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十七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采购与供应链管理研究与应用专题分论坛于2018年11月18日在江西南昌举行。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副教授唐长虹担任主持人,北京物资学院校党委副书记、中国物流学会兼职副会长沈小静等4名行业专家和学者做了演讲,主要内容如下:
《改革开放40年我国采购管理发展历程》 沈小静 北京物资学院校党委副书记、中国物流学会兼职副会长
(一)发展历程回顾
1.改革起步阶段(1978-1992)
(1)物资短缺——重保供轻成本
(2)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相结合
(3)双轨制:国家统一定价和市场调节价并存的价格管理制度(88年钢材计划内价格每吨700元,市场价每吨1800元)
(4)采购方式:定点供应和订货会
(5)引入经济订购批量(EOQ)等采购理论
2.市场化推进阶段(1993—1998)
(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生产资料全面放开的初期价格波动大(93年的疯涨和96年4月之后连续47个月的价格下降)
(2)交易关系呈现多元化特征,采购价格、采购渠道由企业自主决定
(3)分散管理体制,注重人际关系
(4)重成本轻质量
(5)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初步显现
3.科学管理阶段(1999—2011)
(1)制度建设。1999年国家经贸委颁布《国有工业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暂行规定》,对企业采购决策管理、比质比价采购、价格质量监督等做出明确规定,进一步规范国有企业采购行为,促进国有企业采购管理走上科学化、法制化轨道。
(2)战略职能。竞争的加剧使采购从战术层面提升到战略层面,形成了集中管理、职能分离的采购管理体制
(3)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环境下的采购将管理之手延伸到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4.转型发展阶段(2012—2018)
(1)采购在微观经济中决定了供给侧的结构和质量
(2)质量第一,效益优先
(3)从价格优先到全生命周期总成本最低
(4)绿色采购、准时采购、第三方采购(电商化企采)、集中采购、国际采购、电子招标采购
(5)管理水平的提升:需求管理、供应商管理、采购绩效管理、采购风险管理
(二)未来发展展望
1.规范化
(1)审议通过《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改革方案》,政府集采中心不再拥有垄断地位,建立政府采购官制度,健全科学高效的采购交易机制。
(2)《国有企业采购操作规范》团体标准已发布,有关部门是否会制定国有企业的采购管理法规?
2.全球化
(1)全球制造业指数GPMI汇集了全球30多个主要国家和地区的PMI数据,反应全球经济运行的最早的指数,对于分析和判断不同区域、重点领域经济发展动态和活跃程度,有着重要意义。
(2)卖全球——买全球(新技术、高品质),进博会总交易额578.3亿美元,其中智能及高端装备区最高,为164.6亿美元。
3.智能化
智慧采购的三个标准:有温度、懂“你”和无界。
《面向南亚及东南亚国际采购的云南实践》 李严锋 云南财经大学物流学院教授、中国物流学会兼职副会长
李严锋教授在介绍了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采购背景和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采购存在问题及对策。
(一)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采购存在问题
1.跨境物流综合运输成本较高。云南省交通运输主要依赖于公路运输,山高路远,物流成本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次,云南省物流企业由于规模小,运营成本高。
2.相关政策落实不到位。一是国家政策落实困难,如一些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等国家层面的“帽子”虽然有了,但是国家相关部委并未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导致大部分政策无法落地实施。二是云南省支持政策不到位,如一些试验区关于通关、财税等方面的政策基本上没有落实。
3.跨境物流产业发展机制不健全。条块分割式的管理体制使得全社会的物流过程分割开来,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跨境物流产业的发展。其次,地方政府服务与创新意识有待增强。
4.云南跨境物流基础设施落后。随着云南经济总量的不断加大,物流基础设施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许多规划的物流设施建设没有得到落实。
5.云南跨境物流“南下通道”依然不畅。除了基础设施,还有政策制约,边贸政策滞后不利于扩大对外开放。
6、跨境物流园区服务功能落后。园区的服务单一,大部分还处于传统的“出租”模式。其次,专业化程度不高、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低、综合服务能力弱。
7、通关便利化水平不高。目前中越、中老、中缅双边一体化通关、自助通关、一站式通关和陆海联运等双边通关合作不足,通关便利化的滞后性更加明显。
8.缺乏具备行业引领作用的龙头物流企业。云南A级以上的物流公司虽然增加至77家,但和沿海一带城市差别巨大,从事跨境物流的企业大部分仍处于“小、散、弱”的情况。
(二)云南面向南亚东南亚国际采购的发展对策
1.贯彻落实好“十九大”精神,科学规划云南跨境物流发展;
2.出台新形势下有利于跨境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
3.加强跨境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4.壮大物流市场主体;
5.夯实物流人才储备,将跨境物流发展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
《大数据驱动的电力企业投标供应商信用评价实证研究》 刘若阳 北京物资学院物流学院采购管理教研室副主任、讲师
刘博士首先介绍了现有电力企业招投标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企业运营管理中的许多招标采购工作通常将主要精力放在对投标文件的评审,忽视中标后各环节的管理,往往导致投标供应商存在重价格、轻履约等不诚信行为,给采购单位带来较大经济损失。然后结合我国电力企业物资类招投标采购管理概况,分析了大数据技术在该类企业电子招投标平台数据管理中的实施方案,基于熵值法构建数据驱动下的供应商动态闭环型信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企业内外部的大数据分析,实时动态构建供应商评价指标和权重,保证评价结果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新零售时代农产品供应链全渠道融合研究》 彭永芳 河北地质大学商学院采购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
彭永芳教授首先给出了新零售的概念和核心要点。新零售,即企业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并运用心理学知识,对商品的生产、流通与销售过程。新零售的核心就是两点:优化消费者体验,带来极致的、无与伦比的消费者体验;在商业侧创造极致的商业效率。进一步,通过盒马鲜生、钱大妈、百果园、生鲜传奇等例子,介绍了生鲜超市+餐饮模式、生鲜配送平台模式、社区生鲜便利店模式、社区团购等新零售的4种表现模式。进一步,彭教授针对“如何对农产品供应链进行全渠道整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即传统零售中,采购、生产、物流等职能,和消费者、销售渠道的协同整合严重不足,这让供应链的反应总是很滞后。新零售时代下的供应链各个环节必须高度协同,共同服务消费者,强调的是“全位一体”,使供应链成为“供应链+营销+大数据”。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国物流学会。更多中国物流学术年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物流学会、中物联物流园区专委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