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关于年会
  • 历届年会回顾
  • 最新年会动态
  •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 历届获奖名单
  • 特约评委申报
  • 关于分论坛
  • 分论坛申请
  • 历届分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年会 > 最新年会动态
【物流学术年会展播】魏际刚:中共十九大后的中国经济形势
来源: 时间:2017/12/2 21:07:26 作者:
  

魏际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研究室主任

中国物流学会兼职副会长

在2017(第十六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上的演讲

(2017年11月25日  安徽合肥)

一、三大判断

第一个判断是2017年中国经济增速将高于2016年,2018年经济增长将高于2017年。第二个判断是中国的经济结构会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会明显好于过去。中国经济将发生一系列变革,中国将把产业强国的建设作为国家的战略任务。第三个判断是未来的十年,中国经济还将保持中高速的增长,到2030年,中国会成为全球的经济中心。

二、多重力量重塑中国经济:2018好于2017

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因素主要是全球经济复苏,制造业发展回暖,服务业快速增长,高科技产业高速增长,区域经济好转,更加开放的战略,新一届中央领导的产生以及中央强化督查问责。

我们看一些具体数据,从全球经济来看,发达国家经济经济增长向好。过去有些年是负增长,但是现在美国经济总体超过2%,正在向3%、4%迈进。特朗普提出,在他任期内将使美国经济的增长达到4%。而欧洲、日本经济增长整体表现也是稳中向上的趋势。


新兴经济体表现不一,特别是印度,去年经济增长达到7%,今年达到5.7%,总体来说印度经济增长非常强劲。俄罗斯、巴西两个国家前几年经济还是负增长,最近两年经济已经成为正增长,而且增长势头是向上的。


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的脊梁,美国、欧盟和日本非常重视制造业的发展。美国的制造业采购净利润指数PMI达到了58%,欧元区、日本的PMI指数也超过了52%,比中国还高,所以说发达国家制造业是强势扩张的阶段。


发达国家的消费者信心指数也在不断上升,消费者信心指数是对收入预期、经济增长的一个总体研判。特别是美国,美国消费者信息指数超过100,所以美国消费者对未来前景总体是比较乐观的。为什么呢?因为全球的经济已经复苏,向好的方面在转型,所以全球需求的扩张,带动了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制造业的扩张。


中国制造业是什么情况?中国制造业从2016年10月份开始超过50%,到现在已经连续多年超过50%。最近PMI指数达到52%,表明中国的制造业也处于扩张阶段。金融危机期间中国PMI曾低于50%,当时中国经济是比较下行的,但是现在总体是扩张的。


中国工业增长值有所下行,但是总体已经保持平稳并上升。发电量曾经还有负的增长,但现在也趋稳上升。中国固定资产投资总体是下行的,因为我们产能过剩非常严重,但是随着化解产能的推进,固定资产投资呈现从下行到趋稳到逐步优化反弹的趋势。从固定资产投资的这种名义和实际增速来看,名义投资增长速度超过6%。分行业来看固定资产投资,基础设施投资一直保持非常高的增长,达到了百分之十几的高速增长;制造业虽然在下行,但是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也从负增长向正增长转变;房地产在今年的表现还是不错的,达到9.2%。

工业企业的盈利情况也是好转的,特别是国有企业,今年前三个季度,国有企业的利润增长率是非常高的,甚至达到40%。外商投资和私营工业企业投资表现不一,总体来看也是有所增长的。


中国贸易形势好转,特别是我国的进口形势。过去出口形势在下行,但是目前出口形势同比已经开始变好,而且进口形势进一步向好发展,所以总体贸易形势今年表现比较良好。

房地产对中国经济影响较大,过去一直认为房地产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非常关键的因素,但实际上中国过去房地产大量的投机性行为推动了房价的上升,对我们整个中国经济结构带来了致命性伤害。因为过度的商流、物流、资金流向房地产,使得我国实体经济难以获得优质要素。目前,中央决定对房地产特别是投机性的房地产进行调控,使得房地产发展特别是投机性得到遏制。房地产投放资金来源下行非常厉害,从资金的供给进行了控制。从房地产消费来看,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已经接近于0,所以房地产需求的增长控制得比较厉害。

中国的服务业保持高速增长,今年前三个季度全国的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8.3%,特别是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较快。

中国高科技产业也保持高速增长。工业向中高端迈进,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4%和11.6%,分别快于规模以上工业6.7和4.9个百分点。

区域增长好转。近几年,辽宁经济是负增长,而今年最差的辽宁和甘肃都是正增长,辽宁是2%,甘肃接近5%。其他的地区全部超过6%,所以中国整个区域经济格局是好转的。


当然,中国经济发展演变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质量问题、发展环境问题、产业安全问题、发展不协调、部分产能严重过剩、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弱、可持续性差、包容性不强等。中国提出了创新驱动战略,但是目前为止整体上并没有进入到创新引领的发展阶段。从国际上来看,中国也面临一系列国际挑战,比如说贸易摩擦、国际市场竞争、“三明治陷阱”、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国际战略资源争夺、地区冲突等。所以有人研判中国未来经济有三种趋势,一个是向上,一个是保持目前的状况,一个是向下。我看了一下大部分国际机构对明年中国经济的预测,他们认为明年中国经济就增长是6.5%,甚至还有的是6%的,只有一个机构认为明年中国经济会达到6.9%。但是我认为中国的经济明年一定会好于今年。这是因为中国经济正处于动力转换的阶段,过去是以旧的传统经济为主,现在是新旧并存的发展阶段,未来要形成以新代旧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经济的结构进一步优化,质量效益明显优于过去

