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物流学会微博 会员认证 注册 | 登录
  • 首  页
    |
  • 关于学会
    |
  • 网上入会
    |
  • 学术年会
    |
  • 学会论文
    |
  • 学会课题
    |
  • 学会报告
    |
  • 学会活动
    |
  • 产学研基地
    |
  • 特约研究员
    |
  • 资料中心
    |
学会介绍 学会章程 会员管理服务及收费办法 组织机构 学会年度工作计划 学会文件 联系方式
入会须知 网上入会 理事申请表下载 会费标准及缴纳方式
关于年会 历届年会回顾 最新年会动态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历届获奖名单 特约评委申报 关于分论坛 分论坛申请 历届分论坛
征文通知 征文提交 物流经济 物流管理 物流技术与工程 采购 供应链管理 英文文献
课题介绍 课题通知 课题计划 历年获奖课题 课题申报 课题结题 课题申报书下载 课题延期申请表下载 研究报告格式规范下载 结题报告模板下载
关于报告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 中国物流重点课题报告 中国物流学术前沿报告 中国物流园区发展报告 中国冷链物流发展报告 生产资料流通发展报告 中国采购发展报告
关于学会活动 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会 全国物流园区工作年会 物流企业财税与投融资工作会 产学研结合工作会
管理办法 产学研基地动态 申请表下载 申请表提交 基地复核 产学研会议信息
管理办法 申请流程 聘任条件 申请表下载 特约研究员相关文件
学会工作动态 物流政策及评论 学术年会论文 学术年会资料 学会报告 会员通讯 领导讲话 学会文件 学会课题 其他
  • 关于年会
  • 历届年会回顾
  • 最新年会动态
  • 最新学术年会征文
  • 历届获奖名单
  • 特约评委申报
  • 关于分论坛
  • 分论坛申请
  • 历届分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年会 > 最新年会动态
【物流学术年会展播】侯海云:钢铁物流与供应链产学研基地工作经验交流
来源: 时间:2023/3/13 15:49:22 作者:
  

侯海云  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在2022年(第二十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跨年会暨2023年(第十五届)物流领域产学研结合工作会上的演讲(摘要)

(2023年2月25日江苏·南京)

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鞍山钢铁)始建于1916年,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主体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年具备2600万吨铁、钢、钢材生产能力,具有热轧板、冷轧板等完整产品系列。近年来,鞍山钢铁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集约、减量、智慧@客户”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战略主线,以发展绿色、智能制造、低碳经济为己任,以科技进步为重要抓手,全力打造最具行业竞争力的“钢铁旗舰”,勇当打造高质量发展新鞍钢“主力军”,,企业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鞍山钢铁与辽宁科技大学钢铁物流与产学研基地确立的使命,一是以产生一流学术成果和培养一流人才为目标,聚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力争成为钢铁物流与供应链领域基础研究的主力军;二是勇于攻克钢铁物流与供应链的关键核心技术,加强产学研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力争成为钢铁物流与供应链领域重大科技成果的策源地。

一、钢铁物流与供应链产学研基地创新项目的实施背景

(一)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是服务国家战略的战略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鞍山钢铁为更好地发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作用,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紧紧扭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拆除阻碍产业发展的“篱笆墙”,在钢铁物流与供应链创新探索中,构建产学研创新体系,实现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的高效接力,是力争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确保钢铁物流与供应链摆脱困境的举措,也是服务国家战略、实现钢铁物流强国的战略需求。

(二)是补齐构建新发展格局标准短板的重要举措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深改委二十次会议上讲话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性举措……”。但在钢铁业积极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路上标准短板问题频出,表现在,现行标准技术指标无法满足新消费、新投资、新产品质量需要;国家标准的技术指标范围设置较宽、标准的国际化水平不高制约钢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等。因此,鞍山钢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之路上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战略方向、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战略手段、以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战略支点,开展物流与供应链领域产学研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用标准这种一定范围内经过协调一致,按程序发布的大家共同使用、重复使用的规范性文件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确保标准引领的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提升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取得扎扎实实成效做出贡献。

(三)是实现钢铁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鞍山钢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鞍钢集团各项决策部署,提出“1361”发展战略,即聚焦“一条主线”,优化“三大布局”,提升“六大能力”,实现“一个目标”。一条主线是践行“集约、减量、智慧@客户”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三大布局是空间布局、产品布局、产业布局;六大能力是效率提升、服务引领、技术领先、成本变革、智慧制造、生态融合;一个目标是把鞍山钢铁打造成让党放心,让职工满意,最具行业竞争力的“钢铁旗舰”。鞍山钢铁紧密围绕“1361”发展战略,聚焦践行服务引领、推动技术领先、助力成本变革、促进生态融合,开展钢铁物流与供应链领域产学研项目创新与实践,以支撑“1361”战略的落地,促进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

二、钢铁物流与供应链产学研基地创新项目的工作成效

(一)基础研究的主力军

鞍山钢铁对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项目以科技领军计划和管理创新项目为核心,形成基于科技领军计划、科研项目、管理创新项目的项目负责制开展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的开发。项目开展是通过组建领军人物、首席专家、技术总监、项目团队四个层面研发团队,明确分工、落实任务,强化责任开展的。在基础研究方面颇具成效的典型案例如下。

