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领导 专家委员会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注册会员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中国物流学术年会 日日顺创客训练营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产学研结合工作会展播】朱占峰:学研为基 创用为矢 为物流强国培才聚力
来源: 时间:2021/5/6 12:02:51 作者:
  

朱占峰  宁波临空经济研究院院长、中国物流学会兼职副会长

在2021年(第十四届)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工作会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洛阳)交流研讨会上的演讲(摘要)

(2021年4月23日 河南·洛阳)


尊敬的贺会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非常感谢中国物流学会提供的这次政产学研结合工作交流学习的机会,我今天分享的主题是《学研为基创用为矢 为物流强国培才聚力》。主要分四个模块,一是学是基本,二是研是基石,三是创是目标,四是用是目的。

在现代应用型大学这个“立德树人”的大平台上,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大学职能有不同的看法,有的认为大学的主要职能有四维,有点认为有六维,也有的认为有八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为达到至善的境界,现代应用型大学,必须有效履行专业教学、学科科研、承传创新、服务应用,即学、研、创、用这“四维职能”。

一、学是基本

履行“学”之职能,其核心内容是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和成果培育。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中心的重要抓手,具有动态性和学科前沿性,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工程,课程建设正在以多种形式去展示。教材是课程建设成果的重要体现,是学生专业教学的纸质媒介,具有知识承传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优秀的教材需要产学研融合的有效支撑。教学研究是教学质量持续提升的根本保障,应用型大学立足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更具有教改工作的优势条件。教学改革要重点突出“学研创用”四维融合和线上线下混合推进。在成果培育环节,由于成果凝练代表着专业教学的升华程度,是教学业绩的综合展示,因而,值得人们下大力气去实施。宁波工程学院物流类专业通过产教融合,积极实施ACBSP专业认证,由于国内在物流专业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认证体系,我们采用了美国高等教育认证委员会(CHEA)备案的、以杰出教学为核心的商学院和专业而设立的官方认可的认证体系,通过三年的努力,我们成为了国内第一批获此认证的高校。

学是基本的路径,一是多参加中国物流学会的活动,向学会同行汲取前沿营养。因为中国物流学会是学习物流前沿理论的最佳平台,物流专业协会、地方行业协会是其有效补充。二是积极参与社会咨询,在社会咨询活动中了解物流需求的变化,掌握市场的人才需求。三是多参加行业交流,在物流行业的交流沟通中充实物流人才培养的现实案例。四是鼓励企业兼职,我校这几年大力推进“双百工程”,实施100名教授博士到企业挂职、100位企业家到校做兼职导师,在挂职和兼职中推进融合发展。五是实施大学生的职业见习,用半年多时间送学生的生产及管理一线见习,从岗位应知应会和操作流程中深化理论和实践认知,提升专业能力。六是国际互换,从国际友好高校的学分互认和学生互换中拓展专业视野。

学是基本的方法,一是“双基为本”,以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训育为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之本。二是“理实为笵”,以知识传承和实验创新一体化为教学方式之范式。三是“需求至上”,以市场博弈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为教学内容增删的主导和依据。四是“遵规应变”,以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作为适应社会环境变化的指导。五是“问题引导”,以问题导向作为教学过程中探索真理的重要抓手。六是“卓越至善”,以追求卓越和止于至善作为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高质量实施的目标。

二、研是基石

一个大学的科学水平是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基石,其主要过程是“搭平台”“建团队”“聚项目”“塑品牌”。通过搭平台以利于教师才华的施展;通过建团队以放大教师个体能力,宁波工程学院经管学院建成了“物流工程科研创新团队”和“新商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创新团队”两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通过聚项目以扩大师生知识和能力的应用;通过塑品牌以形成学科专业的核心竞争力。

宁波工程学院围绕物流领域,以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为中心,搭建了十余个特色发展平台。如,与宁波市科技局合作建立了“宁波物流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与宁波市发改委联合建立了“宁波发展规划研究所”,与宁波市交通委和中国社科院联合建立了“宁波国际港口与物流研究中心”,与宁波市经信委联合成立了“宁波智慧企业研究所”,等等,还与宁波爱音美电声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宁波美声科技研究院”,这也是我校成立的第一家企业研究院。

