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农村物流与冷链物流专题分论坛于2019年11月17日在江苏南京召开。论坛由武汉工商学院教授周建亚主持,北京金文天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河北现代物流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张立冬等4位学者和企业代表发表了演讲,主要内容如下:
一、张立冬 北京金文天地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河北现代物流职教集团副理事长 演讲题目:区块链重构农产品冷链物流区块链重塑农产品冷链物流
张立冬从区块链的使命、区块链应用、区块链的应用之路等三个关键点入手,结合国家政策、法律法规、行业数据等相关内容对区块链如何重塑农产品冷链物流进行了分析。
(一)区块链的使命
张立冬总监分析了农产品冷链物流面临的挑战。一是产业不融合,体现在跨界融合难,产业融合难,标准对接统一难,优质产品服务提质增效难。二是供应链不协同,体现在生鲜供应市场分散,时空分配不均衡,产业基础不配套,信息不对称。三是平台不支撑,体现在生鲜供应链发展处于探索期,缺乏创新引领平台。四是资源不聚集,体现在技术、数据、金融、人才等高端要素未形成聚集效应,生鲜供应链产业动能转换慢。
张立冬总监认为区块链可以推动种植采收、生产加工、冷链运输、冷链运输、冷链配送和终端零售等供应链上下游协同,重构农产品供应链。
(二)区块链应用
区块链有可能彻底改变物流和供应链信息交换的方式,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如下:
传统追溯还有信息有效流通难、产品伪造与丢失、平台运维成本高、判定追责难度大、信息化程度较低、溯源防伪复杂等痛点。例如,在传统追溯中,供应链上下游利益存在冲突,例如
果农会思考橙子好不好卖?是否需要扩大种植?顾客有啥需要?销售的怎么样?我可只能保证我的质量;
分销商会思考怎么证明是进口的?消费者关注什么?产品质量如何?减少自己环节的风险和责任。
物流公司会思考如何保鲜?如何降低运输成本?怎样及时送达?怎样减少自己环节的风险和责任;
平台会思考怎样自证清白取信顾客、明确追责与减少自己环节的风险和责任。
“区块链+商品溯源”有助力于解决这些问题,在信用环境可表现为不可篡改,相互背书,解决信任危机;追溯追责中可表现为所有的数据可以逆向追溯,每个环节数据都可以确认,单证和追责简单明了;信息互通中可表现为打破信息孤岛,参与方实现信息共享,开放数据;智能合约中可表现为智能合约自动执行,减少人为失误和违规操作,提升效率,降低合约风险;成本节约中可表现为降低多方合作的成本中可包括运营成本、信任成本、资产,资金的信任成本。
例如冷链运输面临的挑战有问责难,体现在跨国冷链运输过程中,经常会更换承运商,货物出现问题时,但目前温度记录的实时性比较差,因此责任不明确;数据容易篡改,体现在现在温度记录多为自动采集、人工记录,可靠性不高;信息系统的数据维度单一体现在现有的系统针对货品及环境的数据采集难以还原真实的作业场景;信息系统的数据维度单一,体现在现有的系统针对货品及环境的数据采集难以还原真实的作业场景;订单碎片化的挑战,体现在大订单、长期订单逐步被碎片化的中小订单、短期订单代替,农产品交易额中30——50%询单量都是中小订单,市场体量庞大。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引入旨在增加问责制,降低成本和确保冷链运输中每个环节的准确数据报告的技术解决方案得到缓解,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完全解决。
(三)区块链的应用之路
张立冬认为,农产品冷链物流核心技术有物联网+云计算技术的农产品冷链物流执行的可视化、可感知技术;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农产品冷链物流执行的可追溯、可监控技术;基于冷链仓储信息化管理技术与基于冷链运输信息化管理技术,而这些技术都需要应用区块链。
二、郑璧双 浩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演讲题目:外贸综合服务助推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
郑璧双总经理围绕外贸综合服务助推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从外向型经济发展、农产品走向国际、农村物流发展建议三个维度,用实际的外贸综合服务进出口案例进行了阐述。
(一)外贸综合服务助推湖南外向型经济腾飞
外贸综合服务是指基于互联网平台,以整合通关、收汇、退税、物流、仓储、融资、保险、市场推广等国际贸易供应链各环节服务为基础,为众多的中小外贸企业提供标准化、高效透明的外贸综合服务,降低其综合外贸成本的新型贸易业态。
2013年7月24日,外贸国六条出台,正式在国家层面提出“外贸综合服务”。湖南省高度重视外贸综合服务,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推动发展。
在政策的支持下,湖南省外贸进出口取得了新的突破,如下图所示。
(二)外贸综合服务重点助力农产品走向国际
