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中国供应链应用与创新案例专题分论坛于2019年11月17日在江苏南京举行。论坛由中国市场杂志社《供应链管理》主编、马军博士主持,大连理工大学副教授吕一博等3位学者与企业代表发表了演讲,主要内容如下:
一、李玉博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 演讲题目: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生态系统建设
(一)CMCC背景介绍
案例教学法最早开始于美国哈佛商学院,迄今为止美国哈佛商学院案例库和加拿大毅伟商学院案例库是全球最大的英文案例库出版机构。案例教学研究在中国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1987年我们率先成立了第一家国内管理案例库,就是为了解决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特殊管理现象,而展开的案例采编与教学研究工作。
2007年,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CMCC)正式建成,承载着国内所有MBA培养院校的案例教学研究与整个案例采编工作。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是世界上最大规模、最规范、收入案例篇数最多的中文案例库。2010年,CMCC与毅伟商学院案例库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去年与哈佛商学院案例库也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形成了向国际输送中文管理案例的通道和窗口。
共享中心在建设过程中遇到一些问题,主要包括:案例数量少、采编成本高、建设周期长、使用率低、质量参差不齐和不可持续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率先提出构建“共享模式”,成立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制定共享中心章程,提出“统一规范,分散建设,共同开发,资源共享”运行机制,最终实现全国商学院案例共享。
(二)已经开展的工作情况
1.搭建案例研究学术互动平台
2008年,我们创办了《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是国内唯一以案例为主题的专业学术期刊,是CSSCI扩展版,被引用率逐年上升,有希望不久后进入CSSCI核心版。
从2010年开始,我们每年召开一届管理案例学术年会,是国内案例领域规模最大、覆盖院校最多的专注于案例研究的学术会议。会议邀请了浙江大学吴晓波教授、北京大学周长辉教授等一些案例研究领域的大咖和领袖进行分享,来引领整个案例研究事业发展。
2.搭建案例教学与开发的平台
我们每年在四、五月份举办案例教学师资培训,目前已经举办了30届,共培训了来自200余所院校的3000多名骨干教师。同时出版了《管理案例采编》《管理案例教学法》等一系列关于教育案例采编与纂写规范的培训教材,内容及形式包括:案例教学方法论培训;“百优”案例作者现身说法,“案例教学与创作”工作坊;面向西部院校的专题培训。
我们开展了全国百篇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活动,从2010年开始已经举办十届,目收入优秀管理案例1044篇。并且我们将优秀管理案例推荐到哈佛和毅伟商学院案例库,我们先把入选优秀案例的摘要翻译成英文,推送给哈佛和毅伟商学院案例库,由他们评选出感兴趣的案例,我们同作者一起进行翻译的工作。“百优”案例目前包括一般案例、微案例、西部专项和重点案例,评审专家已扩展到接近300人,其中教授占70%。会审专家由12位资深专家和全国MBA教指委委员担任。
我们为学生搭建了综合教学实训平台——全国案例精英赛,从2013年开始,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吸引了全国40%的MBA学生参加,得到了企业界和学界高度的认可。
3.案例数据库建设
截止到2019年11月,有来自206所院校的入库案例4200余篇,其中“百优案例”1044篇、微案例51篇、重点案例8篇、西部专项案例33篇、视频案例29篇。分布于16个行业,国内七个大区、港澳台地区以及国外部分地区,涵盖了所有企业管理中的热点问题。
4.案例平台信息化服务
2014年更新升级门户网站,从案例使用下载至扩大在线投审稿、会议报名、数据挖掘等功能,全部实现线上案例教学服务功能。很多重点高校对案例库都有一个高频使用率,如果案例被收入到哈佛或毅伟商学院案例库,会给予作者案例版权费。
5.持续搭建更广泛的共享平台,推进案例的国际化进程
我们持续构建案例共享模式,2013年成立了“中国管理案例中心联盟”和“中国管理现代化管理案例专业委员会”。截止2018年底有百余所院校成立了案例中心。持续搭建共享平台,与世界第二大IVEY案例库合作,扩大案例平台的国际影响力。现有会员院校279所,会员总数29050余人;2015年北京大学就有122名教师申请会员,其中包括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教授。
(三)建设成效
我们创建了国内首个案例共享门户网站,实现案例教学的成果转化,为本校和全国高校万名教师提供案例教学服务,使用量达730,938 次。搭建了三个案例教学的实践平台和两个案例研究学术互动平台,被评为全国规模最大、最规范,全国第一的管理案例库。
二、尚尔斌 苏州浩创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裁 演讲题目:中国管理案例共享中心生态系统建设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路货运分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尚尔斌分享到,改革开放已经整整40年,我们仍然在很多地方、很多场景下都可以看到计划经济因素的影响甚至是行为,与今天的市场经济场景、行为交织在一起。客观的说,我们今天讨论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出发点,都应该是立足于市场经济,而非计划经济。
其实,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核心区别很简单,那就是对产品或者服务的定价原则,计划经济环境下是依照成本加上预期利润来确定价格,而市场经济下是依照供求关系决定价格,这样的例子在我们今天的经济社会中比比皆是。对照过去十年、二十年行业企业的发展,对照那些今天快速发展崛起的优秀企业,以及那些因为跟不上形势发展而落寞的企业,可以清晰的看到他们是大量熟练的应用了创造和管理供求关系、创造需求而取得市场领先地位、甚至取得成功的例子。这是今天的趋势,是大势,谁也无法更改。
这一趋势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逻辑和企业发展的基本逻辑息息相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逻辑如下图所示:
