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林波 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院长、中国物流学会兼职副会长
在第十九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上的演讲(摘要)
(2020年11月28日 广东·佛山·南海)
一、展望“十四五” 世界的视角
首先从全球的视角来看,今天的世界已经不是500年前的世界了。我将从6个方面的维度给大家展示大致的变化:
1.世界经济
2008年以来,世界金融海啸导致了全球的大多数经济学家失业,因为谁也没有想到是一个L型的往下的走势,大约只有5%左右的经济学家预测对了,而且叠加了2019到今年以来的全球疫情,这个L型还要往下走。
从政治格局来看,在过去的200年,全球的政治格局不再蝶变,最近30年,我们已经从两极社会走向了多极的政治格局,尤其是奥巴马政府期间所提出的“让美国的制造业回升”以及特朗普所提出的“让美国再次强大起来”。有些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提出未来是中国和美国两强的格局。
由于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长,中国的GDP已经达到了美国的60%,但是人均GDP只有美国的1/6。因此,今年各种机构预测不断,大致上来说发达国家基本上是负增长,新型经济体也会下滑,唯有可能中国是相对正增长。
展望“十四五”,未来五年会是什么样的格局?目前来看中美的实力从经济总量上来说会进一步接近,要按购买力评价来说的话,中国已经超越美国。如果按1980年的美元来计算那是另外一种场景,亚太地区将占了全球1/3强。回到200年前,1820年的时候,中国GDP占全球的1/3,也就意味着五年以后亚太地区将回到200年前的那个场景。
在国际政治领域里面有一个提法,就是如何跨越“修昔底德陷阱”,这是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首任院长格雷厄姆·艾利森提出来的,他的研究表明在过去人类历史上,当老二要超越老大的时候,经济实力发生变化的时候必然发生战争,无一例外。意味着如果按照目前的经济增长形势,未来十年中国的经济总量会超越美国,那么会不会有一场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现在国际政治界和军事界非常关注,我个人的观点不排除在未来的五年时间有一场局部战争。
2.全球化与逆全球化
技术的变化、社交媒体的出现使得货物贸易的成本、沟通的成本、面对面的成本等所有的成本在下降。波音飞机16000多零件,全球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生产,全球化在今天以及在未来五年将再次发生变革。未来的贸易便利化会出现很大的变化,是由于在全球贸易过程中和物流紧密相关的货品贸易增长速度是慢的,而中间的服务贸易增速是快的,特别是全球价值链所推动的全球贸易增长和全球经济增长这个轮子发生了变化。
3.全球贸易: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变
中央文件经常写三个“链”,即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这三个词所代表的经济含义和政治决策是不一样的,这是全球价值链所推动的全球贸易和经济增长所产生的效果。很显然,我们的研究显示过去全球价值链的推动是供给侧和需求侧,现在是三足鼎立,又一个新的技术的推动力在推动全球价值链的变化。因此,我们看今天中间贸易的比例已经达到了60%,也就意味着垂直化的产业分工越来越严重,像中国这样的经济、贸易大国,独立的自主产业越来越发达,有可能形成自循环。
4.全球价值链变革
改革开放前40年,我国以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甚至不顾环保问题所带来的贸易红利已经离我们渐行渐远。因为今天中国的劳动力人口红利已经基本分配完成,过去以节约劳动成本的这种套利已经下降了20%,在这期间,技术的驱动将使未来十年商品贸易的份额还会减少。如果这样下去的话,货源在哪里?活动半径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也就是说,未来十年,中国和亚太地区新兴经济体所占据的全球消费将突破一半以上。现在这个比例45%左右,这个增长将导致我们全球的货物贸易也发生变化,由此带来的就是供应链的变化。
5.不可预期的全球疫情
大家都在研究经济,没想到来了一个疫情,实际上比尔·盖茨五年前在TED的演讲上已经预言了这场疫情不可回避,没人相信一个科学家的预言。那么这场全球的疫情还会持续多久?我们拭目以待。上个月我和同事和国内学者出了一本书《全球疫情与世界经济》,我们的观点是审慎的全球化,全球化不会终止,但是也不会像过去200年那样快速增长。
6.技术壁垒
我国过去的40年是“跟跑”,接着在部分领域是“并跑”,在接下来的五年至十年,我们极少数领域可能是“领跑”,这是科技界的“三跑”学说。当进入了“领跑”领域,必然进入无人区,这个创新的步伐和风险非常大,犯错的概率更大了,没有可以复制了,更重要的是美国开始不断地“卡脖子”。
二、谋划新发展
中国要怎么去选择?我想大致有四个维度:一是继续推动全球化;二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三是做大国内市场;四是国家治理。当下的中国必然要追求向价值链的中高端转移,进一步保持开放。11月15日,中国共同签署了《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提振了中国形象。11月20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会议上表示,中国将积极考虑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
我国的外交现在面临的情况非常局促,整个外贸区域贸易协定之间的关系如上图,如果加入CPTPP,将有4个新的合作伙伴进入。美国所倡导的TPP如果重启,将对中国形成新的遏制,所以我们有RCEP来对抗,全球化步伐会进一步加快,但是受制于别人的这个情况依然存在。