目前中国整个经济发展的大势已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整个工业化浪潮从过去的中后期向后期迈进,从工业2.0向3.0、4.0、5.0转变,从消费者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的推进,全球化、绿色化、市场化以及区域一体化为我们的需求结构、产品结构、成本结构、产业形态、时空变化带来根本性的影响,为我国带来巨大的机会和挑战。

从中国的经济结构变革来看,我认为中国经济将来会在结构方面通过一系列的变革,因为结构性变革会推动效率改进和中国经济增长。那么结构性变革一方面是传统产业会进行改造提升,另一方面新兴经济的兴起会增加中后期经济的复杂性。因为中国经济的韧性在于中国经济的复杂性,这个复杂性就是我们各种产业链,各种产业之间的相互交织。产业链越长,分工就越精细,中间环节就越大,所以中国经济的复杂性在不断提升,在全球竞争力上会进一步提升,最终构建一个现代化经济体系。

从经济发展方式来看,中国要走一个高质量发展。这个发展方式是要形成高质量的农业发展:绿色、安全的农业;形成高端的制造业发展:品牌、品种、品质;形成高质量服务业发展:体系完善、结构优化、功能强大、价格合理、布局合理、体验良好;形成高质量的国际化发展:减少贸易摩擦,形成合作共赢;形成高效的资源配置方式,通过竞争价格的机制来配置;形成经济、社会、环境和生态的互动发展。

从经济发展动力来看,中国要从传统动力向混合动力来变革,未来会在要素方面、投资方面继续驱动,同时会集聚新的动力,最终向新的全新的动力和新兴动力进行转变,这应该是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但是我认为中国目前总体来说是从一个混合动力阶段向全新动力阶段转变的过程。

整个中国的技术结构也发生变化,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已经走来。目前从技术成熟度曲线来看,各种技术、新技术、颠覆技术已经成熟,从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汽车、交通方式、能源方式等方面都已经成熟。

数字革命也将发生,这个数字革命的特点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核心互联互通,全方位地集成,而且会产生新的要素,这个新的生产要素是数据驱动发展模式,包括自动化、智能化以及仪器间服务。未来生产性服务将构建一个大的产业生态来推动产业的发展。

从制造业上讲,中国制造业革命特点就是“两降、五革命”,两降就是降成本、降库存,“五革命”就是形成质量革命、基础革命、数字革命、服务革命和绿色革命。

同时中国的物流业在这样的浪潮上也会发生物流业的革命,这个物流业的革命体现出方方面面,向下、向西、向外、O2O、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品质化、精细化、多元化、品牌化、资本化、绿色化、集中化、供应链化、融合化、生态圈化、共享化、平台化等等。这些趋势会引导整个物流业未来的发展。

那么未来,无论是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物流业还是其他的产业,整个中国的产业要实现根本性的转变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一是从大量初级要素投入向知识、信息、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组织结构等方面投资转变;二是从规模扩张、技术跟随向需求导向、质量效益、创新引领转变;三是从地区和行业价值链向全球价值链转变;四是从传统的生产方式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个性化转变;五是从关注实体的物理产品和服务向关注实体物理产品、服务与线上经济深度融合转变;六是从过去的低附加值、低生产力向更高附加值、更高生产力转变;七是从过去单一、自我和竞争向协作、联合、联动、开放、包容转变;八是从过去的资源能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向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转变。

四、未来十年,中国经济还将保持中高速的增长

未来的中国经济前景广阔,根据OECD发布的报告,到2030年如果按照购买力评价,中国GDP在全球GDP占比达到28%,第二是美国达到18%,第三是印度达到11%。但是到2060年中国GDP在全球GDP比值占28%,第二是印度达到18%,第三是美国达到16%。所以全球经济中心是向亚太、中国、印度转移,中国毫无疑问成为最大的市场,不仅是一个传统的市场,而且会成为全球新经济最大的市场。


中国中产阶级的形成会给我们需求结构带来根本性的变化,2009年全球中产阶级19亿人,2030年全球中产阶级将达到49亿人,将会增加30亿中产阶级,中国将形成几亿的中产阶级。中产阶级会对产品、品质、服务、体验、健康、法律、民主化的进程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我国的人口结构会发生变化,90后、80后,00后会对整个需求结构精细化、精准化提出更高要求。

2030年中国会成为全球的贸易中心,过去是美国连接世界,世界向美国连接,未来是中国连接世界,世界向中国连接。中国和美国、日本、韩国、印度、德国五个国家的双边贸易会排全球前五位。美国和日本的双边贸易会排在第六位。中国毫无疑问会成为聚集全球的人流、商流、物流、信息流、数据流的巨大的枢纽,同时各种流在中国进行汇聚和配置,高效走向世界。

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一个高收入的全面小康的社会;2035年,中国将成为富裕、和谐、有创造力的初步现代化国家;2050年,中国将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强国。

如果战略目标确定路径的话,就需要更高的体制机制推进发展。老子的《道德经》里面说过天之道,利而不害,意思就是政府的政策一定是推动、促进产业、企业和个人创造、创新、创业,而不是束缚我们的创造、创新、创业。中山先生也说过这样的话,“适乎世界之潮流,合乎人群之需要”,也是同样的道理。

最后我想说经济的发展、产业的发展不要忘记它的历史使命,其实就是十二个字,那就是“造福于民,强大国家,繁荣世界”。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国物流学会。更多中国物流学术年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物流学会、中物联物流园区专委会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