度严重,给政府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对于地震的预警监测,相关科学还无法对地震进行灵敏感知预警和精确预报。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为此问题解决提供了一个有效途径。传感器技术可灵敏的感知周围的环境情况,在一些自然灾害频发和位置敏感区域布置大量传感装置,通过传感器进行监测,并通过无线传感网进行预警,同时通过GIS、GPS技术定位事故发生具体地点,利用网络传输相关地理环境画面,提高了应对突发事件的分析判断能力,间接减少突发性事件的破坏程度。

1.2整合应急物流保障力量

现阶段国家的应急物流保障力量主要有政府力量、军队力量和地方团体力量。在遇到大型的突发性事件时,由于救援力量多样化、救援任务重、物资需求大,往往容易造成应对棘手问题时的信息不能及时共享,凝聚力不够,形成不了一个整体。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能实现高度的信息共享,可以很大程度地整合多样化的应急物流保障力量,达到1+1>2的目标。

1.3提高军地协同保障效率

面对突发性事件时,军地双方都在短时间内投入力量开展应急物流行动。而在行动处置过程中,由于人员来源不同、直接指挥机构不同,使得参与人员行动不够统一,处理问题缺乏针对性,容易出现处置盲区。由于物联网技术能实现信息的快速采集及共享,将其运用于应急物流军民协同保障系统中必将提高指挥机构的协同水平,信息化网络服务水平及业务协同水平,极大地提高保障效率。



【作者简介】姜玉宏,女,后勤工程学院军事物流教研室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军事物流、应急物流研究。

需要[2]积分

阅读全文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