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 张倩
在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工作会上的演讲(摘要)
(2017年4月21日 浙江舟山)
一、北京工商大学产学研基地基本情况
(1)发展历史
2008年11月,中国物流学会设立首批中国物流产学研基地,北京工商大学成为首批基地之一。2016年,经过基地复核,我研究基地考核合格,再次被授予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我们基地负责人是何明珂教授,截止到2016年,基地共有15名教师,其中包括教授2名,副教授10名,其中9人拥有博士学位。
(2)基地任务
北京工商大学产学研基地办学的特色是以供应链物流系统管理研究为中心,承担学会及有关部门重点科研项目和研究课题,为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提供物流方面的咨询服务,组织国内外物流学术理论交流,以及作为国内外同行考察学习的重点接待单位。
(3)2016年基地研究成果
2016年,围绕产学研基地的建设,北京工商大学团队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成果。其中,包括完成了西藏发展改革委员会委托课题《西藏商贸物流规划》,以及北京市教委委托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课题《大数据背景下北京市物流创新发展》,《新汶矿业集团供销公司经验总结与提升》,《万向钱潮企业物流发展规划》,《食品安全监管与治理》,还有《科技部农资供应链示范》等等一系列的研究项目。实践证明,产学研基地建设促进物流学科发展,对物流人才培养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二、北京工商大学产学研基地建设思路
第一理念就是立足科研。众所周知,科研创新是我们高校发展的基础。我们学校从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两个角度出发,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首先从理论研究来讲,在1993年的时候,我校就设立了物流管理专业,因此在物流学科建设以及物流基础理论和教学上具有明显的优势。其中,何明珂教授系统提出了物流学科的框架、物流的基本原理等等,并且目前这个基本框架与基本原理为大家广泛接受。同时,何教授再次担任教育部2013-2017新一届物流教学指导委员会的副主任,领导国内物流专业的专业建设工作。我校《物流系统论》课程获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建设课程。
我校物流管理基本研究和教学方面都具有良好的基础,从应用研究这个角度来讲,我校原有行业背景是商业部所辖高校,商业背景主要集中在商业流通领域,包括批发、零售、还有内外贸运输等等,由此形成了我校物流专业特色。目前我们在物流的教学与科研过程当中也是结合这样的背景,在商业流通、连锁经营、电子商务、商业配送以及农产品供应链领域都取得一些成果。专业方面对学生的教学培养,也是偏向于这样的特色。
第二个理念就是强调服务社会。我们系的产学研基地在建设过程当中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我们研究得到的科研成果,必须转化为可以应用与服务于实际的成果,才能够体现出我们科研的意义。因此我们在产学研建设过程当中,强调将理论研究的成果服务于企业和政府,在与各地政府、各类企业交流过程当中,从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部门的实际问题当中提炼出科学的科研课题,同时也为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提供相应咨询服务,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第三个理念就是培养人才。我们知道高校的重要责任就是培养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创新能力的、有用的合格人才。我们团队在与企事业单位交流过程当中注意捕捉企事业单位对于人才的需求,将企事业单位的需求贯穿到课堂的教学活动当中,同时通过毕业设计、实习等等环节,将学生的培养与企事业单位的运作相结合。因此我们学校培养的学生在毕业走入工作岗位后,都获得普遍好评,普遍具有较强工作能力。在学生的培养之外,我们在产学研基地建设过程当中,也非常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与企业的合作,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能够尽快的将自身所具备的理论研究能力与企业实际相结合,从而进一步转化为课堂教学能力以及科研能力。同时,我校产学研基地多年来一直承担北京市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的项目,对北京市高校物流类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平台。
三、北京工商大学产学研基地成果
(1)项目研究
2016年基地完成或进行的纵向以及横向课题共有20多项,课题的来源包括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基金、北京市社科基金和北京市自科基金,还有企事业单位相关的委托项目。
(2)学术交流
我们学校产学研基地在国内外学术交流当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果。我们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是为了了解当前国内外物流领域现状以及研究前沿课题,是我们提高科研能力与社会相联系的有效途径,我们基地的成员积极参加一些国内外学术活动,不仅建立了良好的学术交流网络,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扩大了我们整个基地的影响力,对我校物流管理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实习基地建设
我们积极同物流企业与园区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科研基地以及案例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参观、实习和实践机会。目前,我们同30多家企业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教师通过这些实习基地的建设,能够对学生进行实地的教学指导,可以通过在企业实践当中凝练科研的课题,并且学生能够通过参与实践实现个人能力的长足发展。
(4)人才培养
