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西部开发司巡视员欧晓理
在2015中国物流学术年会的演讲(摘要)
(2015年11月14日 重庆)
(一)一项顶层设计
习总书记提出来“一带一路”的战略后,就被写进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文件,上升为了一项国家战略,并在201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抓紧研究制定推进“一带一路”的战略规划。按照中央的部署,由国家发改委、外交部、商务部等相关部门研究制定顶层设计。今年3月,经国务院授权,发改委、外交部和商务部发布了“一带一路”的愿景行动,其标志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顶层设计顺利完成,推进“一带一路”的工作也从顶层设计转入到务实推进阶段。这个文件是指导今后推进“一带一路”的一份规划性、纲领性的文件,但其只是一个意向性、框架性设计,还有许多具体内容需要与沿线国家集体磋商完善,如合作理念、合作方向等都要在具体推进过得中体现。
(二)一系列的国际共识
“一带一路”提出来之后,国际有不同的声音。第一种是有些国家表现出了强烈参与的意愿,非常积极地与我们交谈,要加入其中。第二种是对“一带一路”抱有很高的期望,希望中国牵头,能分享其中的红利。第三种是对“一带一路”心存疑虑,不明白中国的意图,非常希望了解中国推进“一带一路”的时间表与路线图。今年“一带一路”的愿意行动正式对外公布,其强调合作发展,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理念。同时我们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特别强调“一带一路”的战略要与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发展规划对接。比如我们研究了俄罗斯的“欧亚联盟”,蒙古的“草原之路战略”,印尼的“海洋强国战略”,印度的“季风之路战略”,英国的“北方增长计划”,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发展考虑。由于中国在实践中强调与沿线国家战略的对接,使越来越多的沿线国家对“一带一路”的认同度上升,
(三)一系列的合作协议
在近两年,借助于高层互访推动,中国与沿线一些国家已经签署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的协议和备忘录。比如我们跟俄罗斯签署了“一带一路”与“欧亚联盟”对接的协议,与蒙古、匈牙利等等一些国家签署了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的备忘录。在这个过程中,国务院的一些部门也跟沿线国家的相关部门签署了一些“一带一路”的协议。中国在与这些国家签署协议或者备忘录的过程中,也是进行磋商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跟中国签署类似的协议。这些协议的签署为“一带一路”的务实推进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
(四)一批重大项目
在“一带一路”的愿景行动中,规划了五大战略方向。在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有三大方向。一个方向是波罗的海方向,其有两条线路。一是从中国的东北地区经过俄罗斯到欧洲到波罗的海,还有一条是从西北地区通过新疆进入中亚,到俄罗斯,然后到波罗的海。第二个方向是波斯湾方向,从中国的西北地区经过中亚、西亚到达波斯湾、地中海。第三个方向是印度洋方向,其也有两条线路,一是从中国的西北地区通过新疆、南疆地区、喀什、中巴经济走廊到印度洋;二是从中国的云南经缅甸到达印度洋。海上有两大战略方向,一个是印度洋方向,另一个方向是南太平洋方向。同时我们也提出对北极方向给予适当的关注,从目前的进展情况来看,这个方向的开发可能会往前提前。因为北极方向有两个航道,一个是东北航道,挨着俄罗斯走;另一个是西北航道,从白令海峡走。中国沿海城市通过东北航道到欧洲,距离将大大缩短。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这个航线能够通航的时间越来越长,如果全球气候持续变暖,这个航线的价值就越来越大。所以俄罗斯一直想开发,但是没有能力,希望中国介入进去。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个航线的开发介入到北极事务。不考虑北极方向,五大战略方向的每个方向都有一些项目正在建设或者开工,如中国和中亚的管线的天然气工程,俄罗斯莫斯科到喀山的高铁,雅万高铁,中老铁路,中泰铁路,这些项目都在非常顺利的向前推进。中老铁路、中泰铁路修好以后,泛亚铁路从中线就可以向外延伸,其战略意义非常大。还有很多的工业园区进展都非常好,这些工程的建设,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因为这些事情给沿线国家带来了好处和利益,人家才愿意和中国合作。
(五)一套支撑保障体系
“一带一路”的建设非常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中央专门成立了推进“一带一路”领导小组,在国家发改委设立了一个办公室,负责日常的工作。这个“一带一路”的领导小组就是负责重大的战略、重大项目的决策。各个地方也都建立了相应的织领导机制,并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自己的实施意见。11月13日,最后两个省的实施意见也已经上报,意味着31个省区市都已经完成了他们自己的实施方案,完成了与国家总体方案的衔接对接工作。中国34个省市中,香港、澳门和台湾还未提出具体实施方案,但积极性都非常高。我为此去了香港两次,与香港各个方向商量,香港还想做超级联系人,但有些困难。台湾积极性也很高,只是担心自己的产业空心化,想借助中国的“一带一路”发展自己。
国务院各个部门都在按照自己的工作职责制定贯彻落实意见,有的已经出台了一些意见,比如说大家知道的海关、税务、标准委等都已经拿出了一些具体落实意见。另外我们的金融机构,也在海外布局各个方面、提升授信额度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中国政府还专门成立了丝路基金,专门为“一带一路”服务。
(一)着力推进六大国际经济合作走廊和若干海上战略支点的建设
