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重点高校管理学院院长论坛于2019年11月17日在江苏南京举行,论坛以新时期学科建设为主题,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物流学会兼职副会长冯耕中教授担任主持人,4位985高校院系负责人发表了演讲,并在沙龙对话环节与参会代表进行了交流互动。主要内容如下:
一、霍宝锋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主任 演讲题目:新时代·新商科—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
(一)天津大学经管学部简介
天津大学于1895年成立,是中国第一所现代大学。2009年成立了管理与经济学部,现在有300名老师和6000多名学生。管理学门类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3个一级学科及博士点,经济学门类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及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是最好的学科,曾入选教育部“双一流”建设学科。2019年智慧供应链管理团队被评为天津市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A类创新团队,天津市每年只有5个A类创新团队,我们准备依托这个团队做智慧供应链相关研究。
(二)新商科内涵
新时代是一个变化非常快、充满不确定性、复杂、模糊的时代,出行方式、交流方式、购物方式、支付方式等商业模式都在发生改变。
2018年10月,在恢复管理教育四十周年系列活动上,我们举办了“新时代·新商科”主旨论坛,邀请了29所一流高校商学院院长参加。会议研讨了什么是新商科,29所高校商学院联合签署了新商科的创意书,决定要不断探索新商科。
我们认为新商科是一类知识、一门学科、一种教育、一个职业。面对新商科,我们主要从四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面向未来需求去做一些准备,培养学生要考虑到未来几十年,要有更长时间的维度去思考;第二,要有立德和树人的目标,培养有能力、有道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第三,要同时做好教学、科研、服务三项工作;第四,要做新时代整合者。
如何实现整合呢?一是价值整合,把不同的价值观、规范、文化、逻辑、哲学、人文精神、科学精神整合起来,形成共同战略目标;二是学科整合,就是把不同学科给他整合起来;三是虚实整合,就是把理论和实践整合起来;四是生态整合,就是把商学院内部不同的系整合起来,跟其他学院、政府、企业、环保部门、媒体、其他的非盈利组织整合起来,建立生态系统。
(三)新商科探索
1.建设新型高端智库,发挥智库功能
我们建立了全球工程经营平台,平台依托于天津大学的优势学科和多学科交叉,旨在推动学科发展、助力国际工程企业经营、服务国家战略。2017年-2019年连续三年举办全球工程经营高峰论坛,来自政界、学界、业界等共计1100余名领导及专家共同参与,围绕全球工程经营的热点问题展开深度研讨与互动。
2. 打造“产学研创”生态圈
2018年,经POMS理事会授权批准,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四所中国大陆高校组成POMS(生产与运作管理学会)中国联盟,举办系列“中国POMS国际会议”;2019年6月21日至24日,于天津大学举办POMS国际系列会议(中国)的首次国际会议(2019 POMS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in China),来自各界共计600余人次参与会议。
我们聘请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女士、海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金晓剑先生为学部兼职教授(研究员),与格力集团共同创立了“格力杯”大学生创意大赛活动,与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世界500强第42位)、NOMIC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3.构建特色学科交叉平台
我们把工业设计、工商管理、工业工程结合起来,把人工智能、大健康、可持续发展结合起来,构造交叉的学科平台。IDBE培养方案是我们做的非常有特色的项目,用不同的导师来培养学生,用创客空间、混合团队和创业研究案例的方式培养。
4.多元化课程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统一
我们做了很多课程体系,例如:X计划,以实践为导向,将企业实际问题引入学校,以企业实际案例为课程内容,校内教师、企业导师共同参与指导;TVP创业遍变辩,讲授各行业经典创业案例,提高学生创业认知;创新创业训练营,学生通过集中训练、参观走访、论坛交流、团队建设等活动,不断优化完善自己的创业项目;X-Club,营造创新创业社团文化氛围,打造学生创新创业学习、锻炼和实践平台。
总体来讲,人才培养、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构成了学科建设四要素;通过价值整合、生态整合、学科整合、生态整合四个工具,实现彰显学科特色、汇聚优秀人才、扩大学术成果、优化资源配置的学科建设的最终目标。
二、但斌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 演讲题目:经管学院学生职业发展与学业深造能力培养的思考
但斌副院长先介绍了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的发展历程,然后分享了经管学院当前面临的问题和矛盾:第一,专业过多过细,现在更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给学生搭建平台,创造未来发展空间,而不要限制在某个专业上。第二,升学和就业的矛盾,大部分学生本科毕业后选择就业,只有一部分选择升学或者出国。第三,生源结构问题,由于重庆大学以工科为主好就业,吸引了很多贫困地区的学生报考,导致了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不会选择继续深造。第四,引进国际化人才的渠道不畅,由于地处西部不发达和工资待遇等问题,很难吸引高端人才加入。