浩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5月,是国家级4A现代综合服务型物流企业,总部设湖南长沙,2014年和2015年公司先后被湖南省商务厅、财政厅授予湖南省通关代理中心和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称号。30余家全资子公司和分公司分布在全国主要口岸及湖南省各地州市,海外代理300余家,代理网点遍布全球。公司业务贯穿商贸流通各环节,主要分为综合物流服务、供应链管理服务、信息技术服务、园区管理服务和教育咨询服务五大板块,致力于打造线上、线下于一体的商贸流通领域生态型综合服务企业。浩通外贸综合服务模式是运用大数据,以外贸全流程线上服务平台+园区驻点线下辅导平台相结合,助力中小企业外贸业绩破零倍增。
郑璧双总经理介绍了湖南省的一些特色农产品,比如永州地区的蔬菜和桔子罐头、益阳的黑茶、皮蛋、干辣椒,湘西地区的猕猴桃及玻璃椒,常德汉寿的鸡蛋及蔬菜等,分享了外贸综合服务助力农产品走向国际的一些案例。
贸综合服务的重点服务项目有商政策引导服务、市场开拓服务、基地备案服务、相关认证服务、快速通关服务、风险防范服务。外贸综合服务模式是运用大数据,以外贸全流程线上服务平台+园区驻点线下辅导平台相结合,助力中小企业外贸业绩破零倍增。
(三)农村物流发展相关建议
1.全面推广园区外贸综合服务。横向来看,建立外贸综合服务行业标准,逐步向全国推广;纵向来看要深度调研农村园区特色及难点,下沉乡镇开展外贸综合服务。
2.创新一村一品一点产品帮扶模式,借鉴湖南一县一品农产品推广成功案例,复制标准化模式在农村产业基地创新一村一品一点产品帮扶模式,助力优质农产品走出去。
3.加强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整合各类线上平台,利用大数据及网络营销新渠道(抖音、微视、淘宝直播等),打通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加快推进农村终端服务。
三、汪传雷 安徽大学物流与供应链研究中心主任 演讲题目:面向新零售的冷链物流系统仿真研究
汪传雷主任对一家物流公司仓库作业运行数据进行收集,然后利用Flexsim仿真软件,进行建模分析,找出系统存在的瓶颈,最后针对瓶颈环节,修正瓶颈环节的属性参数,进行优化改进,最终实现提高设备资源利用率、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的,同时满足降低资源浪费、环境保护的要求。
(一)ZWY公司冷链物流系统
ZYY主要为SXCQ公司提供冷链供应链服务,SXCQ公司创立于2015年9月,位于合肥市,是一家生鲜企业,初始注册资本为1226.95万元,主要提供生鲜和厨房周边服务,致力于解决中产阶级消费者的一日三餐问题。
SXCQ公司目前在合肥已经拥有100多家店面,店面面积平均在200平方米到300平方米之间。SXCQ公司的产品繁多,其中单品数有1800支,生鲜产品有300多种,产品种类主要有果蔬、水产品、豆奶制品、冷藏品和厨房日用品。SXCQ公司采取薄利多销的经营方式,为消费者提供同城最低的价格、最好的质量。同时,SXCQ公司采取线上APP+线下店铺的营业模式,SXCQ公司不仅是电商平台,还是一个具有多方面延伸服务的服务平台。
ZYY物流公司一共有五个库,其中E仓库是SXCQ公司入驻的仓库,ZYY公司的仓库主要为SXCQ公司的门店超市提供生鲜配送,其中E仓库又可以分为干区和生鲜区,干区主要储存有米面粮油等对温度要求不高的商品。而冷藏生鲜库则主要储存有对温度需求高的蔬果、鱼蛋肉禽等冷藏冷冻品。其中干区作业主要采用摘果式分拣,而生鲜区主要采取播种式方法进行分拣。作业流程主要包括入库、分拣、上架、补货、包装、发货、流通加工和退货8个环节。
本研究主要研究入库作业、分拣作业、上架作业、补货作业、发货作业这五个流程,其中包装、流通加工在其他区位,而退货作业超出“收货到发货”的研究范围,涉及到上游供应商,为了简化模型,本研究不加讨论。
(二)系统建模
经过实地调研发现冷链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公司机械化程度较低,生鲜区的作业几乎完全靠的是人工,其中分拣所耗费的时间最多,效率较低。为了减少整个作业流程消耗的时间,提高作业效率,通过Flexsim对冷链系统进行仿真,希望能够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然后通过Flexsim修改问题环节的参数,进行仿真优化,最终能够改善整个系统的作业流程,提高作业效率。
汪传雷主任收集了ZWY公司关键环节的数据,根据物理模式,利用Flexsim软件进行了仿真。
(三)结果分析
干区三种商品各环节的处理率分布大致相同。其中,啤酒商品因为夏季需求量大,每天的收发量也大,各环节的作业时间相对较长,啤酒作业的问题环节更加突出。因此,这里以啤酒作业流程为例进行分析。处理器正常情况下的处理率处于70%到90%之间。从图中可以看出啤酒作业的卸货堆码、分拣和拖运货物三个环节的处理率都接近或者超过90%。此外,贴标缠膜、入库和缠膜发货三个环节的处理率都低于70%。因此需要对上述环节对应的处理器的参数进行调整,干区的关键指标为卸货堆码、分拣、拖运货物、贴标缠膜、入库和缠膜发货。
汪传雷主任根据仿真结果,调整了人员任务分配:修改前,卸货堆码环节有2名员工,加工时间为150s,修改后员工数增加了2人,变为4人。同样的工作,员工数增加为原来的2倍,时间将会减少为原来的一半75s。入库环节原来有4名工人,加工时间为60s,修改后加工时间增加到80s,员工数减少了1人,变为3人。拖运货物环节,原来有1名员工,加工时间为240s,修改后,加工时间为80s,员工数增加了2人,变为3人。扫码上架环节原来有1名员工,加工时间为210s,修改后,加工时间为70s,员工数增加了2人,变为3人。分拣环节原来有2名员工,加工时间为1200s,修改后,加工时间为600s,员工数增加了2人,变为4人。缠膜发货原来有8名员工,加工时间为75s,修改后,加工时间为600s,员工数减少了7人,变为1人。因此,调整前干区关键环节总共有18名员工,调整后有18名员工,总人数不变,调整不需要增加额外的人员工资成本。
