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关于年会
  • 历届年会回顾
  • 最新年会动态
  •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 历届获奖名单
  • 特约评委申报
  • 关于分论坛
  • 分论坛申请
  • 历届分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年会 > 最新年会动态
【物流学术年会展播】卢立新:只有平台化,才有物流共赢生态圈
来源: 时间:2016/12/5 15:32:39 作者:
  

安徽共生物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CEO

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  卢立新

在中国物流学术年会的主题演讲(摘要)

(2016年11月26日安徽芜湖)



一、物流共赢生态圈正确的生长姿势

生态圈不只是两个玩家,一定是多个玩家的。物流生态圈的主要玩家是物流实体运作方,包括司机、仓管人员等。这些人的特点是灵活自主、责任明确、小而美。平台作为物流组织方,需要做好以下三点:

1.不同物流活动的规划、计划与衔接

2.零散物流业务的集成整合,平衡和衔接供需

3.其他增值服务

除了物流实体运作方,物流生态圈还涉及买家、卖家、提供设施设备租赁、人力资源服务等的辅助方和提供资金、耗材、设施设备的关联方。


而构建物流生态圈,需要做到“三去”、“三共”、“三个基础”。

二、物流共赢生态圈是物流平台的高级形式

物流共赢生态圈是物流平台的高级形式。物流平台的发展阶段如下所示。


物流交易平台只是提供一个供需双方交易的平台,而物流产业互联网不仅需要改变人找物流信息、物流信息找人的状况,还需要减少中间环节,优化组织流程。物流交易平台只能降低交易成本和管理成本,而物流生态圈需要降低交易成本,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共生物流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模式创新,我们是要打造平台+中小微物流经营者的第五方物流平台,以共享改变物流行业散乱差。

三、平台化,才能“三去”

物流平台只有实现“去中心化”、“去暗箱”、“去寄生虫”,才能实现物流共赢生态圈。第一去中心化非常重要,而物流企业很难做平台,因为物流公司不会改变用户自主性,仍然是中心化。只有没有中心化才能广泛连接,只有广泛连接才实现海量资源联盟。如果建立平台,这里面有主次、大小、强弱,难以形成生态圈。

第二个去暗箱。物流有很多暗箱的操作,平台通过实现物流上下游的信息透明,实现共赢。同时平台具有中立性,不与用户竞争。

第三个去寄生虫,共赢生态圈必须把只收钱不干活的清理出去,首先要实现扁平化,其次实现广泛的快速连接。

四、平台化,才能更好实现共享共赢共生

共享经济为物流业带来非常重要的机会。对于以下数字,不同人有不同看法,但我认为这些数字是真实可靠的。一是货车的空载率达到40%;第二是卡车每天的有行驶距离是200KM,而美国是800KM;第三个是到2025年会有50%的白领在家工作,在家里为世界各地的公司提供服务。而物流平台就是通过共享提高经济效率。

物流平台还提供更好的共享的机会。物流平台的共享基础,交易去中心化,连接网络化,价值动态化,信息实时化的特性。要做平台一定要实现平台化才能更好的配置资源。物流平台共享包括物流信息共享,设备设施共享,人力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很难及时准确的取得信息共享,我觉得物流信息共享可能关键在于物流设施设备的共享和人力资源的共享。

我认为通过平台更好的连接,更好的协同,共享、更多的增值,能够把我们的利润做大。通过这些方式来降低交易成本,降低管理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提高资源效率,我认为这个还是有30%的空间。有了新的奶酪之后,按照价值的分类就实现了共赢。物流企业如果只是有竞争有时还不够,还要拥有生态优势,上下游有更好的协同优势。

五、“共生”如何走向共生

共生有两个产品,一个是共好运,一个是共发展。在企业服务上,以共云为基础,提供共发财、共融、共采、共创、众服、共车、共担等多种服务,不断丰富产品,满足不同阶段不同用户的需求,真正形成闭环数据。交易平台与云企业服务相互支撑,有了交易才有真实的数据,有了真实的数据采才能够产生更多的服务,有了更多的服务才能提高生态圈玩家的参与度。同时,我们坚持短期价值与长期价值的结合,壮大物流生态圈。




产品“共同”,就是共享协同,网络化的共享协同运输联盟。我们把长三角十个城市能够连接起来,把我们的用户分布到这个城市,我们希望建立共享的平台跟用户连成网,以网络化多用户平衡供需,减少返空,减少等待。


我们发布了产品“络捷斯”,希望用共享解决人力资源难题,因为未来面临更高成本以及紧缺,互联网产业的分工变化,公司变小,自由职业者增加。我们希望寻找新的奶酪让用户共享,实现共赢。

六、平台化,奠定物流共赢生态圈的三个基础

奠定物流共赢生态圈的三个基础,公平的环境,物流行业如果不能解决制度公平,共赢生态圈也是很难赢的。另外一个基础是信任,包括中立裁判,信息透明,数据安全,评价机制,自主经营,区块链。把政府的信息整合进来才能形成完整的信息的链条,为整个社会整个行业交易建立起一个比较可靠的信用机制。第三个是数据,包括结构化数据、真实交易数据、多维数据、低成本采集。数据产生价值,但数据必须真实,如果是虚假数据,再好的技术也没有意义。除了公平的环境,信任与数据,我认为除了物流行业,还需要社会和政府大力的支持。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国物流学会。)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