但斌副院长指出,重庆大学立足于商学院认证,通过引入国际认证来梳理学科跟国际接轨,同时面向社会需求,培养学术后备人才务实型人才。注重学业素养和职业能力这两方面的培养,整合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含ACCA)、金融学、市场营销(含物流)和能源经济学六个招生专业统一招生,拥有管理学学士和经济学学士两个学位。
但斌副院长指出,重庆大学的培养目标是拓展国际视野,立足本土实践,创造管理新知,培育卓越人才。总体目标是培养高层次应用人才和研究型后备人才。通过模块化课程体系、科研训练、学业导师制和职业导师制等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建立了国际化教学和学生交流平台,提升了学院的国际化程度。并从本科生教育层面进行了经验分享。
一是建立模块化课程体系。如经管平台课程;新生研讨课+学科讲座课程;专业核心课+专业选修课;经管大类选修课;实验实践课程、创业创新课程、实习实训;小学期特色课程(英语提升、研究型课程)等。
二是提供科研训练,如SRTP项目、专业竞赛项目等。
三学业导师制和职业导师制。学生导师制:为每个学生配备学业导师,由专业教师担任,帮助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拓宽专业视野;进行科研训练,提高学生科研能力。职业导师制:在校友和合作对象中遴选企业家、社会名流组成职业导师团队,通过实践讲座、职业咨询、暑期实习等途径,满足学生职业发展、学业深化的差异化需求。
四是建立国际化教育平台。学院积极推进学生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扩大学生交流规模,提升学院国际化程度,建立国际化教学和学生交流平台,扩大我院的国际影响和办学声誉。
三、赵林度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原院长 演讲题目:产学研结合与学科建设
赵林度院长先分享了产学研合作的五点思考。第一,高校老师需要思考真正的动力源是企业、产业,还是高校?应该如何协调需求与供给之前的关系?第二,在趋同化的环境里,如何面向社会需求、满足社会需求?如何才能跨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第三,在世界一流大学的征途上,我们的发力点究竟应该在哪?第四,仅凭“一流的”理论真的能培养出一流的学生吗?第五,盲人摸象式的科研真的能成为世界一流的成就吗?
赵院长随后分享了关于产学研合作的探索,通过举办产学研合作论坛,聘请产业教授和校外指导教师,建立研究生工作站和学生实习基地,促进人才培养的延伸;通过建立科研基地、联合研究中心、共同承担项目和提供咨询服务,促进科学研究的融合。
赵院长最后分享了关于产学研合作的收获,通过三方面内容详细介绍了南京鼓楼医院医药物流系统。第一,医院内部药品配送,通过供应链面板+智能看板、患者行为轨迹分析、看板+推拉结合等模式,实现药品的智能输送和分层分发。第二,医院外部药品配送,(1)基于SPD的医院中药配送;(2)互联网医院药品配送,包括第三方配送、实体药店自取和药店营业员紧急配送三种模式。第三,院前急救药品配送,(1)危急重症患者多阶段急救调度模式;(2)基于胸痛地图的院前急救方法。
四、冯耕中 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物流学会兼职副会长 演讲题目:教科文战略先行 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
(一)背景
如何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成功实施企业“走出去”战略,成为摆在政府和企业面前的共同问题,也是我国发展区域经济的战略课题。冯耕中院长认为,高校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高地,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国际化作用,将教育“走出去”与企业“走出去”实施统筹管理、进行协调发展,是强化各区域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途径,对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强化各区域在中国“一带一路”大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意义重大!
(二)经验借鉴
冯耕中院长回顾了中国管理学科国际化历程中几个重大项目,如中国加拿大管理教育交流项目、孔子学院、中国科学院科技支撑“一带一路”建设项目等。他指出,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一大批既熟悉中国国情又了解西方企业管理的中国本土化人才由此而生,而这些人为中国改革开放起到了重要推进作用。并得出两点启示:一是加强人文交流、教育培训先行、建立民意基础;二是科教战略先行、经济交流结合、相互促进发展。
(三)发展基础
冯耕中院长总结了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国际化的三个阶段,首先是1.0阶段(2000年以前),主要是学习国外;然后是2.0阶段(2000-2017),以发国际文章为导向,对标国际、追赶超越;3.0阶段(2018年之后)是走出去的时代,从引进来到追赶超越,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并跑甚至是领跑。冯院长分享了西交大管理学院的国际化项目,包括双学位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海外设立管理工程与创新研究中心等。冯耕中院长强调,境内外管理学院多方合作可以带来国际商会不可比拟的优势。
冯耕中院长认为,今天学科发展与20、30年前已经非常不同,中国经济社会在改革开放40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在这样的背景下,无论是办学、当老师还是学生,一定是要看清楚大势、看清未来的发展方向,否则很可能不知不觉就会被历史淘汰了。
在沙龙对话阶段,4位高校院系负责人与参会代表就一些学院管理问题进行了深度的交流,例如,如何提升学校对外交流合作、科研成果归属问题、普通院校如何解决师资来源问题、博士生来源问题、校际合作模式问题、物流人才培养问题,如何开展学科规划、选择办学重点等。嘉宾精彩的回答给参会院校下一步发展提供了思路借鉴,得到了参会代表的高度认可和肯定。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国物流学会。更多中国物流学术年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物流学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