企业发展的基本商业逻辑如下图所示:
今年,人们在很多场合都在说数字供应链、数智供应链,谈数字化、无人化、人工智能等等,整个中国的运输、物流、供应链服务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需求增长放缓,市场竞争加剧,仅仅依靠传统的精益管理、精益运营已经远远不足以支撑企业持续发展需要,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加剧。第二,市场竞争及取得增长更多依靠科技、商业模式及资本的力量,数字经济及数字供应链的发展迎来战略机遇期,科技、模式、资本成为获取增长的新引擎。第三,随着90后、00后进入职场并逐渐成为主流,新职场人群对就业、对职业观的认知发生很大改变,行业整体上面临严峻的招人难、招人贵、留人难的问题,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改善操作体验成为行业共性需求与难题。这些问题的形成及解决办法可以结合以下两个案例思考。
(一)商超O2O订单拣选解决方案案例
传统的商超经营模式里面是没有O2O订单拣选处理这一场景需求的,也没有相应的专门岗位、流程及解决方案。接入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等主流平台O2O订单后,目前常见的订单拣选方式如下:
第一,由超市选配比较熟悉超市商品及商品摆放区域的老员工来做O2O订单拣选。第二,采取手持纸质订单拣选或手持系统PDA查看电子订单拣选商品。
这种拣选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痛点:第一,一只手持纸质订单或者PDA、一只手持装货袋或筐,在到货架上取商品时必须放下一只手中物品,操作不便,如果是持纸质订单拣选还需要到服务台重新录入订单,操作效率低、订单拣选耗时长,差错率相对高。第二,需要熟练超市产品布局及商品的老员工来承担本项工作,需要一定的培训基础。
结合上述痛点及问题,浩创科技与某知名商超连锁企业合作,创造性的开发出“穿戴式扫描+语音识别辅助”解决方案,经过在上海、深圳若干家店面经过9个月时间的方案设计、开发测试、试运营,完成了项目POC,取得了超出预期的效果,下一步将进入批量推广复制阶段。主要如下:
同时,订单拣选差错率大幅度降低,员工上岗培训时间只需要1个小时,可以实现临时工、小时工这种非全日制岗位员工替代。
(二)电商企业复核打包、供应链企业库内摘果播种等操作案例
基于穿戴式扫描解决方案可以解放双手、提升效率、改善体验的优势,在高频操作场景以及需要双手配合作业的场景导入京东、小米、良品铺子等电商的打包复核环节操作,以及DHL、欣怡科技等供应链企业的库内作业环节,在实现解放员工双手、提升操作效率同时,改善了员工操作体验。目前,穿戴式扫描解决方案以及国内在这类企业很多场景中推广开来,在电商企业复核打包环节取得6.7-14%的效率提升,在供应链企业中取得9-19.5%的效率提升。
三、李平 北京联合大学现代物流研究所、物流系主任 演讲题目:思政建设与供应链人才培养
(一)现代供应链与高校思政建设
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发展“现代供应链”,我们围绕这一思路从学校党委开始做学校的师政建设,隐身到学科建设、专业师政背景下,前进的成果已经在人民日报等一些国家级报刊上展现。
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进出口贸易国,同时也是第一物流大国,对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我们和俄罗斯、东欧的一些院校合作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我们进行相应的课程和专业建设,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供应链管理体现在各种业务流程分析(延迟、规程、柔性、模块),以及流程优化和集成。供应链人才培养,首先是一个知识整合和优化的问题。引进国外的教材和理念,帮助学生更加精准的了解供应链。以供给驱动为特征,通过供给侧质量提高和效率提高来推动中国经济发展。
(二)基于专业思政供应链人才培养模式
2018年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文件提出要以“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为基本遵循,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围绕如何提高人才质量和教学效率这个目标做一些相应研究。关于人才质量,我们贯通人才培养体系的主线是思想政治教育,把特色和优势有效转化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能力,包括综合素质、服务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关于教学效率,我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潜能,激励学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
我们围绕供应链体系做了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管理,实施就业能力跟踪。以系统理论,将供应链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和要素的流动结构有机结合。以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为手段,根据行业实际需求,整合知识功能性教学单元。依据“定义预期学习结果”、“实现预期学习结果”、“评估学习结果”、“持续改进教学”流程完成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效果评价方法是以学生供应链信息技术领域的创新成果和社会服务为主要评价指标。
(三)城市型、应用型人才培养
北京联合大学物流工程专业是以工管结合的城市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建设方向,坚持面向“一带一路现代供应链”与面向“智能供应链产业”的两个服务定位。在加强专业思政建设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开展服务首都商业、医药、石化、城市奥运、农产品供应链的社会服务。在社会服务和企业实践中,提升能力、磨练品质。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国物流学会。更多中国物流学术年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国物流学会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