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宏海 河南省发改委服务业发展办公室副主任
在第17次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分论坛演讲(摘要)
(2019年8月10日 辽宁沈阳)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6年来,我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要建成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的物流通道枢纽,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多作贡献”的要求,科学研判我省物流发展比较优势和突破方向,在积极探索适合河南实际的物流发展道路等方面进行了不断的尝试。
对于河南来说,我们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几个重要的优势。一是产业基础雄厚。我省经济规模较大,经济总量、制造业总体规模、商贸业规模均居全国第5位。二是区位交通优势突出。我省地处中原,承东启西,联南贯北,高效便捷的铁路、公路、航空等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市场覆盖效率高,汇集能力强,集散、分拨、配送成本相对较低。三是消费品物流需求巨大。我省经济腹地广阔,人口多、市场大,以郑州为中心500公里服务半径内覆盖了3亿人口。四是物流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我省是全国拥有口岸最多、种类最全的内陆省份,百亩以上规模的物流园区超过120个,其中国家示范物流园区4个,省级示范物流园区21个,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我们也认识到,河南省物流业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制约。一是经济外向度较低,河南不沿边、不靠海,外向型产业发展不足,制约着我省物流业对外开放和融入国际产业分工。二是发展起步晚,与广东、浙江、上海等发达地区相比,物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水平仍存在明显差距。三是物流企业竞争力不强,产业集中度较低,大多数物流企业仅能提供简单的运输和仓储服务,难以满足现代物流服务专业化、社会化要求。
结合河南省物流业发展现状和经济发展总体形势的分析,我们对现代物流业发展有一个基本判断:未来5-10年是河南省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在5年左右的时间内形成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比较优势,占据中西部地区物流发展高地,才能为未来物流业发展争取更大空间。为此,在发展思路上,我们提出要充分发挥河南比较优势,明确定位、优化布局、提升业态、扩大开放,加快建设现代国际物流中心和全产业链现代物流强省。主要突出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强基础。一方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综合交通网络优势。经过这些年的努力,河南的公路和高速公路里程均居全国第4,郑州机场2小时航空圈可覆盖全国95%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在全国率先打造以省会城市为中心、覆盖所有省辖市、跨区域间高效互联互通的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大格局。另一方面,布局完善物流枢纽节点。加快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和区域物流节点建设,构建航空、铁路国际国内“双枢纽”,打造民航、铁路、公路“三网融合”和航空港、铁路港、公路港、出海港(国际陆港)“四港联动”的集疏运体系。
二是抓重点。把多式联运作为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促进物流业降本增效、提升物流业对外开放竞争力的新引擎,扎实推进国家和省级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支持郑州成为全国第4个中欧班列运邮试点城市,在国内率先研发上线国际航空物流多式联运数据信息交易平台和中欧多式联运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参与制定国际多式联运新标准规则。
三是增后劲。把统筹推进空中、陆上、网上、海上丝绸之路“四路协同”作为推动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的重要抓手,走出一条物流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新路子。
下面具体介绍下我省在推动"四路协同"方面的探索实践。
(一)关于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方面
多年来,作为内陆省份,河南参与国际竞争,始终将航空作为最便捷高效的桥梁和纽带。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是做好顶层设计。2011年,在《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推进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2013年,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规划方案获国务院正式批复,成为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
二是大力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紧紧抓住电子信息等产业国际分工调整和产能转移的战略机遇,大力发展临空产业,引进富士康、中兴、USP等知名企业,为航空物流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主动参与国际合作。2017年,我省与卢森堡政府相继签订成立合资货运航空公司、开展签证便利业务谅解备忘录和专属货站战略合作框架等一系列合作协议,双方在航空运输、跨境电商、金融服务、经贸交流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