汪传雷主任将调整后的作业效率进行了对比,说明了系统优化是有效的。
四、李长宏 中铁铁龙集装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部长 演讲题目:数字化提效多式联运
中铁铁龙集装箱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企业管理部部长李长宏作了题为《数字化提效多式联运》的演讲,他从多式联运铁路时代到来、多式联运数字化解决方案两个关键点入手,对数字化提效多式联运进行了分析。
(一)多式联运铁路时代到来
多式联运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但我们联运的比例远远低于欧美国家,在欧美通用并且高效的多式联运模式到中国出现了橘越淮而枳的现象,李长宏部长认为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一是总量偏低,整体结构不均衡。2018年全行业多式联运占全社会货运量4.1%,远低于美国40%、欧洲35%、印度25%。我国冷藏运输率20%以下,远低于发达国家80—90%的水平。2018年完成货运量506.29亿吨,公路占比78.1%,铁路占比7.95%,水路占比13.8%。可以看出来,铁路这种骨干、环保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
二是条款分割,协同衔接效应差。线下的基础设施互联不到位的,真正能够实现海铁联运直通的港口不到1/3。线上来看,很多客户有需求,但目前却没有一个平台可以提供多式联运准确的位置查询。
三是创新不足,服务供给有待提升。多式联运难在多种利益格局的交织,多种方式的竞争。多式联运的比例持续多年徘徊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这就需要我们跳出运输、物流的角度来看联运,要从商业模式创新的角度来重构多种利益群体的交易结构,推动多种运输方式的协同发展。商业模式的创新贵在联,重在基础设施和信息的互联互通,企业之间的联利、联心。
四是各自发展,政策落实不到位。我国的经济正在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运输也需要高质量的发展,就是要放弃单打独斗,彼此深度融合,激发协同效应,来推动多式联运的高质量快速发展。目前,各种运输方式、运输企业没有形成统一的价值观。
针对上述问题怎么解决呢?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就是要从全局出发,加强衔接协调,完善协商合作机制,实现基础设施和信息的互联互通,最终提高整体的效率。
李长宏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以铁路为主导的、数据驱动的多式联运体系,推动实现多赢的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融合发展的生态圈。
无论是从欧美还是俄罗斯在内,铁路的引进就是经济腾飞的标志,这在国外也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同时,从运输经济学角度,在多种运输方式中,铁路运输存在明显的规模经济特征。
要想根本上提高多式联运水平,就要依靠创新,创新就是要找到新的要素和新的生产条件的组合,这方面数据就是一个新的要素、一种新的资源。随着ICT的发展,数据在综合运输体系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效果会越来越显著。
为此,要充分发挥铁路运输的比较优势,推动基础设施互联,信息互通,促进实现从物流经济到平台经济、枢纽经济,最终实现共享经济的转型升级。
(二)多式联运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进入到后工业化阶段,对运输的需求,小批量、多频次、高价值运输的批量上升,运输由追求数量到强调质量的变化,信息数据的作用举足轻重。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的生产能力和效率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信息的获取、处理和利用。从安全角度来讲,信息成了运输部门提供的唯一特价商品。大数据一度成为热词,数据是金矿,数据是新的盈利点,关键要实现数据的可量化、可控制、可共享和可变现。在数字化过程中需要以市场化、产品化为驱动,基于互联网系统实现资源的配置与优化,基于物联网系统提供服务与全过程透明管理,借助于数据驱动创造反馈回路,重构质量管控体系。
实现数字化要经历三步走:一是通过智能化的装备实现数据的收集。二是通过平台内的模型、算法来优化形成可封装的标准化产品。三是数据的产出和盈利,从数据的角度实现运输网络化、网络枢纽化、决策智慧化。回归物流的本质,就是降本增效和价值创新。最终以产业融合为导向,以共享、共生、共同进化的理念,兼顾公平、效率、活力的原则,以完善的多式联运服务体系为载体,以互联网、物联网新技术为手段,鼓励基于多式联运、供应链的跨区域产业链分工和产业布局的联动,厚植多式联运需求土壤,打造形成一个跨界整合、共享共创、共融共生的生态圈。在升维过程中实现增值、增质、增量、增利、增效。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国物流学会。更多中国物流学术年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物流学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