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物资学院物流产业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王成林
在中国物流学术年会的主题演讲(摘要)
(2016年11月26日安徽芜湖)
一、物流技术发展背景分析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需要一个完善的生态体系与之匹配,物流技术需要什么样的生态圈?第一个就是政府重视。日本、美国等都出台了具体的支持政策,2013年日本就出台了新综合物流施策大纲。我国政府结合需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物流技术应用。《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鼓励利用国外的资金、设备和技术”;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线上线下互动加快商贸流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意见》:鼓励技术应用创新。加快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北斗导航、地理位置服务、生物识别等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等商务环节的应用推广。到2016年,《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有八处提到了技术,明确提出聚焦影响物流业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和瓶颈制约,以推广应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为支撑,加快补齐软硬件短板,大力发展新模式新业态,优化物流资源配置,促进物流业跨界融合,建立标准化、信息化、网络化、集约化、智慧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降低物流成本。个人感觉,相关政策有了明显的变化。一是从国外引入到鼓励自主研发;二是从宏观描述到聚焦关键领域;三是从单纯技术创新研发到与应用模式互动。在这一背景之下,物流技术快速发展,在每一个十年我们都有关键领域的技术突破,现代物流技术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技术更新速度加快,说明国内的物流技术生态圈建设,政府起到很大的作用。
除此之外其他的支撑要素包括巨大的物流产业需求、所服务产业的提升需要、物流技术所需要的基础支撑条件不断改善、相关物流技术人才规模增加以及产业发展竞争环境变化等。
今年1-10月,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87.2万亿元,产生了巨大的物流需求,以此为基础形成了巨大的物流技术装备市场,目前以物流工程技术为主的上市公司有19家,其中最大的公司营业额已经超过60亿。可以这样说,物流工程技术产业已经初步形成。同时中国的整个物流技术需求的结构在不断变化,以前是梯形结构,中低端的需求多,但是现在已经转变为三角形结构,开始出现高端需求,个人认为未来十年左右会形成椭圆形需求结构,高端产业需求增加,这与目前国家提倡的产业转型升级是相符合的。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相配合,未来人类资源的需求也会转变,形成与之匹配的系统资源。
随着物流服务水平上升,基于物流服务的新业态不断出现,将会重塑服务业。现在很多人都谈“互联网+”,一个重要的前提是网费下降。最近有一个热议,方便面不好销了,这跟物流相关吗?据统计与送餐服务相关,通过城市配送技术应用,物流配送难度和成本不断降低。未来物流服务能力增强后,被服务对象不断演变,就有可能实现“物流+”,重塑目前的服务业业态。
物流技术领域发展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其集成性特征明显,在基础技术不断突破创新背景下,物流领域的技术创新也在不断增强。从1985年到2016年所有的冷链技术专利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技术相关性十分明显。以物流领域的冷链技术专利为例,影响要素第一个是保温材料专利技术,第二个是传感器专利技术,第三个是制冷系统专利技术。在现有的冷链技术专利中,排名第一的主要是容器类的,主要应用于城市配送。而这些冷链用容器,核心技术是新材料和信息采集监测技术,然后把新材料、新能源以及信息技术进行集成。在基础技术领域的技术发展后的3-5年内,一般会出现集成领域的技术创新突破,然后是从技术创新到模式创新的过渡,整个技术应用周期大概需要10-30年。可见,如果基础支撑技术不断创新发展,将为物流产业的技术提供很强的支撑。大家可以看到新《食品安全法》规定,储存、运输、装卸食品的容器,工具和设备应当符合保障食品安全所需的温度湿度等特殊要求,这就需要大量的基础技术进行集成,目前很多企业都在此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物流产业技术研发主体不断强化,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企业、海外机构等,更多地研究型人员进入到这个领域,为物流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撑,形成了富有成效的研究成果。中国期刊网以物流技术为关键词进行索引来,论文数量稳中有升,且有一定的波动。在目前的论文中,从分布上看,管理技术非常多,而真正的工程技术类论文还需要继续提升。同时,我们发现很多工程技术类论文以知识普及为主,对企业的技术进步支撑需要提升。
同时需要关注的是物流领域的一些成熟技术研发主体已经变为企业。在叉车等技术领域,企业申请了大量的专利,而且转化率非常高,技术研发的主体已经出现了重心转移,也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从目前整个物流系统控制力要素角度分析,出现了多种类型的控制力形式,资源配置关系不断变化。例如依靠行政约束力的企业,还有物流工具的拥有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要素的价值都在不断变化。还有很多企业,由于拥有货源,可以很好的控制供应链。目前很多公司都实现了技术创新,例如基于大数据服务的技术类企业不断出现,形成新的物流控制能力,为了实现自身核心能力的提升,混合型控制手段趋势加大。
