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 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2022年(第二十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跨年会暨2023年(第十五届)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工作会上的演讲(摘要)
(2023年2月25日 江苏·南京)
很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围绕产学研合作和大家交流。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与交通学院是第一批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今天我围绕新文科背景下“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物流创新人才培养实践跟大家进行交流。
一、新文科专业建设时代背景
任何一个学科专业都离不开时代的发展,新文科专业建设时代背景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智慧物流的快速发展;二是产教融合的全面推进;三是新时代高教改革创新的要求。当今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和模式创新正在赋予这种快以全新的加速度。
在技术层面,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在政策层面,“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成为重要的国家战略。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融合,“引企入教”驱使教育教学深度变革,深化产教融合成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抓手。
2020年9月16-18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湖南考察时强调,要着力打造三个高地: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和内陆地区改革开放的高地。强调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这其中的关键是以创新人才链来,使人才培养对接产业发展,服务产业需求,产教融合非常重要。深化产教融合,有利于拓展办学资源,创新办学模式,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人才。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大量关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文件和配套政策措施。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九个“坚持”的明确要求,其中之一是要坚持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强调支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2022年)》指出,要健全产教融合的办学体制机制。
2020年发布的“新文科建设宣言”中,从共识、遵循和任务中,也特别强调了要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强调科教融合和产教融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副组长、教指委主任黄有方教授,也围绕管理学领域专业的发展,管理学领域在新文科大背景下存在的六个问题,提出了一些高屋建瓴的建议。
“新文科”是文科教育的创新发展,要以新的教育形式,培养当今和未来社会和经济所需要的能力。同时强调创新发展,关键词就是育人育才,要培养有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的人才。新文科建设有三大抓手,专业优化、课程提质和模式创新,模式创新方面要遵循规律,强调协同育人和模式多元化。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先后于2002年和2004年设立了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两个本科专业,在办学过程中面临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二是人才培养与行业需求“脱节”现象;三是创新创业应用能力不强。产教融合本质上是一批高校借助行业龙头企业与整个行业的融合发展过程。通过构建产教融合的有效机制,打通人才培养链,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
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智慧物流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为加强物流相关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于2006年成立物流与交通学院。学院是首批认证的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多次被评为优秀产学研基地。学院物流工程和物流管理两个专业是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021年,学院《供应链管理》课程获批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和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学院拥有智慧物流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以及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所、现代物流装备技术研究所、物流包装材料与产品检测技术国际合作研究所等校级科研平台。
学院依托相关平台,大力开展智慧物流人才培养。2019年“双十一”期间,学院与长沙行深智能企业合作,围绕“智能物流无人车科研测试项目”举办了校园大赛,有效推动了智慧物流人才培养,激发了同学们的创新思维。此外,学院与湖南中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合作,在物流大数据、多式联运、智能仓储设计等方面加强交流与深化合作,共同促进行业与产业发展;在科研攻关、人才培养、人员互派和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实现产教融合、互利共赢。
三、“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跨境电商物流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我国对外贸易正处在跨越式发展期,已跃升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一带一路”拓展了外贸物流通道,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带来了国际物流人才的巨大需求。面向跨境电商的国际物流人才需求迫切,同时要具有超前的眼光与国际的视野。学院与企业合作开展了跨境电商物流人才培养,得到了湖南省商务厅和教育厅的大力支持。学院作为智力支持单位,助力湖南省工信厅开办的跨境电商与供应链管理高级培训班。学院与企业合作开展跨境电商与国际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强化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实践能力。在推进跨境电商物流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为抓手,从创新课程体系、强化实践课程、建强实验中心、优化师资队伍、出版配套教材等方面,开展系统性规划,一体式推进建设,通过创新手段和激励,有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实施“双证书”制度,强化了学生服务跨境国际物流产业发展的能力。
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农林产品物流管理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作为一所具有行业特点的院校,学院注重物流人才培养对接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通过产教融合,深度对接农林产业发展,培养农林产品物流管理人才。依托学校现有的“稻谷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平台,全面推进与农林企业的合作,针对粮食及深加工产品开展储运研究与人才培养。学校作为全国经济林学科专业的发源地,在经济林全产业链发展方面具有显著优势,适应新农科建设需要,物流管理专业针对经济林从苗木培育到果品加工开展物流人才培养,促进产业链升级发展,全面助力乡村振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对高质量生鲜农林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从采摘(果蔬菜)到餐桌、从屠宰(肉食品)到餐桌、从捕捞(水产品)到餐桌需要全程冷链,在这方面有针对性开展冷链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物流类专业师生深入全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开展农林产品物流人才需求调研,以学校“林科教工程”为抓手,深化与贫困地区合作,以物流产教融合服务贫困地区建设,促进精准扶贫发展。
学校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支持下,成立了绿色木质包装产业国家创新联盟,开展系列科研攻关,如代木托盘研究、木质托盘循环共用研究等。相关成果在产业发展中得到广泛应用,获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科技进步奖。
五、“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平台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实践
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学院以创新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生态系统。重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基础性实践;二是综合性实践;三是研究创新性实践;四是社会实践。参与创新设计大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自教育部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开办全国物流设计大赛以来,学院组织学生参加了所有的赛事,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对于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勇于担当、知识专博结合、创新实践能力等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为了带动更多学校以创新竞赛促进人才培养,2016年,在湖南省教育厅的支持下,学院发起了湖南省大学生现代物流设计竞赛,并承办第一届赛事,今年已经办到了第八期,学院参赛团队在历届赛事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20年6月8日,学院与湖南跨境电商产业园联合开启了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物流工程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为期三周的跨境电商与国际物流相关线上实习实训课程。
为开拓学生视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学院与湖南中南智能装备有限公司面向学院物流工程与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开启了“开学第一课”学习(以“人工智能与数字化转型的创新”为主题,涉及智能车间、智慧港口、智能立体库等),这是学院创新教学模式的一种新尝试。与长沙行深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邮政长沙分公司共同建设湖南首个校园“智慧邮局”创新创业与实训基地。
六、“校企合作、产教融合”高质量人才培养的模式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对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都很重要。深化产教融合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学院和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物流企业、物流平台共同构建产教融合的组织机构,形成“五共”产教融合共同体,即资源共享、专业共建、价值共识、技术共研、发展共赢。在提升创新创业能力方面,围绕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学科竞赛实践平台、产教融合行业实践平台,实现高质量人才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新科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呼唤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创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是实现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推进新文科建设的必由之路。同时有以下几点思考:一是人才培养必须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这是实现合作共赢的必由之路;二是高校永远没有足够的钱来办学,唯有获得产业发展的支撑;三是产教融合有利于高校与企业之间实现人才、资源、资金和平台的融合与共享;四是产教融合有利于打通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
高等教育必须与产业需求相结合,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培养有用之才,谢谢大家!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国物流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