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次中国物流学会年会国家级课题申报与高水平论文发表专题分论坛于2019年11月17日在江苏南京召开,论坛由中国财富出版社社长、中国物流学会兼职副会长王波主持。分论坛分为专题演讲和圆桌对话两个环节,专题演讲环节邀请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教授余玉刚等4位专家就国家级课题申报进行分享,圆桌对话环节邀请了《中国流通经济》主编郝玉柱等4位嘉宾就中文期刊高水平论文发表进行分享。主要内容如下:
一、余玉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教授,长江学者,杰青基金获得者演讲题目:基金委管理科学“十四五”规划研讨报告
(一)项目总体介绍
项目要求:研究管理科学与工程的发展背景、规律与态势目标现状与优化布局、学科交叉先资助领域以及政策措施等,从而提出管理学部未来发展的总体框架之四梁八柱与前瞻研究方向,以及学科发展战略和“十四五”规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科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强调科学研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NSFC全面深化基金改革,提出全面深化基金改革,提出32 字资助资助方针: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
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NSFC基金改革资助方针,我们充分认识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现状和面临挑战与机遇,确定学科发展目标和使命,提出学科发展特有的“四梁八柱”和布局体系。
挑战:在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及前沿科技领域的前瞻性布局不够,跟跑多于领跑,跟跑多于领跑;学科顶级原创成果占总体发文数量较低,远远落后于美国,研究水平不均衡;管理工程有待加强,面对掐脖子管理工程,原创性成果的落地程度有待加强;学科内部交叉和跨学科交叉满足不了解决新科技革命的跨界影响的需求。
机遇:新科技革命为管理科学发展带来百年难遇的科研机遇,颠覆性的管理理论与方法亟待学者加入;中国实践的成功和挑战缺乏科学总结,内在特征、差异、理论远未形成;国际竞合暴露中国很多“掐脖子”技术与全球治理的瓶颈,需要大量科学家解决。
管理科学与工程作为管理科学部下设学科,共有19个子方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学科发展规律、学科发展目标、学科布局优化、学科交叉情况、优先资助领域和相关政策措施六个方面。
(二)学科发展研讨
(三)学科问卷调研
调研一: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现状调研
调研学科各领域发展的现状和国际地位,分析学科发展的重大挑战和任务使命,需要更多专家和学者共同参与。现在已经收到几百个问卷,从问卷结果可以看出参与人的年龄分布、国内国外分布、各子学科参与人分布等。有些学科参与的人很少,最终可能对这个学科不利。从调研结果可以看出,物流与供应链、交通运输管理等学科参与的人比较多,预测理论与方法、管理统计等学科参与的人比较少。通过与英国、德国、美国、加拿大、法国、日本、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家相比,大家认为中国管理科学工程发展已经走到了相对前列的位置。
调研二: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关键领域调研
从国家需求、交叉发展、前沿、原创等多角度探究学科各领域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分析学科未来发展的“四梁八柱”,优化学科总体布局和优先资助领域。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填写问卷,选择你认为值得资助的重要领域,被选数量排名靠前的研究领域将纳入优先资助的范畴。目前已经收到372个同行学者填报的问卷,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各子学科分布等信息。希望大家积极参与问卷调查,为学科发展贡献力量,谢谢大家!
二、李建斌 华中科技大学博导、教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获得者 演讲题目:青年教师职业发展与国家自科申报及高水平论文发表历程分享
李建斌教授先分享了自己参加工作十年的经历,研究方向由物流供应链转向电子商务以及发表论文过奖的过程和经验体会。
李教授指出影响青年教师发展的因素,主要包括:高校选择、团队建设、职业路线、人才阶梯、工作内容、素养与职业规范等。
李教授简要分析了国家自科基金申请的政策,提出了申请书的撰写注意事项及建议。
三、于晓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理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系主任、教授 演讲题目:申报国家社科基金的一点体会
我今年申请的课题题目是基于“粮安工程”的供应链下粮食质量安全的影响因素及预警研究,获得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的批准立项。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给大家分享:
(一)学校简介
1958年,王震将军带领转业官兵是为培养农垦事业急需的农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创办了“铁道兵农垦局农业大学”。1959年6月9日,农垦部下发文件,确认学校定名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位于岷山县佩德乡。2003年学校整体搬迁到了大庆,经过61年的历练形成了一个办学定位,即始终坚持扎根垦区、立足大庆、服务龙江、面向全国的服务定位,着力为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和国家农垦事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学校拥有很多与粮食相关的科研平台和创新团队,提供最基础的研究。拥有很多特色成果,包括精准农业和农机物联技术等,例如粮食外包装上印有物联网二维码,扫描可获得粮食产地、播种时间和施肥时间等信息。
2018年9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考察,首站来建三江管理局,来到了北大荒精准农业农机中心,特别提到要打造北大荒“三大一航母”,即打造大基地、大企业、大产业和农业航母,多次提到了“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我们一直在做粮食供应链方面的研究。
(二)基金申报及体会
