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业发展战略
专题分论坛(上)
发起单位:中国物流学会、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
第十四次物流学术年会物流业发展战略专题分论坛于2015年11月15日在军事后勤学院顺利召开。论坛由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主任、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荆林波担任主持人,民建中央参政议政部副部长刘国海等8名专家与企业代表分别做了专题演讲。
十八大以来,中央部署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明确提出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区域性经济发展战略。三大国家战略的共同特点是跨越行政区划、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一国内大市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我国经济发展空间格局的战略性调整,对物流体系的建设提出了跨区域服务一体化的新要求。根据跨区域服务一体化的新要求,物流业专家学者与企业对目标实现的路径与方法进行了探索,形成了许多值得借鉴的观点与方法。
演讲1:基于京津冀一体化战略,发展绿色生态临空经济 民建中央参政议政部副部长 刘国海
刘国海副部长对临空经济的定义做了解释,通过对数据的收集分析证明了临空经济对就业、GDP等的增长具有良好的正面影响。同时指出了我国目前临空经济存在的问题:
(1)临空经济区缺乏合理布局,定位模糊
(2)区内产业临空指向性不强、定位趋同
(3)科研机构相对不足,对于临空经济区环境建设考虑甚少
(4)缺乏合理的交通规划和必要的生活设施现代服务机构短缺
(5)最关键的是缺乏核心机构的相互协调机制,存在安全隐患
通过对国外临空经济产业发展业态的分析,指出了临空经济区覆盖的地理范围。
为了促进临空经济区的良好发展,建议政府给予临空经济以下优惠政策:
(1)保税政策
完善海关监管、国检、税收和结售汇的保税政策。
(2)产业扶持政策
制定有针对性的产业扶持政策,通过税收、财政等方面给与企业大力支持,引进和孵化高精尖产业
(3)融资支持
通过空港新区直接投资或扶持企业、空港新区与商业银行合作、空港新区搭建投融资平台等不同渠道,拓宽区内企业融资渠道。
(4)人才政策
临空经济区可以通过安家、创业、税收以及补贴等政策,帮助区内企业吸引人才。
(5)行政服务效率
通过精简流程等配套手段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交推动“一站式服务”的行政服务大厅,支持企业发展。
最后刘国海部长探讨了北京第二机场临空经济的发展模式,描绘了理想状态上北京第二机场临空经济区的规划蓝图。
演讲2:以全功能铁路口岸建设,带动京津冀核心功能区实现跨越发展 河北省廊坊市政策研究室综合室主任 刘二宅
刘二宅主任以全功能铁路口岸建设如何带动京津冀发展作了探讨。首先,刘二宅主任比较了重庆、郑州和义乌铁路口岸的发展经验。
(一)重庆经验:无中生有,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优势
重庆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为基地,积极打造国家级铁路口岸,将内陆口岸功能与亚欧铁路运输体系相结合,实施大开放、大创新战略,统筹整合运用国际国内市场、政策、产业等广阔资源,打造区域经济发展新优势,建成西南开放新高地和“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战略要冲。
(二)郑州经验:靠国际班列融入“一带一路”全球价值链
以满足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国内周边地区在与欧洲开展国际贸易中对铁路运输通道的巨大而强烈需求为切入点,开通“郑新欧”国际班列,吸引日、韩、东南亚及国内20多个省市的货物到郑州发运,逐渐使郑州成为中原地区国际商贸流通大基地,使得郑州得以接引“一带一路”,融入全球价值链,成为拉动区域经济新的增长极。
(三)义乌经验:小商品连接国际大市场,大需求驱动新跨越
紧紧围绕产业集聚和转型升级,靠“义新欧”铁路国际班列贯通国际商贸大通道,将小商品与中亚、欧洲等广阔的国际市场相连,靠需求拉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跨越发展,开启中欧贸易运输史新篇章。
