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园区年会展播】汪鸣:物流枢纽经济发展问题探讨
来源: 时间:2018/8/3 17:29:11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所长

中国物流学会兼职副会长

汪  鸣

在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的主题演讲(摘要)

(2018年7月27日  内蒙古乌兰察布)

 

一、物流园区的演变

物流园区发展的起步阶段,是物流服务的载体。即通过完善各种功能,提供物流服务,这个阶段大约持续了10年时间。

随后,物流园区开始成为各种要素聚集的平台,产生平台效益。这个阶段持续时间不是很长,大约两三年的时间。到现在,物流园区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产业组织中心,是物流产业的组织中心,成为物流和商贸对接的组织中心,成为物流和先进的装备技术、信息聚集的产业中心。例如普洛斯刚来中国发展的时候,就是一个仓库和物流载体。但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全球供应链的组织中心。这就引出一个话题,物流园区不断增加经济要素和产业要素,开始向更复杂的运营方式或者盈利方式转变,这种转变反映了一个什么样的趋势呢?大趋势就是高质量发展下,我们国家产业生态正在发生重大变化。因为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就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而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支撑是现代产业体系,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要的环境保障是什么?是供应链服务体系。而物流恰恰是以聚集各类资源要素,提供供应链环境,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逻辑脉络,所以我们现在的物流创新,丰富多彩。各种各样的业态,各种各样的模式很多,但最终只有一个目标,就是园区向着获取物流价值,向获取经济价值、获取产业价值、获取城市地位的一种重要转变。这就带来一个全新的词汇,物流枢纽经济。因为依托园区聚集各类要素成为大区域性枢纽,所以带来了园区所在城市的经济和产业的快速发展。接下来,我沿着政策枢纽的脉络来跟大家汇报一下最新的研究成果。就是枢纽经济包含了一些什么样的内容?它的现状是什么?未来向着什么样的方向去演变?以及在这个演变当中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企业我们该怎么把握这个全新的发展机会?我想就这么一个脉络跟大家谈一些观点。

二、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求与路径

物流园区三个阶段的演变,代表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路径。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是什么呢?就是产业转型升级,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这个过程可以是全国的,可以是区域的。乌兰察布应该迈向哪一端呢?应该是区域性。既然是产业组织的概念,那我们先来看产业组织的内容。

从宏观层面看,我们现在正在跟美国进行贸易战,贸易战反映的是什么?反映是国际产业分工和贸易格局一种历史性的变化,原来中国在微笑曲线的最低端,主要提供加工服务。现在向微笑曲线高端演进,这样开始动美国的奶酪。这就跟企业在市场上经营一样,你做着是别人不做的生意,别人跟你没有冲突,但是如果你的生意做到别人那去了,就产生冲突了。我们现在搞“一带一路”,我们延伸价值链就开始动国际资源的存量。其实从目前国际的数字来看,在2015年底和2016年初,中国经济发展由于我们自身消费的壮大,我们开始进入到国际存量资源的领域,就是原来由欧美发达国家调动的资源,中国也开始进入,就是动别人的蛋糕和奶酪了,这样的话我们就发生了很重要的冲突,而这种冲突要求我们干什么?要求我们必须提升整个产业链的价值竞争能力,就是14亿人的全面小康。为了抓住这个机遇,有两点必须把握。第一是技术创新,第二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国家提了“三率”,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资产产出率和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我国必须加快改变产业转型升级方向和路径,着力突破能够有效提升国际分工地位和价值链层级的制约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加快产业向高端化、信息化、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拓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完善供应链的路径,全面体现十九大提出的“促进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战略目标。

在产业层面上是什么概念?必须加快产业的技术、业态和模式升级。我国经济第一次扩张机会是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欧美国家加工产品的机会,第二次机会就是14亿人的现代化带来的内需消费的机会,来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外需的增长点在沿海,内需的增长点一定在内陆地区,但是这个过程不是复制沿海的过程,而是用现代的组织模式来获得发展。那现代的产业模式是什么样的?就是在国家制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层面提出的产业发展模式和路径,包括“千年大计”雄安。引领发展和引领产业组织,不是引领有多少新装备、新设施,而是要占据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那供给侧层面上要做四件事情。

第一,要构建完整的产业体系,才有可能获得完整产业价值链。例如乌兰察布,在木材进口要形成完整的价值链,才有可能获得增量价值。

第二,这种产业链体系靠什么构建呢?靠网络化和智能化。网络化就是在枢纽点上形成强聚集,智能化利用现代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提高产品向外辐射的效率、降低辐射的成本,并且在各种空间上都要有效率。