我们在人才培养方面也有一定的成果。2016年,学校的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点、技术经济与管理硕士点共招收研究生15名、本科生85名,学生在校及就业都取得十分满意的效果。
(5)奖励与荣誉
我们基地同时也获得了一些奖励和荣誉。基地王金教授,他的著作获得了宝供物流二等奖;杨浩雄教授和王晶教授获北京工商大学科研总分排名前十。我们也获得了2016北京工商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四、物流产学研基地建设经验及体会
第一点是深刻认识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当下,物流行业竞争力的关键在于行业关键技术以及共性技术。以往我们行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研发,大多是依靠企业投入大量的精力来实现,但是从全世界的范围来看,产学研合作创新这个模式是当前获得行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从而促进物流业快速发展的一个有效手段。在建设产学研基地的过程当中,我们深刻认识到产学研重要性,这样的才能将基地的建设落实到实处,充分发挥基地的作用。
第二点是做好基地建设总体规划。我们的基地在学校并没有一个固定编制,并非一个实体部门,而是由我们志同道合的老师组成的队伍,形成教学、科研力量。我们总结以往的建设经验,认为基地总体建设仍然是需要有长期的总体发展规划,需要有明确的定位、发展目标、组织结构、运行机制、核心能力以及发展措施等等,才有利于基地的长期发展。
第三点是多种方式与企业进行交流和合作。我们学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过程当中与广大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我校建立产学研基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与企业合作过程当中,针对企业不同的情况以及不同的需求,我们学校采取了多种与企业交流和合作的方式。比方说为企业进行培训,提供咨询服务,展开座谈会,带领学生到企业进行实地参观以及联系企业合作进行大学生物流技能大赛。这个符合企业的发展,同时有利于老师和学生的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促进了我们学校产学研基地发展,促进我们对学生的专业化人才培养。
第四点是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当前很多企业都会抱怨毕业生存在眼高手低的问题,初入社会的学生往往也会觉得企业实际与他想象当中不相吻合,造成了企业不愿意接受应届毕业生,而学生进入工作岗位上频繁跳槽的问题。我们在基地建设过程当中,针对这个问题着手解决,通过组织学生实地调研、实习、参加物流设计大赛,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师科研活动当中,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调研以及案例编写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就业前就能够对整个行业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也促使学生摆正心态,另一方面使企业对学生的状态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达到企业和学生的双向沟通与了解。
第五点是加强与国内外院校交流。我们同国内外院校交流有利于把握现代物流的前沿,从国外交流方面来讲,我们学校与哥德堡大学、考克大学等国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还有国内的广州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等等,与我们一同建立高校联盟,长期保持良好的交流与合作,通过交流与合作,我们得到一些宝贵教学经验和科研经验。对于我们基地的建设、物流专业的建设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物流产学研基地建设问题与思考
同时我们建设过程当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将这些问题总结为以下三点。
第一点是急需要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尽管我们学校保持了与企业良好合作,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往往由于缺乏足够的人力、精力财力等等,比如说我们在安排学生实习实践中,由于我们的本科生或者研究生数目比较多,很难统一安排到一个企业,而我们教师人手又不够,就没有办法对学生进行统一的指导。因此,效果也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第二点是部分企业需要提高对于产学研合作的认识。作为我们学校来讲,是非常愿意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经常性的开展调研和交流活动。但是,在我们接触过程当中发现,很多企业会担心我们的合作会影响到他们日常运营;对于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他们可能会担心一些保密问题,害怕泄露商业机密,还有就是担心实习的部分会打乱他们的正常日常经营管理。因此在我们校企合作过程当中,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所以今后,企业需要提高对产学研合作的认识,同时我们高校也在不断的总结经验,不断的改进我们合作的方式,希望能够实现真正的双赢。
第三点是需要加强对于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研究。产学研合作对于促进我们物流行业、物流专业的发展、提高教学水平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但是我们学校基地建设过程当中,产学研结合、产学研合作还存在一定问题,为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我们物流产业快速发展,需要对我们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产学研合作的现状进行总结,明晰我们行业与物流的发展对于产学研合作的一些更为具体的要求,构建促进物流产业发展的产学研合作模式,深入分析产学研合作背影下的政策和环境需求,希望能够提出更加具有可操作性的合作战略。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