刘二宅主任指出全功能铁路口岸的建设,可以大幅提升廊坊外向型经济承载功能,提高廊坊对京津产业的承载力,有效解决因区域间城市外向型经济功能差距造成的协同滞后问题,增强廊坊对京津核心优势资源的吸引力和对国际经贸及物流大型企业集团的吸附力。同时,借鉴重庆经验,将口岸功能与强大的铁路运输体系相连接,与现代物流、仓储、金融、电子商务等互联网技术应用相结合,畅通对外开放的国际经贸大通道,接引“一带一路”网络大资源,靠国内外广阔的市场空间与完善的外向型经济服务功能,将京津冀乃至环渤海强大的经济腹地转换成助推廊坊实现对外大开放、大繁荣、大发展的强大势能,真正发挥廊坊独特的交通、区位、成本、空间优势,将廊坊打造成京津冀对外开放的新高地、协同发展的先行区,京津冀与“一带一路”两大国家战略的经贸交汇枢纽,率先担负起全国现代商贸物流大基地的建设。
演讲3:跨境电商中的物流协同与创新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物流与运输研究中心主任 张良卫
张良卫主任从现状、问题和解决方案对跨境电商中的物流协同与创新进行了阐述。
一、我国跨境电商的现状与协同创新
张良卫主任分析了我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指出海外仓是跨境电商中协同创新的关键。海外仓即从事跨境电商或从事跨境物流的企业在国外自建或租赁仓库,将国内货物批量发送至海外仓库,实现国外销售、配送的跨国现代仓储系统。其本质是以海外现代仓储为核心形成综合物流配套体系,是一个构建从全球到区域、到区内,进行全球阶递式推进的一体化现代仓储协同创新体系。全球供应链海外仓的优势能够使跨境电商实现本地化,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从而提高出口跨境电商企业在出口目的地市场的竞争力。
二、我国跨境电商的现代仓储问题
(1)跨境电商的物流仓储乱象
物流成本仍然过高,海外仓仍多亏损;退换货程序仍然麻烦;单与货的不一致;配送不及时;物流周期过长。
(2)跨境电商海外仓的主要问题
自营海外仓零散;公共海外仓稀缺;资金不足;仓单不规范;空间布局不合理;仓库规模普遍较小。
造成海外仓发展困难有多个方面的原因:
(1)跨境电商卖家对自营海外仓建设的认知和顾忌
跨境电子商务海外仓主要适合非包裹类的货物,由于这些货物用小包、专线邮递规格上会受到限制,而且使用国际快递费用会比较昂贵,使用海外仓可以突破产品的规格限制和降低物流费用。我国跨境电子商务卖家对海外仓认知较少。而且,对于滞销品,所占用资金的同时还会产生相应的仓储费用。一旦货物进仓,销售不出去,就很难再运回国内。
(2)使用海外仓占用较多周转金形成资金压力和库存问题
由于海外仓的操作是需要卖家事先将货物批量运至海外仓库里,然后等买家下订单、卖家提交订单,再从仓库发货配送,因而会提前产生运输费、仓储费和配送费,对我国资金实力有限的跨境电子商务小卖家产生一定的压力。
(3)电商依赖的“世界工厂”规模优势和价格优势的逐渐丧失
我国目前跨境电子商务还处于做“价差”生意阶段,即中国的东西比别的国家便宜很多。但随着中国劳动成本上升,“世界工厂”规模优势不再,跨境电商的利润下降。这就对海外仓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能仅仅提供仓储服务,还需要提供物流和税务服务。跨境电商对海外仓要求的提高,要求创业都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
(4)境外第三方海外仓形成的竞争压力
有价值的海外仓是伴随着一批卖家成长起来的,多数卖家对选择一个新的海外仓非常谨慎,即使另外一家海外仓的收费更便宜。
三、我国全球供应链海外仓的协同创新发展思路
(1)政府:加大政府投入,加强政策协同创新,大力扶植全球供应链海外仓建设
①对投资全球供应链海外仓的企业扩大财政支持力度;
②继续扩大税收优惠政策;
③对众筹我国公共海外仓联盟的电商企业给予财政补助;
④提高自营海外仓的跨境电商企业的出口退税;
⑤对选用我国公共海外仓的电商企业给予税收优惠。
(2)企业:促进企业全球一体化供应链海外仓的协同创新
①通过个性化服务打造我国自己的品牌,创新全球供应链海外仓储现代模式;
②做好海外仓的本土化服务:本土化支付、发货和客服;建设完善的电商信息、电商支付、电商物流、电子贸易四个平台:实现高效协同、快速响应;
③构建跨境电商企业全供应链经营机制:跨境出口+跨境物流+跨境进口;
④以众投形式构建跨境电商企业联盟,形成一体化全球供应链体系。
(3)仓储联盟:建设我国跨境电商的全球一体化供应链协同创新企业联盟
①电商信息协同创新;
②电子贸易协同创新;
③电商支付协同创新;
④现代仓储的协同创新;
⑤全球供应链一体化协同创新。
演讲4:过剩经济时代下的钢铁+互联网变革 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战略部总经理助理 高啸宇