依托国际大通道和大通道上重要的城市为支撑,以一些经济开发区域或者资源密集区域为合作平台,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六大国际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第二亚欧大陆桥、中西亚经济走廊、中南半岛经济走廊、中巴经济走廊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支撑。六大走廊就像中国扇子的骨架,支撑起“一带一路”。因为每个经济走廊涉及到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的发展情况不同,对中国的重要性和“一带一路”的认知也不一样,所以我们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分别推进。比如新亚欧大陆桥,我们可能要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前提,通过打造若干个国际合作的工业园区进行产业合作,形成丝绸之路活跃的经济走廊。中蒙俄经济走廊肯定要与俄罗斯、蒙古国的关系处理好。海上要依托一些重要的港口,通过租赁、承包等各种途径,得到港口的经营权,建设若干个海上重要的战略支点,形成海上丝绸之路支撑。中国正在推进这些工作的进展,但是碰到了一些不讲道德国家的阻拦。
“一带一路”的建设是一个长期工程,六大经济走廊的构建和海上战略支点的构建会贯穿“一带一路”的整个建设过程,也意味着我们“一带一路”的初步的轮廓就呈现出来了。
(二)扎实推进重点领域的务实合作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包括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加深经贸的合作,加深产业投资的合作,加深资源开发的合作,加深金融的合作,生态环境保护的合作和海上保护的合作等。有很多方面都要推进,但必须得有一个重点。今年习总书记在见柬埔寨和伊朗元首时,提出要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产业合作为抓手,来全面推进各个方面的工作。经济往来和人文交流的前提是方便,因而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4年10月,我到国外参加一个国际高峰论坛,演讲的就是互联互通,当时我用我的亲身经历作为我的开场白。我说从法律意义上来讲,我是第一次到土耳其,但实际上是第二次。去年1月,当时去中亚,我花了16个小时才到。这说明我们之间互联互通的状况是非常不尽如人意的,跟我们大的合作,大的开发是不相适应的。整个欧亚大陆因为中亚这块腹地的塌陷而无法互联互通。造成这种现象有一定的历史原因,这些国家过去都是前苏联的加盟共和国,这些国家去莫斯科还是比较方便的,但是他们之间的交通不是很便利。就像我国改革开放前,西安到北京可以飞过来,但是到其他地方可能不行。中国想修一条“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我们很高兴吉尔吉斯能与我国的铁路相联,但吉尔吉斯不愿与乌兹别克斯坦联,这对我们来说就没有一点意义了。而乌兹别克斯坦是中亚里面的坏小子,唯一一个敢和俄罗斯说“不”的国家,同时与中亚其他国家也有矛盾。俄罗斯也有自己的想法,更希望修建一条南北方向的通道,而我们是东西向的。所以互联互通非常重要,我们需要处理好、规划好周边国家的互联互通。互联互通不仅仅是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其他的基础配套都应该互联互通。
关于国际产业合作,中国已经到了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阶段了。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第一次超过了1000亿美元,达到了1231亿美元,而去年引进外资1280多亿美元,而今年很有可能对外投资要超过引起外资。当一个国家人均GDP达到6000每美元以上时,对外投资就会有一个爆炸性的增长,我国目前的资本积累已经到达了这样的阶段。另外,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发展,积累了大量的生产能力,如钢铁、有色金属等,这些对于我国属于过剩的产能,对于“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则属于宝贵资源。今年4月,李克强总理出访哈萨克斯坦,谈的都是钢铁、水泥和平板玻璃等项目。
(三)打造一支核心团队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完全不一样,政治制度、国情民情,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对中国的态度都不一样的。我们需要根据这些国家对“一带一路”的认知的情况、对中国的友好的态度、对中国的长期发展的重要性来打造“一带一路”的核心团队。通过政策沟通和项目引领,使他们首先成为受益者,最后转化为坚定的支持者。通过组织这样的核心团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人参与。同时向国际社会发出声音,我们不接受坐地起价,乱提要求的国家。
(四)打造一批示范性工程
通过示范性工程引领大家,号召大家参与“一带一路”的建设。按照有共识、看得见、能见效的原则,每年都梳理一些项目,然后加速推进。
(五)发挥好各个地方的积极性
“一带一路”是中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对外开放和对经济合作的总纲领,也是中国推动国际政治、经济治理体系,国际秩序变革的一次主动作为。“一带一路”是整个国家的事情,各省应根据自己的优势,按照中央的意图进行切入,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与国家总体实施意见衔接,这将是今年我国的主要工作。
中国美术、中国画有两种画法,一种叫写意,一种叫工笔。我们现在对于“一带一路”的设计,实际上就像中国政府画的一幅大写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沿线国家跟我们一起的努力,我相信中国政府画的这幅大写意,在某个时间一定会演变成为一幅灿烂辉煌的工笔画。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国物流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