二、物流技术发展特征分析
物流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一般是从单点的核心技术展开,具备较强的带动作用,以此为基础将形成较强的产业技术链条,形成新业态,为用户创造新的价值,进而演化不断形成新的技术产品发展周期。以农产品追溯的猪肉为例,在养殖阶段,挂耳标可以实现,但在流通领域,确存在多种形式的商品状态改变,可以结合现代加工技术,采用激光刻蚀等技术完成产品的标识,实现一猪一码、物码合一、同生共灭和终端自毁的技术要求。以此技术为基础,衍生出来智能电子秤、手持终端、移动支付、还有物流配送以及轨迹记录等技术产品,将这些集成起来就是符合猪肉流通的物联网系统。
目前,以智慧物流技术为代表的技术正处于高度发展阶段,虽然智慧物流还难以有准确的定义,但是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包括大数据、传感技术、集成技术等都在不断地推动智慧物流技术的发展,构成了智慧仓储、智慧运输、智慧配送、智慧决策的技术基础,并进一步形成了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
我国发展智慧物流技术要符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以目前中国的电子商务物流为例,平台型企业很好地整合了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等,有的已经达到一千万个店铺,五亿以上的用户,同时又与上千万个生产制造企业相结合。整个供应链的组织非常复杂,碎片化需求需要规模化整合,从目前的情况看,一些关键节点已经开始实现了自动化改造,但是大量的基础物流节点技术应用仍然滞后。我们迫切希望有相关的技术融入进来,适合中国的实际需要。
目前国家相关部委的未来规划中提出,科技创新要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我们希望研究务联网环境下融合生产、流通、消费等多社会资源系统的物流生态技术和模式,实现社会巨系统下各要素的高效组合。研发多维度、多场景融合的服务描述、情景感知、适配定制的方法、技术和标准。研究基于神经计算、深度学习、语义计算的多学科跨界服务协同及共享技术。集成基于多重语义分析和叠加验证的跨平台服务信用管理机制与方法研究成果,完善服务跨界系统的综合能力,并在物流领域进行示范应用。
BOSSARD(柏中)是一家瑞士公司,总部设在瑞士ZUG,始建于1831年。柏中是现今世界规模最大的紧固件(即,标准件)供应商,也是紧固件技术方面的专家,结合其业务需要,提出了基于物联网的VMI技术,研发了智慧的补货盒子产品,所有物料盒都有传感器测量物料数量数据,并用网线相连,通过网线物流盒的库存状况随时更新库存数据汇聚到电脑,并一天两次将数据上传到供应商即柏中的服务器中,由柏中帮别生产企业管理库存,实现了制造、流通的融合。
现在出现了一个趋势是这样的,商业设施物流化,物流设施商业化,物流技术会出现更多的应用场景,例如以前做农产品物流是整车去送。现在我们尝试能不能在社区建立微仓库,实现提供冷链物流服务,构建小时代,微物流系统与跨区域大物流系统相结合,现在在进行商业试点。
目前物流领域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员劳动强度大,流失率高。国家对作业强度是有非常多的标准,包括脉搏数等,但是我们没有量化分析。通过可穿戴设备可以了解物流工人的作业生态,并提供经济型的装卸搬运设备,实现与可穿戴设备的融合使用,现在这些穿戴技术已经很便宜,存在大规模推广应用的可能。我们的物流技术要让物流从业人员感觉到物流技术的温度,要让物流人感觉到有尊严。不能让外界的人觉得物流就是傻大粗的形象,我们需要我们的物流技术为我们物流人有尊严。让他们感觉到物流也是一个高大上的服务业,这些要靠我们去努力。为了帮助我们快递工人,我们正在研制集约化的经济型机器人拣选系统,在二线快递中转站可以应用,70-100平米。我们希望这样的系统解决我们工作人员劳动大的问题,让他们变得更加轻松。
大家可以发现未来相当的阶段,实用的技术非常有市场。在“双11”的时候,我们学校搞的一个实用化的创新,这个就是结合校园快递,我们做了一个众捡模式,就是用折叠式货架,把商品暂存起来,来取件的人像逛超市一样小范围找自己的快递,这样提高了我们的快递效率。
总结一下,物流技术的发展演化路径:从单个企业到供应链整体系统;从封闭体系-开放体系;满足效率-协同-标准化不同层次的需求;
还有一个新词大家要关注,机器情商,就是人如何跟机器打交道,我们感觉人也会提高自己的机器情商。
同时需要关注一些颠覆性技术的影响,例如数字供应链技术,现代家庭化的网络制造出现了,人们开始走回了家庭制造,将来要制造业将是什么时代?如果真的是创客时代,这是对我们来说将是非常大的不确定性。
三、推动物流技术发展的思考
1.中国物流技术要符合中国的特色,包括中国产业结构,生产力布局,贸易模式,能源结构,流通模式等都影响技术的使用,需要关注。
2.防止服务过度与不足。技术应用要以用户为导向,提供的信息要为用户服务,例如电子商务物流服务要提供用户需要的货物到达信息。
3.高度重视网络化均衡的作业环境。例如国内大概有一万多的配送中心分布在各个地方,大家会发现这些配送服务中心所服务的节点,物流技术的水平差异非常大。希望整个物流产业有一个均衡化的物流环境。
4.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目前我国的技术研发力量较弱,需要有原创性的技术创新,带动整体技术发展。
最后给大家汇报的是给企业技术应用的识别,在技术提升上面我们分享了方法模型,我们给企业提供相关的这些评价参数,要给企业进行量化分析,我们非常希望企业在这样的科技指导之下,能够实现自主技术提升。我们个人感觉未来的技术是这样的,判断的标准非常简单,给在座的学者们提供课题和论文,它有非常好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同时能够很好的实用性和经济性能够给我们企业家带来利润,给我们使用的人带来福祉,我们相信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找到这样的物流技术。
(根据速记整理,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国物流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