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对钢铁的需求急剧减少,钢铁过剩严重。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战略部高啸宇对目前“钢铁+互联网”的模式做了比较分析,并介绍了中储“钢铁+互联网”的新模式。
一、过剩经济时代下钢铁行业的特点
2008年“4万亿计划”使钢厂举债扩张,形成高负债运营,造成钢铁无法大规模减厂。而房地产、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进入周期性下行调整阶段,虽然西部地区、铁路基建等对钢铁需求仍保持着增长,但钢铁需求整体乏力。因而钢铁行业目前供需严重失衡。同时钢铁行业集中度低,同质化竞争严重。国际矿产公司为了保持垄断地位,防止竞争对手进入,进行扩产打价格战,致使铁矿石价格持续走低加速钢铁价格下跌。
二、钢铁行业的演变及趋势
(1)传统分销渠道逐步瓦解
钢厂直供比率从2008年开始上升,目前维持动态平衡。而分销比率从2009年开始震荡下跌。目前,全国15万钢贸商已有50%退出市场。
(2)新型互联网钢铁企业+传统钢铁互联网化企业
钢铁生产企业、钢铁大型贸易商、资讯类网站和纯三方创投电商都在尝试钢铁行业线下业务线上化。目前线上交易量占市场总量的不到10%,钢铁电商会随着交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将逐步成为市场新的规则制定者,最终形成少数的行业巨头。
三、钢铁行业的机会与挑战
(1)减少产能
根据工信部的消息,到2025年,前10家钢铁集团粗钢产量占全国比例不低于60%,形成3~5家在全球范围内具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型钢铁企业集团。政策将带来钢铁生产源头的重新洗牌,销售能力成了企业存活的关键,更多的传统企业将倒闭,但对于钢铁电商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
(2)内需渠道重建
新型互联网钢铁企业通过构建新的渠道,完成了“逆袭”,其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①引凤筑巢
建设网站平台,功能齐备,但没有销量,相当于小型中间商,此时主要目的是为了吸引投资。
②借鸡生蛋
推出寄售和自营的业务模式。由于寄售模式增加了传统中间商的销售渠道,并且成本更低,因而很多中间商都愿意在线发布货源,此时是为了积累资源。
③借蛋孵鸡
利用资本烧钱冲销售,吸引更多中间商进入,获取需求大数据,筛选热销产品。
④筑巢引凤
利用大数据掌握的需求,与钢厂谈判,包量销售,降低采购成本,扩大自营规模,实现从小到大型中间商的转变,吸引资本继续做大。
四、钢铁行业在新经济时代下的创新尝试
(1)以终端贸易为核心挖掘产业链交易价值
典型企业:找钢网
模式的关键:在于垄断次终端,通过下游拉动产业链,由于钢铁行业的特点,次终端群体是既付现钱又有真实需求的中间商
模式的外部机会:第一,城镇化进程加速,钢铁仓库交通受限,前店后库模式逐步转向店库分离,交易与交割逐渐分离,为单据的线上流转以及互联网技术在钢铁领域的应用提供诱因。第二,买方市场的逐渐形成,中间商的不断瓦解,客观上对钢铁行业渠道扁平化提出了需求,找钢网的模式顺应这个发展趋势。
模式的挑战:买方市场的形成需要时间,找钢网需要不断的引入资本烧钱扩大规模,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能否走到最后值得期待。
(2)以创建O2O的融资平台为核心挖掘产业链的金融价值
典型企业:钢银
模式的关键:在于通过物联网云仓储技术监控仓库,确保线下安全,最终形成在线低成本融资。
模式的外部机会:银监会数据显示,仅动产质押违规操作高发的钢贸行业表内外不良率已达5.69%。传统的钢铁融资模式(如质押融资)几乎全线崩塌,虽然估计只有不到40%的钢贸商能存活下来,然而这些钢贸商的融资需求仍是刚性的。根据感知科技的预测目前动产融资市场的潜力大概在16万亿,未来还会有19万亿的拓展空间。
模式的挑战:第一,钢铁价格持续单边下跌,囤货融资的模式是否可以持续有待商榷。第二,电商物联网融资属于发展初级阶段,货量还不稳定,前期的空仓损失如何有效规避值得研究。第三,物联网技术想要完全取代人工目前不太现实,如何通过人机结合进行过渡值得进一步的讨论。
(3)通过运力整合平台增加粘性,反过来支持销售平台的发展
典型企业:胖猫物流
模式的关键:通过自营货源吸引车源,建立运力池,再通过运力池拉入货源反过来支持平台发展。在车货交易的过程中提供融资服务。
模式的外部机会:第一,钢铁行业的整体利润率下降,客观上要求多利润环节的挖掘。第二,钢铁价格的单向降低还原了钢铁交易的本质。使得囤货行为减少,加快货物的库内周转速度,促使钢铁物流运作模式从大批量、长周期、集中化向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分散化发展;物流加工从简单的初加工到个性化深加工发展。这些都为钢铁运力平台的出现提供了土壤。