四是积极融入国家战略。2017年6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卢森堡首相贝泰尔时提出支持建设郑州—卢森堡“空中丝绸之路”,为我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打造“空中丝绸之路”核心区指明了方向。郑卢“空中丝绸之路”各项建设任务取得积极进展。郑州机场已开通郑州至温哥华等4条洲际客运航线,国际客货运航线达到56条,初步形成了横跨欧美亚三大经济区、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的国际枢纽航线网络,2018年货运量位居全国第7位。卢森堡货航周航班量加密至每周18班,年货运吞吐量占郑州机场四分之一,带动卢货航全球排名从第9位上升至第6位。
(二)“陆上丝绸之路”方面
为放大河南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加快推进中原经济区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国家战略规划实施,2013年初,河南省委省政府开始谋划建设郑州国际陆港。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省市共建,市场化运营。2013年,按照“政府引导、企业运营”的原则,省市联合组建了郑州国际陆港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开行至德国汉堡的郑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开启“陆上丝绸之路”新征程。
二是发展多通道、一单制的多式联运模式。目前,已初步形成以郑州为枢纽中心的“1+3”国际物流大通道(“1”指中欧物流通道,“3”指东向亚太通道、西向中亚枢纽和南向东盟通道),中欧班列(郑州)网络遍布欧盟、俄罗斯及中亚地区24个国家126个城市,实现每周去程18班、回程11班高频开行。
三是大力发展特色班列。中欧班列(郑州)是国内唯一实现国际冷链业务常态化运行的“数字化班列”,实现了多口岸、多线路、高频次、常态化的均衡对开。创新“郑欧班列+跨境电商”,2019年3月开行首条跨境电商专线“菜鸟号”,也成为全国中欧班列首家“9610”监管方式的班列线路。
经过几年的努力,中欧班列(郑州)已形成货运总量高、境内和境外集疏分拨范围广等综合竞争优势,在中欧班列中持续保持领先地位。2019年上半年,中欧班列(郑州)共开行524班,同比增长75%。
(三)“网上丝绸之路”方面
“网上丝绸之路”主要是指我们跨境电商的发展,主要做法:
一是创新跨境电商海关监管模式。2012年,国家批准郑州市作为全国5个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之一后,我们在全国率先提出兼顾政府监管法理和具备商业可行性的跨境电子商务货物进口销售模式,即:利用我国保税特殊监管区的特殊优惠政策,将国外货物采购后存放至保税区内,通过海关和检验检疫部门依法查验后,利用电子商务向客户销售,这种方法被海关总署专门定义为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的保税进口模式(海关监管代码1210)。
二是创新保税物流业务模式。与DHL、EMS等物流企业合作,不断提升跨境电商通关效率,2013年郑州试点首批跨境贸易电子商务进出口业务测试开始时,业务量每天不足100包;2015年后,郑州试点业务实现爆发式增长,平均每天进出货量达20万包以上。2015年9月李克强总理亲临郑州视察,将河南保税物流中心“三个一”快速通关模式总结为“秒通关”。
三是探索跨境电商标准和规则创新。2016年,国务院批准设立中国(郑州)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2017年9月,EWTO(电子世界贸易组织)核心功能集聚区建设启动仪式在河南保税物流中心举行,并连续三年举办全球跨境电子商务大会,推动形成“郑州共识”。
目前,我省跨境电商综试区综合指标已稳居全国第一方阵,2018年全省跨境电商进出口(含快递包裹)1289.2亿元,增长25.8%。全省跨境电商备案企业累计超过4000家,各类跨境电商平台开设店铺超过50万个。
(四)关于对接“海上丝绸之路”方面
港口经济不是我省的优势产业,对接“海上丝绸之路”我们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近几年,我们主要开展了两方面实践。
一是通过铁海联运与海上丝绸之路对接,以铁海联运、内河航运,有效联接连云港、黄岛港、上海港等港口,加快建设东向、南向等海铁联运国际通道。2015年开通郑州至沿海港口的海铁联运班列以来,已累计开行超过500班。
二是加快内河航道升级改造,推进内河水运与沿海港口无缝衔接,有效连接上海等“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港口。截至目前,河南省航运航道里程已达1.5万公里,建成各类港口、码头、泊位96个。
下一步,我省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抢抓“一带一路”建设转入深耕细作新阶段的历史机遇和新一轮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机遇,统筹推进空中、陆上、网上、海上“丝绸之路”“四路协同”,全面提升物流“豫军”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竞争力。
一是加快建设现代物流运行体系。优化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在争创国家物流枢纽的基础上,规划建设一批区域物流枢纽,加快完善物流通道网络,着力打造“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
二是着力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聚焦影响物流业健康发展的突出矛盾和瓶颈制约,加快构建高效集约的网络体系、降本增效的长效机制和便利快捷的现代物流运输模式,梳理总结一批在全国可推广可复制的“河南经验”。
三是加快促进物流园区互联互通。建设河南省物流公共服务平台,组建河南省物流枢纽(园区)联盟,推进物流园区设施联通、标准互认、信息共享,加快仓储设施从传统结构向网格结构升级,打造“抱团”、集群优势,增强“走出去”竞争力,为加快推进“四路协同”、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提供“物流力量”。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物联园区专委会、中国物流学会。更多2019年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物联物流园区专委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