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泉 韵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
在2021年(第十四届)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工作会暨国家物流枢纽建设(洛阳)交流研讨会上的演讲(摘要)
(2021年4月23日 河南·洛阳)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下午好!非常感谢主办方搭建这样一个供需双方交流的平台。今天主要给大家报告一下我们在人才需求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
一、业务板块
韵达最早的时候主要是快递业务,我们看一下近五年快递的发展趋势,2016年,票件量是32.14亿,2017年是47亿,2018年是69亿,2019年是100亿,2020年是141亿,可以看到近五年的业务增长都在40%以上,当然时效也在不断的突破。业务成长带来了巨大的人才的需求。近几年因为物流产业链是比较长的,所以除了快递之外,我们也拓展了一些新的业务板块,分别有供应链、仓配业务、国际业务、商业、同城、冷链、产业园、无人机、无人车等等,是生态化建设比较完善的一家企业。所以在人才需求方面,一方面是主营业务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强劲的人才需求;另一方面新板块的开发,带来很多新的人才需求。前天我做了新员工的培训,两个月之内,在总部层面招聘新员工达到了将近200人。当然跟年初人才需求集中的爆发有一定关系。
韵达的无人机、无人车的研发也都是基于企业自己开发人员的力量来去完成的。韵达总部大概有3000多人,其中有一半都是IT人员。所以我们说物流企业必须是一家科技企业。我们经常说物流企业、快递企业是轮子上的互联网公司,轮子上的科技公司,韵达是轮子上的互联网加科技公司。不管是从分解、运输、末端派送,全流程体现在科技层面。在末端配送过程中,之前是送上门的。现在大量的快递送到驿站、快递超市,而且有一些场景是使用无人机、无人车配送的。在运输过程中,全程可视化以及使用北斗导航的系统。在分拣过程中,基本上可以做到无人化。车来到卸货口,伸缩机进来,货到传送带,自动扫描识别,目前全流程都是科技、技术、数字化在线的形态。这是韵达的业务情况。
二、人才项目
基于业务情况带来巨大的人才需求怎么解决呢?大量的人才都来自于院校的培养,要么是马上要毕业,要么是毕业几年。所以在人才路径以及人才项目方面,我们有这样一些操作。我们有“韵之星”管理培训生项目,基本上来源于985、211以及海外名校,定位就是培养一些顶尖专家,一些顶尖商业人才,以及未来能够培养成中高层的精英人才。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一些在流程各个层面进行操作,各种领域的一些专业人才。就是我们的“新实力”人才项目,这块每年需要几百人,来源以各本科院校应届生为主,定位是培养中坚专业人才和骨干技术人才。韵达在全国有60多个分拨中心,以及很多子公司,这些需要基层的管理人员比较多,大概上千人,来源主要以本专科院校应届毕业生为主。人才来源除了院校之外,还包括社招,以及内部人才梯队建设。
目前,韵达是双通道员工职级发展体系,一个是管理通道,一个是专业通道。以“新实力”人才项目为例,我们导向是能够长期掌握新技能,理解新的趋势,培养创新创造能力,踏实努力,认真负责,积极主动,执行第一,要有团队精神,持续学习,知行合一。我们对应届毕业生培养的导向不承诺什么,但是一定是培养未来具有职场的竞争力的人才。我们在文化层面做一些引导,其次在具体培养策略方面也会有一套程序,从集中培训到社群建设,持续的结合人才培养导向,包括制定个人发展计划、导师赋能等,让每个人都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人才。
三、校企合作
在这样需求非常明确的情况下,校企如何能够高效的合作,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也是未来需要跟各个高校一起探讨的不断优化的课题。在校企合作实践方面,我们企业有培训发展中心,设置了培训项目组、资源开发组和学员管理组。培训项目组主要是一些培训项目的设计等;资源开发组主要是课程、讲师、案例开发和师资建设等;学员管理组主要是学习技术的开发,个人IDP设计等。目前和我们深入合作的院校也比较多,和院校一起来共建人才项目,比如1+X职业技能培训、员工学历提升项目、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校园人才项目、筹建现代产业学院等。要实现的目的就是人才培养工作前置,毕业就能成为专业知识架构健全、实践经验丰富、专业技能成熟,对企业经营与行业发展、市场现状有准确认知的成熟人才。我们把学生从学校招来之后,起码半年时间才能熟悉,一年时间才能独当一面。这个过程能不能实现前置呢?通过校企密切合作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所以我们把这些培养工作提前在学校完成,这也是跟院校合作要共同推进的工作。
我们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实现,第一种方式是进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我们的人才需求总结一下主要有五类:一是数据分析类,二是运营规划类,三是市场营销类,四是职能管理类,五是IT研发类。我们希望通过学校设置各个专业的订单班来去解决人才培养的问题。第二种方式是进行基于业务流程的培养,我们会把业务流程拆解成从前到后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会开发大量课程,确保在知识建设、能力培养方面有充分的内容。员工经过从前到后的培训,基本上能够熟悉各个环节的操作,实现人才的知识培养以及技能培养。除此之外,我们纵向的基于专业条线和特定群体的人才培养。通过纵横交错形成全方位能力的培养,这些课程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都可以进入学校。
我的报告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国物流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