模式的挑战:如何保持平台的高效低成本,同时又能保持货物的安全性、匹配的时效性、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运力平台的主要挑战。
(4):打造钢铁生态体系行业战略
典型企业:欧冶云商
模式的关键:先通过整合宝钢内资源,形成电商交易、物流、金融、加工、信息技术一站式服务能力,再通过资本运作将平台向全社会开放,实现钢铁行业一体化服务,打造钢铁生态体系。
模式的外部机会:钢铁行业如今的问题不是单一的问题,所以行业需要系统的、颠覆性的解决方案,欧冶云商提出的打造生态系统正式这顺应了这一趋势。
模式的挑战:第一欧冶云商如何去宝钢化(宝钢股份和宝钢集团分别持股51%和49%),如何成为第三方平台这是欧冶将要面临的最直接的挑战。第二,生态系统的打造是一个破冰再造冰的过程,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如何改变传统习惯,如何实现共享共荣,同时又保持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营体系,这将是一条漫长而荆棘道路。
(5)供应链一体化模式
典型企业:中储
模式的外部机会:第一,传统流通渠道的瓦解,造成钢铁贸易商存货量大幅下降,造成钢厂货物积压,钢厂议价能力下降,库存前移需求强烈,“供应链一体化”业务模式提供了可能。
模式的关键:该业务利用中储品牌优势,通过碎片化订单集成及前置化存储,减少交易层级,在降低下游客户交易成本的基础上,实现客户订单的快速响应。同时为上游钢厂提供“次终端”客户的销售执行服务,帮助钢厂消化库存,缓解钢厂资金紧张问题。
演讲5:中欧班列合作共赢,共创中国竞争力 甘肃国际陆港集团副总裁 杨宇
杨宇副总裁针对中欧班列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在增强中欧班列竞争力的一些探索。
一、武威保税物流中心简介
武威保税物流中心成立于2013年,按照 “一关两园”的战略构想,结合国际通行的口岸与内地联动模式,投资建设武威保税物流中心,并以保税物流为纽带,实现亚欧大陆桥关键节点城市“武威”和“霍尔果斯口岸”之间的有机互动,通过 “无水港”的建设,减少口岸发展压力,增加口岸可持续性发展动力,增强西部投资吸引力。
武威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核心枢纽,“通一线于广漠、控五郡之咽喉”就是对其的形象描写。而武威保税物流中心位于武威市黄羊镇工业园满家滩园区,交通优势明显。
武威保税物流中心是国内第一家民营企业申建、运营的海关特殊监管区。一期工程占地面积734亩,建筑面积5.58万m²,其中保税普通仓库、冷库5.17万m²、堆场面积10.2万m²。国内第一家民营企业申建、运营的海关特殊监管区。
武威保税物流中心是中欧班列“天马号”的起点。“天马号”2014年12月12日首发至今,已发33列,出口货物总值1.15亿美金,并实现了网上订单、查询和支付。
二、中欧班列存在的问题
(1)国家层面
对内:国家缺乏对中欧通道和节点的统一规划,地方行动先于中央规划。
对外:国家在境外通道谈判上没有明确的措施和支持办法,使得企业在境外段谈判能力较弱,网络服务能力不强。
(2)地方政府层面
各地方政府“行政割据”,以增加进出口产值为主要目的,造成各班列恶性竞争,效率低下,成本升高。
(3)铁路系统方面
铁路没有统一、明确的对中欧通道的运力保证和运价支持政策。各班列公司的相关运费优惠要求往往得不到有效解决。
三、增强中欧班列竞争力的探索
(1)中欧班列联盟,代码共享,共同议价
(2)共享编组站,形成集中中转地,组编同一目的地专列(武威、霍尔果斯、阿拉山口)
(3)加强国外铁路、港口合作,集装箱环流
(4)建立公用的海外仓储物流基地,加快中转速度,解决货物安全
(5)互为物流基地,优势互补,降低成本“
由国家统筹规划中欧班列开行,有效整合资源,发挥各自优势,提高运作效率,降低运输成本,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目标,同时促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顺利实施,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演讲6:创建海上移动浮港,重回国际贸易顶层 陕西省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国际陆港工作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席平
席平副主任对宋元时代物流人与现代物流人从事的业务进行了对比,说明宋元时代物流人通过“贸易+物流+结算”,主导国际贸易发展,获取了超额利润。而现代物流人主要经营运输、存储,位于国际贸易底层,获得利润较低。
