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学会微博 会员认证 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网上入会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关于学会活动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会工作动态
何黎明:2023年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趋势与重点工作
来源: 时间:2023/2/25 18:51:17 作者:
  

2023年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趋势与重点工作

——在2022年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跨年会

暨2023年(第十五届)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工作会上的讲话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 何黎明

二О二三年二月二十五日

微信图片_20230225154318

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

很高兴在这春暖花开的日子里,与大家相聚在古都南京,参加2022年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跨年会暨2023年(第十五届)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工作会。首先,我代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热烈欢迎来自全国物流行业政产学研各界各地代表;热烈欢迎并衷心感谢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贸易司以及全国发展改革系统的领导和同志们;衷心感谢为本次大会顺利召开做出突出贡献的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江苏省现代物流产业促进会、南京临空经济示范区管委会、江宁开发区管委会、南京空港经济开发区(江宁)管委会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

借此机会,我就今年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趋势以及重点工作,谈点个人的想法,供大会讨论。

一、2022年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简要回顾

过去的一年,党的二十大确定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国务院《“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描绘出中国式现代物流体系建设的宏伟蓝图。我国物流业经受多重压力,总体实现了平稳运行。全年社会物流总额超过340万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略高于2020年同期水平;物流业总收入达到12.7万亿元,同比增长4.7%。广大物流企业积极投身抗疫保供,全力维护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生命线”。卡车司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从业人员,迎难而上,冲锋在前,物流保通保畅“主力军”作用得到社会广泛认可。物流产业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得到巩固提升。

过去的一年,规模型物流企业逆势增长,市场集中度快速提升。到年底,全国A级物流企业超过8600家。中国物流50强企业收入合计近2万亿元。商务部、中物联等8单位公布2022年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企业名单,15个示范城市和106家示范企业入选,供应链创新应用进入新发展阶段。这一年,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扩围至95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名单已达41个。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跨境电商海外仓、城郊大仓、农村县域物流网点等设施获得政策支持,物流网络建设取得长足进展。智慧物流彰显新的活力,国际物流不断开拓新赛道,各部门、各地方助企纾困政策密集出台,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持续改善。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全国物流行业企业和员工共同奋斗的结果,同样离不开院校、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的人才和智力支持,更依赖于国家发展改革委等政府部门营造的政策环境。

在回顾2022年我国现代物流取得新进展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物流供需的不匹配,供给结构的不平衡,资源利用的不充分和政策制度的不协调等等问题依然存在。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政府部门加强统筹协调,也需要发挥学术研究力量,深入调查研究,摸清情况,查找原因,提出建议。

二、2023年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趋势分析

2023年1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重回荣枯线以上,表明经济回暖势头开始出现。我国现代物流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融合创新、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但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展望新的一年,以下十大趋势,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积极应对。

一是需求规模扩张的趋势。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调整,经济运行总体回升,预计产业物流、居民消费和进出口物流需求将出现较快复苏势头。

二是供给结构调整的趋势。随着产业升级、消费升级,全社会对物流供给质量也会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物流企业必须进一步提质增效降本,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三是基础设施效能提升的趋势。产业集聚、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要求物流基础设施围绕需求,调整布局;升级改造,完善功能;互联成网,提高综合利用水平。

四是供应链提档升级的趋势。随着现代化经济体系深入发展,现代物流需要深度融入先进制造业、商贸流通业以及金融服务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

五是物流数字化转型的趋势。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经济、物流平台、智慧物流,成为物流企业转型升级的核心竞争力,数据成为物流企业的核心资源。

六是国际物流补短板的趋势。“国际国内双循环”新格局,“一带一路”倡议,“物流强国”建设都离不开国际物流相适应,必须尽快补上国际物流短板。

七是物流成本上升的趋势。物流运行所必须的土地、燃油、人工等各项成本大概率总体上还会高位运行,物流企业将面对高成本、低收费、优服务、强竞争的市场环境。

八是物流运作绿色低碳的趋势。美丽中国建设要求发展绿色低碳物流,包括“公转铁、公转水”、多式联运、绿色运输、绿色仓储、绿色包装、绿色配送等等成为发展方向。

九是人力人才短缺的趋势。随着我国老龄化、少子化加剧,物流运行依托的人口红利逐步减弱。特别是专业性、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和卡车司机、快递小哥、仓库管理员等操作性人才“招工难”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

十是政策环境持续优化的趋势。党中央、国务院前期推出的一系列援企纾困政策将会逐步落地见效,并将有接续政策陆续出台。从最近各地“两会”传来的消息,地方政府对现代物流的重视程度提到新的高度,干货满满的政策措施陆续出台。预计现代物流将迎来新一轮恢复性增长的新时期,我们对行业整体好转、平稳运行充满信心。