第二,我们必须保持相对中高速的增长,才有可能追求高质量的发展,速度和质量之间必须保持一个平衡。
同时,我们还有一个工业化的赶超问题,如何实现第三段、第四段的工业化的赶超,这是我们下一步将跨越的中等收入陷阱一个很重要的话题。
在过去东亚的很多国家和地区里面,只有为数不多的5个国家和地区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大多数国家没有跨入,拉美集体沦陷,没有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我国接下来的五年也将面临这个问题。
上图是传统需求侧的三驾马车,需求侧最重要的是靠消费。供给侧过去是4个,现在又加了数据,数据是新的生产力。中国的外向型经济越来越重的比例已经越来越下调,缩到了60%。未来要更多地靠国内的消费,国内的强大市场有两块,一是投资,二是消费。投资,基建方面,一般的工业投资再加上房地产。消费,国内消费保持着很好的增长,但产业的集中度还有一些问题。
今年发布的500强,流通企业里面,国外有13家,中国有4家,按照产业集中度,沃尔玛一家占美国8%以上的市场份额,美国的前四强占了17%,前八强占了83%。中国的连锁企业100强加起来只占6%的市场份额,我们的碎片化、小散乱的情况仍然严重,集约化程度还很差。线上线下融合,02O以后股权交叉,已经有相当多的企业不知道是谁的企业。这种现象就带来一个新问题,就是9月9日这次会议上总书记所提到的“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
关于消费的分享一下个人看法:第一,人口。我国人口占全球18.2%,GDP占全球16.3%,最终消费占全球12.1%,很多学者说中国的消费能否再上升4%,和GDP占比一样,去弥补差额?消费的3个维度是否可以替补上去?谁在消费?中国社科院预测2027年,联合国预测2030年左右,中国总人口数量将开始下降,消费人群会越来越收缩。
2016年,我国已经全面放开二胎生育,并没有像人们所预期的那样,新生儿数量在高速增长。而今年疫情以来,新生儿数量是否会增长?美国预测它的新生儿新生儿会下降,中国的人口学家还没测算完。
我国的年龄结构比、性别比情况更糟糕。我国有3000万的光棍,当然“8228”这种现象可能使我们的结构会有一些倒挂,男女婚姻的年龄比,“老牛吃嫩草”的现象会越来越多。城镇化的比例每提高一个百分点的城镇率会带来多少消费增长?更可怕的是中国现在有一个新的情况,未富先老,65岁以上的人口占7%以上就是老龄化,但是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太快了,所以现在的老龄化已经成了国家的战略,写入了国家的新文件里。
法国从老龄化到深度老龄化(7-14%)经历了126年,德国和英国大概40多年,中国十年后(即2033年前后)就将进入深度老龄化,我国到2050年将有3成65岁以上的人群。这是我们消费能否启动的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北京常住老年人口已经占到17%,如果加上新生儿扶养比,2030年扶养比将超过一半,重压之下,消费怎么启动?消费在两头,一个是新生儿,一个是老龄化。
第二,购买力。我国国民可支配收入刚突破3万。今年最热的两个话题,一个是中产阶级有4亿人,有6亿人月收入低于1000。中产阶级这个概念在国际上有成文的定义,但是在中国不成立,是按世界银行算的月收入2083元就算中产,所以大多数人都是"被中产"。
央行最新发布的资产数据,户均住房资产188万,房贷占到总负债的76%,我国过去以储蓄为导向,现在以负债为导向。
现在国家的主要城市家庭财富情况,富可敌国,基本和很多发达国家的水平一样了。但真实的情况是什么?
北京生活在二环到三环的人群占到常住人口12%,但是五环到六环的人群占了常住人口27%,而且外来人口超过40%。所以今天一个新的词是"五环外",代表了一个新的社会阶层。
2018年我们的顺口溜是"吃着方便面,就着榨菜,喝着二锅头,骑上摩拜逛一逛,然后回家拼多多。"。今年消费的层级越来越明显,拼多多创始人黄峥从创业到上市用了5年时间,个人财富股票最高点超过了马云,创造了一个奇迹。
在中国最流行的SHAKE SHACK汉堡,一个汉堡多少钱?蘑菇牛肉芝士汉堡卖85元,周末一定是排长队,而且一定有黄牛倒卖这个汉堡。中国的消费潜力有,但是已经碎片化,已经严重分层。
最后是消费欲望。中国的中产阶级不仅有房地产、生育、结婚和教育的问题,还有一个养老问题。因此中国的房地产按房价收入比去算,基本上全是高出国际平均水平,北京是44倍,广州是30多倍。中国的单身贵族已经接近18%,而且在大城市的高学历、高收入的单身贵族比例越来越高。单身的背后是什么?很重要的原因是房地产的价格,因为女孩子都希望男同胞去买房子,又和房地产连上了。再往后是教育问题。城市里面一个孩子平均的教育费是多少?一线城市200万以上,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20%的速度在增长。最后是养老。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养老是奢侈品,像泰康人寿就是200万起步。我们的消费在不断升级,下一步我们要进行商务的转型。
最终消费要走到哪儿?要走到提高体验水平。从国家治理的角度来看,今年以来,最大的变化就是欧盟开始先"斩首",美国也开始跟进,接着我国也在跟进,就是平台的治理,平台的治理这一场风波将使中国的产业出现一些动荡,有些行业可能再次分裂。
总的来说,全球化步伐不会停下,中国依然要在保障人口增长的同时,要保就业,保持收入,尤其要关注房地产、教育、医疗保障和国家治理。
对企业,要关注私域流量。最重要的以消费者为中心,如果你是TO B的,以"B"为中心,私域流量最重要;第二是线上线下模式的再造;第三是技术、金融和供应链三位一体;最后是企业家精神。
对学者,要防止学术界的碎片化、防止学术界的快餐化,不要为了纯发表论文而发表论文,要关注学术界的理论创新。尤其像何黎明会长在大会致辞中所提到的,中国的学术界理论创新在哪里?那么多问题,我们的理论现在的"内卷化"倾向太严重,原地踏步,没有上升,希望我们学术界同仁共勉。
再次感谢大会给我的时间,谢谢大家!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国物流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