借鉴宋元物流人的发展经验,席平提出可利用排水量约为30万吨的宽体船舶,使其成为可供1万人在上长期、舒适的生活、生产,集综合港口、广交会、义乌商城、国际城镇、中国文化中心汇集为一体的“中国城级”移动浮港,行驶在世界各国港口,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开启新的世界贸易模式。
演讲7:新常态下区域物流战略深度思考 江苏大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 刘克俭
刘克俭总经理对目前物流行业小散乱差的行业结构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目前我国物流业存在着行业各自为战、企业没有战略、无大局观和包容心、企业不研究、不探索、不创新等不良现象。
刘克俭总经理提出应从物流行业角度,从国家战略角度,从市场规律角度,总之,从中国物流战略角度、深度思考,寻找社会物流体系的关键节点(陆路运输和仓储)切入,利用新的符合中国市场特点的商业模式,规划好物流行业三大战略结构:企业文化结构;主体产品系统平台结构;市场功能生态结构。尝试资本、信息、供应链三大工具的融合应用效果。发挥试点地区优势:做精、做细、做标准,然后推而广之。
(1)三大战略结构的思考和探索
①企业使命感的确立(企业文化)
使命感和责任感是企业文化的精髓,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如果没有一个融合社会使命感的战略,那必将是短命的。
②系统运营平台的思考和探索
主体产品:是物流服务的对象;系统:是服务功能融合的规模;平台:是整合服务功能融合效果。其目的是打造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核心竞争力。
③系统运营平台生态圈的思考和探索
1.打造物流系统生态圈的关键是:区域市场需求价值分析和提炼。有无需求,需求规模多大。(充分体现区域企业、行业、社会的整合需求)
2.打造物流系统生态圈的基础是:服务配套功能的集聚度和功能间的融合度。(工商,税务,金融,治安,医疗,政策,政府服务,仓储,信息,维修,保险,集配,吃、住、行等)
3.打造物流系统生态圈的核心是:行业使命、民族担当以及打造物流系统生态圈意识的高度认同感:行业服务运营标准的高度统一,便于向全域复制,推广。(市场吸附力才能形成)
4.打造物流系统生态圈的价值是:造福社会,可持续发展、可复制模式、可推广运营、可提升等级,完成物流行业转型升级的历史使命。
(2)三大工具
①植入资本运作工具
通过股权、债券、上市三种融资方式,让资本运作平台和物流产业平台有效对接,彼此互动,相互作用。
②打造现代物流综合系统信息平台
1.制定“立体多层网络节点式”框架结构方案。结合数据分层交叉的特点应考虑到数据安全、数据容量、云数据池、以及信息功能需求。
2.分模块、分行业、分阶段、分部门开发(金融、信息、功能、管理等)
③创新完善供应链产业系统平台
1.分析中国物流现状,结合国际国内经济发展走势,通过科学合理的物流节点布局,利用供应链手段优化传统物流环节;
2.整合原有物流园区,利用区域综合功能系统,提供城市公共需求服务。如零单、快递、仓储、干线、配送等;
3.建立健全区域物流专业功能系统,如冷链、甩挂、危险品等;
4.结合物流功能和物流管理,完善中国整体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报批工作。
(3)区域试点
①经过调研、设计、试运行、调整、巩固等几个阶段后向区 域推广,复制最终形成行业规模;
②同时完成各项服务功能标准的研究制定,并上报国家标准委审批,作为行业标准;
③完成商业模式的试运行,总结试点过程,完善细节标准,形成完整商业模式材料;
④规划、设计,制定符合上市公司所需要的一切资料流程进行试点运行;
⑤集中统筹开发战略:合作、协同、整合社会资源(核心团队是自己的)
演讲8:价值链资源协同理论在区域物流体系构建中的应用——以环珠三角为例 广东白云学院管理学院副院长 王术峰
王术峰副院长对价值链资源协同理论中的第五方物流理论、区域物流体系等概念与内容进行了阐述。利用价值链资源协同理论对珠三角区域物流体系构建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建议措施。
(一)基于价值链资源协同的环珠三角区域物流体系构建
运用第五方物流之价值链资源协同理论,实现环珠三角区域物流体系一体化,实现粤港澳港口群协同合作。
(1)建立协调组织机制
①搭建合作协调组织框架
建议建立“环珠三角物流联席会议”制度,以此作为区域物流业合作的最高行政议事机构和决策机构,负责集中协调粤港澳政府间的港口战略总体部署和各项跨区域港口行政事务。组成人员由粤港澳各区域的行政首长组成,联席会议内设常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分别负责日常协调、计划实施、科学论证等功能职责。