第三,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需求捕捉能力、品牌影响力和核心竞争力。尤其是需求捕捉能力,就是捕捉未来会产生什么样的需求来进行产业组织,来构建产业系统,而不是需求已经出现了,我们才去做。这就是这一轮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初期发展不一样的地方,改革开放初期主要是以释放被压抑的经济发展潜能的方式来实现,而这一轮主要是以挖掘新的需求,按需求精准进行供给的发展过程。

第四,设施和服务质量高。需要按照前面三个要求来进行设施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尤其是设施的精准建设。不再是像过去盲目的进行,而是精准的按照产业组织、产品辐射进行建设。这样的话,我们在需求层面上,就要去按照供给侧的要求进行分析和研究“两大层面”和“三个环节”。

在生产和生活这两个层面上,我们怎么样去发觉个性化、多样化和不断升级的需求,来抓住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机会,按照这个机会来进行扩张。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将形成一个全新的发展路径。尤其是后发地区,不是慢慢地追上发达地区,而是高起点与发达地区在同一起跑线,甚至站在它前面起跑的发展模式。那这种模式是什么呢?从生产的角度,就是构建现代服务链,营造现代产业链构建的环境,最后占据全球价值链的中高端。对于生活而言,就是利用现代服务链,精准对接或者是捕捉美好生活所需要的需求,占领国际服务产业的新潮流。

例如乌兰察布有很好的旅游业和口岸区位,那旅游业和口岸区位之间怎么去对接?怎么样构建产业链?两个怎么样结合起来?又怎样占据价值链的中高端,怎样引领消费的潮流呢?这恰恰是我们乌兰察布产业发展的突破口,而且这个突破口就是品质经济+品质制造+品质流通+品质消费。我们按照这四个要求来进行品质服务和品质要素的对接,这就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我们整个发展的路径。

三、枢纽经济发展路径

我们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按照以链为特征的现代产业运行方式,来寻找物流园区作为产业组织中心的发展点。因为产业组织中心不是有一个统一的模式,是按照不同的产业运行环节和方式来进行的。而我们传统的产业组织是分散的、多环节的,缺乏对节点的需求。而有了电商和互联网以后,就会在节点上聚集要素,提供了一个调度、组织的环境和条件。所以这几年物流园区从服务载体转向了服务平台,又转向组织中心,这与我们的交易方式和产品提供的方式发生变化有很大的关系。

下一步的方式是按照扁平化进行各个环节,既可以有独立性,也可以由内在联系的现代产业链的组织模式。按照这个组织模式,发挥枢纽功能,枢纽就有可能成为全新的产业组织中心。正因为这种链式产业运营方式的变化,我们国家的枢纽也在发生着阶段性的更替,就是从过去的网络枢纽变成了由枢纽反过来影响网络的构建。

 

我告诉大家,如果你发现内需已经成气候了,那基本上你就被淘汰出局了,因为今年上半年内需的经济增长贡献是79%,这也是我们跟美国干仗的底气。内需是非同小可的,这样的话我们也就需要进行枢纽城市的迭代更替,就是内陆枢纽城市的再次崛起。内陆枢纽城市怎么样通过全球的要素、资源配置来进行产业组织中心的设计,这是我们要干的一件事情。

围绕着枢纽城市和新的枢纽,怎么样发展经济?就是说枢纽经济发展将成为未来组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主导模式。按照这个主导模式,我们需要解决什么呢?需要解决5个问题,就是大网络、大平台、大通道、全链条和新模式。即:建设综合交通大网络-实现便捷高效的经济产业联系;构建枢纽服务大平台-实现产业要素与资源的快速集聚;畅通交通物流大通道-强化枢纽基础保障和集聚辐射能级;打造产业组织全链条-构建产业链和打造产业集群;探索经济发展新模式-基于通道、平台、集群支撑的新枢纽经济模式。

我们围绕着园区、围绕着枢纽的一切创新,几乎都可以从这5个方面找到。或者是说按照这5个方面的某个方面或者某几个方面,来进行我们产业发展系统的设计。所以产业组织方式应适应高质量发展和中国现代化的需要,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改变,这种改变为不同地区、不同企业、不同园区、不同枢纽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会,这个全新的发展机会需要我们按照技术创新、生态创新和模式创新来抓住这个发展机会。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物联园区专委会、中国物流学会。更多物流园区年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物联物流园区专委会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