1.助力“一流人才”培养的“绿色物流虚拟仿真教培软件”的开发与应用。鞍山钢铁和辽宁科技大学产学研基地共同研发了国内外首个唯一的场景型绿色物流仿真教学资源库,强化绿色物流人才培养。一方面是解决高校绿色物流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实践教学问题,另一方面为行业企业提供了绿色物流培养培训的新模式,为全社会打造绿色物流的全方位仿真学习平台。在该平台里面有115个3D仿真设备和业务模型,融合了25个绿色物流的二维码资源,有17个绿色物流实景的微视频,86个场景型仿真决策方案,培养学生在实训模型里面去提升他的绿色物流解决能力。这个教培软件涉及知识点共十大类55项,从国家标准绿色物流指标里面截取了一些知识点放在实训里面。在这个绿色模型里面,通过找问题、做诊断、练决策、学知识、真体验五步法的完整实验训练过程,来提高学生的绿色物流素养。通过这个学习,每一个学生做的绿色物流方案都会得到一个成绩,在仓储、配送、包装、温室气体排放、信息化等方面都有细分的评价,指导学生在不足的地方持续改进。该项目已上线运行并已推广至100多所大学、10多家企业使用,绩效显著。

2.展开“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术语”基础理论研究和标准研制。在智能制造标准化这方面,习总书记在标准化方面有很多的指示,他讲到标准助推创新发展,标准是促进高水平开放,引领高质量发展,助力高技术创新,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所以我们把产学研检用各界专业人士集中在一起,去研究智能制造的标准,通过标准引领的力量来提升物流与供应链智能制造的水平。在基础理论研究上面,鞍山钢铁以产学研基地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参与到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术语基础理论研究和标准研制,也是想补齐构建新发展格局中钢铁行业智能制造术语标准的短板。全国现在已经发布了三百多项智能制造的相关标准,但是基础理论的术语这方面还是有缺失的,所以亟需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工作。鞍山钢铁被国家标准委和工信部评为国家级智能制造标准应用试点单位-,在钢铁行业也是钢铁智慧供应链方向唯一的国家级试点单位,荣获了钢铁工业智能制造十大要闻。

(二)科技突破的策源地

立足一个战略目标是:技术领先。坚持“四个面向”是: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战略;面向公司践行“集约、减量、智慧@客户”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主线;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等重点发展领域,围绕“二个阶段”是:“0到1”(原创);“1到∞”(转化创效)。把握“三个方向”是:基础性;前沿性;引领性。服务“五个纬度”是:效率提升;成本变革;服务引领;智慧制造;生态融合。是鞍山钢铁物流与供应链产学研基地的力争成为钢铁物流与供应链科技突破策源地的实施路径。主要是在建体系、抓项目和出成果上面做了一些相应的工作。

1.建体系。围绕着科技突破策源地,构建了目标明确、阶段实施、相互约束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形成了开发、合作、共享的新局面,提升了物流与供应链产学研基地的效能。“十四五”期间,我们围绕规划、立项、研发平台、对外合作、技术对外服务等多项工作,互通有无,相互补充,确保体系的完整。

2.抓项目。扎实推进“十四五”期间钢铁物流与供应链创新项目,重点关注原创技术策源地的项目,分阶段开展核心技术研发项目。坚持把服务钢铁物流与供应链主业作为根本要求,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内生动力,坚持把成果转化作为重点工程去开展项目实施。

3.出成果。一是通过体制机制建设取得了重大的突破,成立了专项的研发机构、组织,国家级物流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国家级智能供应链标准应用试点单位,国家级供应链创新发展试点单位等组织,制修订了产学研管理制度、规范管理。二是通过科研项目扎实有力推进,诸多项目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管理创新成果奖、自然科学成果奖,以及发布了有关的国际标准、国标、地标、团标等等,覆盖至钢铁物流装备、物流技术、物流管理的创新等方面,有力推动了钢铁物流的降本增效、绿色低碳、安全运行、供应链韧性和敏捷性、产业创新等的价值创造。三是开发出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包括但不限于“冶金铁路智能调度指挥系统”技术、“基于数字孪生的局车运输组织”技术、“铁路运输管控一体化系统”技术、“推动冶金物流高质量发展的标准化集成”技术、“台架式集装箱运输卷钢类货物”技术、“矿钢循环龙组运输”技术等。四是人才培养工作方面,稳步推进在校学生的物流实践提升,企业职工的物流理论增强,也培养了一批物流技术专家和物流管理专家。

三、钢铁物流与供应链产学研基地创新项目的工作未来展望

(一)从源头上注重标准引领

从源头上以标准引领,强化顶层设计,提升钢铁物流与供应链标准化工作的战略定位;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标准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增强钢铁物流与供应链创新驱动支撑力。

(二)在过程中注重融合发展

夯实资源共享、项目支撑的创新平台。以钢铁物流与供应链产学研创新平台来开展节能减排、绿色物流与供应链、数字鞍钢物流体系组的相关项目研发。

(三)以技术使能支撑重点业务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反复告诉我们,关键核心技术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要增强‘四个自信’,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未来,鞍山钢铁在钢铁物流与供应链产学研工作上讲牢记总书记的讲话精神,积极开展重点科研项目攻关,为提升钢铁物流与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做出贡献。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国物流学会。)

 


关于我们 | 媒体互动 | 站点留言 | 友情链接 | 在线投稿 | 网站地图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丽泽路16号院2号楼铭丰大厦12层1207(100073) 电 话:010-83775681 传真:010-83775688 E-mail:CSL56@vip.163.com
Copyright 2000-2019 in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学会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网络事业部
中国物流与采购网:京ICP备05024070号 中国物流联盟网:京ICP备050370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