在建团队环节,我院物流领域最出色的团队有四个,一是由朱占峰、唐新贵二位教授领衔的“临空物流团队”;二是由傅海威、王任祥二位教授领衔的“港口物流团队”;三是由焦新龙、赵亚鹏教授领衔的“陆港物流团队”;四是由唐连生、郭跃二位教授领衔的“电商物流团队”。

在聚项目环节,近三年,我院物流领域团队围绕宁波海港、陆港、空港以及贸易港,积极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对接社会和企业需求,承接各类科研课题(国家、省、市以及横向课题)年均100余项,年均到账经费超过700万元。在以工科为主的院校,经管类专业在项目经费上能够连年位居前三位,足以说明我院物流领域师资的科研实力。

在塑品牌环节,我们着力推进“宁波工程学院现代物流研究中心”和“宁波临空经济研究院”建设,现代物流研究中心成为了浙江省首个应用型高校的省级新型高校智库。宁波临空经济研究院,认真塑造“宁波临空论丛”“临空经济要报”和“宁波临空经济研究院微信公众号”,由于团队成果和品牌建设十分契合宁波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的发展思路,他们在经费支持上给予了大力倾斜,今年专项经费将达300万元。

正是坚持“研是基石”的理念,才为宁波工程学院的产学研结合和人才培养工作增添的含金量。

三、创是目标

承传和创新是现代大学运行的重要内涵,是应用型大学应该履行的重要职能,也是优质特色人才培养的特色目标。为了实施高质量的创,需要推进创新和创业的有机结合。

对于创新,重在唤醒创新意识,培育创新方式,注重创新转化。通过政产学研的结合,建好孵化器和加速器平台,推进科技创新成果的及时转化。对于创业教育工作,重在培养创新精神,遴选创业导师,精心推进创业孵化。

宁波工程学院对于物流领域“双创人才”的培养过程,从商贸环境和技术平台的剖析,到人才规格的设计,到培养方案的制订,到课程体系的构建,到师资队伍培养,到保障设施建设,到育人文化的营造,到督查方案的实施和督查实效的反馈,再到下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和完善,始终将创新和创业贯穿到每一个流程,形成双创人才培养的闭环。

双创人才的培养过程的关键环节,一是双创理念的树立,二是双创战略的实施,三是双创实践的推进,四是双创文化的塑造。这四个环节的有机融合,将有效提升双创人才质量。

宁波工程学院十分重视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及科创活动。一是重视中国物流学会与日日顺物流建立的“日日顺物流创客训练营”平台,二是重视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与教育部物流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组织的“全国大学生物流设计大赛”活动。通过积极参与,激发了大学生创新热情,夺取了一项项辉煌的业绩。

四、用是目的

宁波工程学院“因甬而生”,于1983年因应宁波的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而建立;“因德而立”,1984年得到联盟德国的援建而发展壮大,从1997年的全国示范性高工专,到2004升格为本科院校;“因用而强”,正是因为学校始终坚持应用型特色,2010年入围国家首批“卓越计划”,并相继成为省示范试点学校和国家级首批“产教融合”试点高校。

近5年,我院物流团队共承担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项目31项,厅市级项目103项,横向经费3100余万元,出版专著25部,核心期刊论文300余篇,其中一级期刊论文15篇,三大检索论文52篇。尤其是获得了十多项发明专利和数十项实用新型专利、软件著作权,并及时实现了应用转化。

正是在应用进程中的优秀表现,物流团队于2020年获得了宁波市“五一劳动奖状”。我校的物流产学研基地也连年荣获中国物流学会优秀产学研基地称号。

展望未来,宁波工程学院产学研基地将进一步拓展多源融合,向“物流强国”奉智献力。谢谢!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国物流学会。)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601(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