关于国家社科基金申报,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经验和体会。第一,坚持非常重要;第二,前期基础很重要,一定要有一两篇检索论文,要有点和你研究方向相关的核心论文;第三,选题很重要,选题要和国家政策要相关,并且研究方向不能变;第四,研究团队很重要,在写本子、磨本子觉得麻烦不想做的时候,团队成员要能够帮你做一些事情;第五,管理机制很重要,学校找专家给点评最开始写的本子,然后反馈修改,重新申报,最后才能申报成功。
(三)本子写作及体会
1.选题
选题一定要认真看指南、政策和省一号文件;要查一些最新文献;要有持续研究的积累;要密切关注研究新导向和社会新需求。
2.综述与内容
国内外文献综述和研究内容对应,述评结合,有层次感;课题相对于已有研究的独到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研究内容写清做什么,思路清晰、逻辑强;参考文献引用最新、高水平期刊、经典、同行和自己的文章。
3.技术路线
建议和研究内容一一对应,用图展示全部细节。
4.研究方法和研究目标、创新之处
研究方法指用什么方法,怎么用,解决什么问题;研究目标指在研究解决问题能够取得什么样的进展。基础理论应体现学术进展,应用研究应体现对策措施进展。
创新之处:方法上的、理论上的、研究范围等方面 。
5.研究基础
要突显前期研究代表性成果和申报项目的关联性,然后详细地写出来。
6.认真修改打磨
提前做准备,留出修改的时间;尊重专家的建议,认真修改;不断完善叙述和表达方式。
四、徐小平 安徽大学商学院教授 演讲题目:国际采购与供应管理联盟官方英文期刊《现代供应链研究与应用》出版情况介绍
(一)期刊介绍
1.实践背景
世界很多国家已经布局供应链战略,例如美国全球供应链战略,德国工业4.0,中国现代供应链管理等。现代供应链管理已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机器人等很多新技术正在改变现代供应链。
2.学术背景
现在很多协会会、组织机构拥有自己的期刊,属于电子信息领域的IEEE有174个期刊,PMS协会有20个期刊,INFORMS有16个期刊,而国际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联盟(IFPSM)还没有自己的学术期刊。
3.期刊信息
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联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财富出版社出版社、中国科学大学和Emerald共同建立了英文期刊“Modern Supply Chain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翻译成中文为《现代供应链研究与应用》,是IFPSM的第一本官方旗舰期刊。
我们希望期刊发表一些关于现代供应链的文章;希望期刊能够接近实际,希望期刊能在五年之内进入SSI或SCR;也希望期刊成为指导IFPSM实践的有利工具。期刊对于所有投稿人整个投稿过程都是不收费的。
期刊官方主页的范围基本涵盖了供应链主流研究方向,包括生态系统平台、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目前期刊接收的文章类型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基于案例的供应链研究,二是基于数据和技术驱动的供应链分析,三是供应链统计与研究综述。这我们和已经进入SCR的期刊主编、专家进行沟通,制定了适合期刊发展可行性的方案,计划在2-3年进入SCR,5-6年进入SCR。
(二)编委会团队
期刊的组织架构如图所示,主编下面分为三个领域,每个领域约有10位副主编协助投稿和送审。期刊设有顾问委员会,委员会主席是国际采购与供应链管理联盟主席、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期刊主编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学院执行院长、教授余玉刚,余教授在2012年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学者,青年千人计划,2015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余教授在很多国际知名期刊发表了60多篇文章,2014-2018年被Elsevier评为大陆最高被引学者。同时他也在包括AOR、TRE在内的很多主流期刊上担任客座编委,曾获得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供应链统计和评审领域有Dolgui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朱清华老师两位学者,供应链分析领域有香港理工大学Jason老师和南开大学李伟健老师两位学者,供应链案例分析领域目前有大连理工大学胡向培老师一位学者。
(三)系统投稿稿件分析
第一期期刊已经可以在网站上直接下载,由国内和国际上一些知名院校投稿。期刊自成立以来,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吸引了很多顶级学者投稿。第二期现在正在制作过程中,下个月可以官方网站上查到。
(四)投稿指南
大家可以在Google里检索期刊的名称,就可以直接进入期刊的官方网站。大家可以点红框里的链接,直接登录系统进行投稿。
投稿内容要求:研究的问题要有吸引性、实践性;研究的方法要严谨且有效;管理体制要有可复制性,而且能够指导实践。每篇文章约在8000-10000字,需要在投稿系统中进行投稿。
圆桌对话:中文期刊高水平论文发表分享
郝玉柱主编介绍了《中国流通经济》是北大核心期刊、南京大学CSSCI扩展版。每期约发表12篇文章,每篇约有12000-15000字,共有16个栏目,每期选7-8个栏目,每个栏目约有2-3篇文章。期刊每月15日出版发行,提前两个月进行投稿。郝主编给出两点投稿建议:一是选题一定要抓住社会热点,即中央关心的、社会关注的、自己有研究优势的;二是文章一定要注意逻辑关系,要科学、严谨。
樊锐编委介绍了《物流技术》于1981年创刊,在官网上通过电子邮件或者在线投稿系统投稿,审稿周期在一个月以内,通过初审、终审、复审流程,之后会有反馈邮件。发表论文的时间约是三个月,审稿通过以后会跟作者确定大概的发表时间。《物流技术》发表要求不算太高,对学生要求是研究生以上,要有基金项目。职业院校或一些排名靠后的大学里的老师如果有好的课题或项目也可以发表。
马军主编介绍了《供应链管理》将于2020年1月1日正式创刊办第一期。期刊起点挺高,由供应链领域学院派影响力较大、成就较多的学者审稿。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非常关注供应链,现在刊物虽然现在不是核心,要通过多种手段、多种渠道,力争早日进入核心期刊。
李苏建主编介绍了《物流技术与应用》是由北京科技大学主办,以物流技术装备技术与应用为主,主要客户为国内主要物流装备生产厂和集成商。期刊有一部分博士生和高校老师的稿件,大部分还是物流装备生产商和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运营管理者的稿件。由于版面所限,实用性的稿件放在首位。投稿一定有实际的项目背景,例如要解决或改进装备技术,改进企业运行效率等。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国物流学会。更多中国物流学术年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物流学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