三、2023年现代物流发展重点工作

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部署,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守正创新,埋头苦干,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物流体系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以下六个方面,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和关注。

第一,着力提升高质量供给,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要重点关注市场恢复、扩大消费、消费升级的趋势,抓住食品冷链、即时零售、社区电商、医疗保健等消费热点,特别是传统消费线上化的市场机会。要深化物流与生产、流通和消费联动融合,依托数字经济,变革即时物流模式,促进消费线上线下结合。加大“最后一公里”物流保障力度,关注城市物流改造升级,完善城乡物流网络,健全分级配送网络体系。尤其要抓住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机遇,推动县域和城乡双向物流畅通。也要密切关注房地产、新基建、新能源等领域政策风向,抢抓社会投资入市带来的新需求。

第二,着力统筹现代物流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深度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要重点关注汽车、家电、电子、医药、服装等产业链条长、配套环节多的产业,以及粮食、矿产、能源和关键零部件等对国计民生和经济安全影响大的产业,加大双向投资、流程嵌套和信息对接,建立互信互利、包容共生、长期主义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要逐步从为制造企业提供产前产后的采购和销售物流,向生产过程中的生产物流渗透,提供全程一体化、集约化的供应链物流服务。要打造供应链集成服务体系,支持敏捷制造、精益生产、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高端制造,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推动传统产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第三,着力练好企业内功,深化“提质、增效、降本”。逐步从简单“降本增效”转向以提高质量效率为重点的“质量、效率型降本”。由传统单一环节的运输仓储提供商向仓干配一体化的物流服务商转变,由低附加值的物流服务向专业化、全程一体化的供应链服务商转变。要善于突破行业边界,逐步从“企业自身降本”转向全链条“结构性降本”,实现更大范围市场资源有效配置的“系统型降本”。由自成体系、各自为政的传统业务模式向企业协同、设施联动、共同配送、共享平台、生态融合转变。通过与客户共同成长、与产业深度融合、与生态协同发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推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

第四,着力推进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互联互通,发挥整体效能。要依托国家物流枢纽联盟,引导物流枢纽资源整合、业务协同、联网运行。支持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示范物流园区、多式联运场站、城市配送中心、物流末端网点智慧化、网络化发展。要结合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围绕城市群和都市圈,加大物流存量资源整合利用,根据区域产业特点和需求,合理调整优化物流布局。要以高质量、高效率、低成本的物流投资环境吸引产业集群和商圈集聚,努力打造具有区域辐射带动能力的流通支点和枢纽经济示范区。

第五,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加快动能转换,打造“新技术、新模式、新生态”。要支持物流企业经营管理、物流操作、客户服务等业务环节数字化转型,创新数字化应用场景,培育数字化服务能力。要有序推动智能驾驶、无人配送、无人货机、无人码头、物流机器人等“无人化”技术装备应用。要分类推动传统基础设施改造升级,支持智慧园区、配送中心、智能仓储基地等建设和改造。持续开展全国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示范创建,通过示范引领带动,促进物流企业向供应链服务商转型。要支持网络货运、即时物流等平台经济健康发展,带动线上线下加快融合。促进物流信息互联互通、推动物流资源共享利用、培育物流新业态,打造“数字驱动、协同共享”的智慧物流新生态。

第六,着力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引导和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和供应链服务企业,跟随“中国制造”和“中国基建”“走出去”。加快境外物流网点铺设,深化与国外物流企业合作,更加紧密地融入国际物流网络。要发展全货机、跨境直达运输、“门到门”物流,增强国际物流服务能力。强化 “一带一路”沿线物流服务,逐步实现设施连通,物流畅通。要抓住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等区域协定带来的机会,加快东盟、中俄、中亚等国际物流大通道和网络建设。围绕跨境电商、内外贸一体化等现实需求,铺设国际快递物流服务网络。构建关键原材料、重要商品和零部件等的全球供应链履约服务体系,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驱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完成以上重点工作任务,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有赖于高素质人才队伍建设,离不开创新型智力支持。在座各位重任在肩,任重道远,仍需我们团结奋斗,攻坚克难。

冬去春来、前景可期。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三年抗疫后首次放开的第一年。中国式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必将抓住新机遇,迈开新步伐,展现新作为。我们将与大家携手,勠力同心、勇毅前行,为推进现代物流高质量发展,完善中国式现代物流体系,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新的贡献。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2层1207(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传真:010-83775688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