②建立和完善粤港澳跨界大型项目协调机制
通过加大粤港澳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整合力度,促进三地人员、货物、信息等要素便捷流动,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机制。
③拓展行业协会的协调功能
行业协会应有效充当起不同港口合作主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促进粤港澳港口政府之间、企业之间的交流沟通。
(2)建立协同市场模式
①建立匹配动力机制
粤港澳目前港口合作呈现着政府与企业双重参与、共同约束的性质,这就决定了港口合作机制的复杂性,使合作具有三个特点:一是从合作的推动力量看,属于政府—企业共同推进型;二是从合作的推进方向看,表现为上—下双向推进型。三是从合作的保障条件看,以各区域政府间、企业间签署的合作契约为指导,在这一既定的制度框架内开展经济活动。
②完善市场机制
完善市场机制,明确合作主体及其各自职能是促进粤港澳港口合作发展重要基础。
③完善利益分配机制
利益分配是粤港澳港口合作中的核心问题,参与合作的政府既要维护本地利益,又要赢得合作利益,各方就需要共同探索机制创新,从而在制度博弈中寻找利益平衡点。
(3)构建环珠三角区域物流体系
广东将加快推进粤港澳合作交通建设项目。将整合珠江口港口资源,明确各港口功能定位,实现珠江口港口群协调发展。香港特区政府正在积极规划推进包括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速铁路和港深机场轨道联络线在内的公路及铁路项目,加强与珠三角的联系。物流节点,构建珠江、西江、东江、北江港口群与空港群两个节点网络,实现基于区域增长极理论的大珠江三角洲港口群协同发展;物流通道,建设快速物流通道,发挥港珠澳大桥作用,构建珠三角1小时经济圈,物通商流。区位优势发挥极致。
(二)环珠三角区域物流体系构建的措施与建议
(1)打造世界级环珠三角经济区域一体化增长极(世界的增长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粤港澳深度融合发展,环珠三角区域将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极。环珠江三角包括“广佛肇+清远、云浮”、“港深莞惠+汕尾、河源”、“澳珠中江+阳江”3个经济圈(16个经济区域)。香港、澳门两个门户城市作为龙头,珠三角九个城市作为龙身,西江经济带、东江经济带作为龙尾,龙头衔接国际市场,龙尾纵深内地经济腹地,辐射扩散到“泛珠三角”区域,“环珠三角巨龙”腾飞于世界经济体。
(2)南沙粤港澳合作自贸区——南沙新区物流发展的新机遇
南沙新区要大力发展航运物流、外贸物流、保税物流等新兴物流业。在产业方面,自贸区将有更开放的环境,打造服务贸易的合作平台。在发展战略方面,广东自贸区为“一带一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寻找战略支撑点,通过自贸区这扇窗口,推动广东和内地的产品、资本和品牌“走出去”,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流动是双向的,实现与港澳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共同发展。
(3)建设环珠三角都市圈一体化
环珠三角都市圈包括“广佛肇”、“港深莞惠”、“澳珠中江”3个都市圈(11个行政城市)。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带动环珠三角都市圈发展;深圳可以衔接香港、引领莞惠,可以发挥区域一体化扩散作用,带动港深莞惠都市圈发展;珠海可以衔接澳门、引领中江,可以发挥区域一体化传导作用,带动澳珠中江都市圈发展。优化环珠三角区域新型城市群体系,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穗港澳”、“深港”、“珠澳”三个区域城市群建设,开展“穗港澳”新型城市群化试点。
(4)区域物流体系一体化(物流中心)
跳出南沙看南沙——南沙物流发展应从更大的空间范围进行定位。南沙拥有天然良港,同时又是珠三角几何中心,这是南沙物流发展独一无二的地理优势。长远看,从物流发展的角度,南沙不仅仅是广州市的南沙,它更是珠三角城市群的南沙、是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的环珠三角地区的南沙;通过与环珠三角区域物流的协作,南沙物流的辐射范围也就有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国物流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