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红勇1,但斌2
(1.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重庆401120; 2.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重庆400030 )
摘要:针对不可控的天气与可控的农资投入水平均会影响农产品产出的问题,建立了由一个公司和一个农户组成的两级农产品供应链随机利润模型,比较分析了集中决策下供应链系统与分散决策下农户的最优农资投入决策,提出了天气影响产出下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补偿协调策略,在农户决策农资投入水平而公司决策收购价格的情形下,依据整个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天气情况和农资投入水平来设计风险补偿契约。研究表明:在所设计与天气指数和农资投入水平相关的风险补偿协调契约下不利天气的影响不会改变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状态,并能有效地激励农户通过提高农资投入来保障农产品的稳定供应,进而增强了农产品供应链的稳健性。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所设计的风险补偿协调契约的有效性。
关键词:农产品供应链;风险补偿;天气;供应链协调;产出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农业是对天气变化最为敏感的行业之一[1]。近年来,不利天气对我国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如2010年,棉花在播种期遭受低温、在吐絮期遭遇连续强降雨等不利天气,使全国多地棉花产量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另外,2011年北方九省市所遭遇的几十年一遇冬旱降低了我国小麦、玉米的预期产量。这些低温、干旱等不利天气造成农产品不同程度的减产,由此引发的“粮价危机”已引起国家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对此,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着力加快农田水利建设,以应对干旱、洪涝等不利天气[2];但从微观视角的关注还不够,不利天气使订单农业模式下的公司与农户将面临着如何使不确定的供给与需求相匹配以及如何提高各自利润的难题。因此,在考虑天气影响产出下研究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契约设计,将对我国农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关于不利天气对农产品生产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从农户的视角进行研究[3-5]。如Darby-Dowman等(2000)针对不可控天气影响蔬菜产出的问题,通过构建两阶段随机规划模型研究最优的生产计划问题[3];Mkhabela等(2010)通过对加拿大2003-2006年干旱指数的数据分析指出,土壤水分的损失与水平衡是影响春季小麦产量的最重要因素[4];Dalla等(2011)对意大利托斯卡纳区气象站1997-2009年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温度与冰雹是影响硬质小麦蛋白质含量的最重要因素且蛋白质含量与温度正相关与累积冰雹量负相关[5]。更多相关的研究可参阅综述性文献[1,6]。以上文献主要从农户的角度指出了不利天气影响下农户决策中应关注的一些问题,提供了一些可供参考的实际运作经验和建议。然而,不利天气不仅影响农产品的产出而且使得农产品供应链的管理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与挑战,这将使公司和农户面临着不确定的供给与市场需求相匹配以及改善各自利润的难题,即不利天气影响下“公司+农户”模式中的供应链协调契约设计问题。当前针对农产品供应链协调契约研究的焦点问题主要有“农超对接”模式中的合作问题[7]、农产品运输过程中的流通损耗问题[8]、农产品新鲜度的衰减问题[9,10]、“公司+农户”型订单农业的稳定性[11]等。值得注意的是,针对不利天气影响下的农产品供应链协调的研究却不多见。在这方面,Zhao和Wu(2011)针对农产品受季节性的影响,运用收益共享研究了产出与需求扰动均服从均匀分布的情形下的农产品供应链协调问题[12];Chen和Yano(2010)在天气影响产品(包括农产品)市场需求下,通过设计补偿契约机制研究天气风险管理和供应链的协调问题[3]。文献[12]虽然涉及到季节性对农产品生产的影响,但所设计的契约不能体现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受天气影响的特点并且仅考虑了产出服从均匀分布这一特殊情形;而[13]研究的是不利天气对市场需求的影响,未考虑农产品在生产环节受不利天气影响这一区别于工业品供应链的显著特性。因此,需设计一种新的与天气指数相关的协调契约以实现不利天气影响下农产品供应链的协调。
鉴于此,本文在“公司+农户”型订单农业模式下同时考虑不利天气与农资投入水平对农产品产出的影响,结合农产品生产环节受不利天气影响的特点,拟设计一种与天气指数相关的风险补偿协调契约以分担农户在生产中遭遇的天气风险,并对实现农产品供应链完美协调时参数所满足的条件进行分析,这为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有效运作提供有益的管理启示。
[1] 本文中所研究的不利天气指的是非灾难性不利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