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第二十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跨年会新文科背景下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理论体系建设与发展专题分论坛于2023年2月26日在江苏省南京市举行。论坛由北京工商大学电商与物流学院副院长赵川副教授主持,物流教指委副主任、北京工商大学何明珂教授,物流教指委委员、湖南工商大学黄福华教授,郑州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河南省物流学会会长、河南省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教指委主任李玉民教授,成都理工大学谭满益教授、大连市工商联执委、大连市仓储与配送协会秘书长于波博士,北京工商大学杨浩雄教授等6位嘉宾分别做了主题演讲。主要内容如下:
一、何明珂 物流教指委副主任、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题目:物流与供应链理论体系建设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科理论创新必要且紧迫,是产业发展需要、技术进步需要、科学研究需要、国际交流需要、人才培养需要、学科建设需要。构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科理论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基本原则,一方面要遵循历史逻辑,另一方面要体现中国特色。同时,中国特色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科理论体系应该具备如下特点:
第一,体现继承性、民族性;
第二,体现原创性、时代性;
第三,体现系统性、专业性。
构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科理论的基本思路应该是整合物流、采购、供应链、供应链物流等多个学科,最终形成能够服务物流管理、物流工程、采购管理与供应链管理等专业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科理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基础》著作,具体包括基本业务、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基本技术、基本原理与基本结构等章节内容,从而可以为物流管理与工程类专业及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科发展提供理论基础。
二、黄福华 物流教指委委员、湖南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题目:新发展格局下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的思考
(一)中国式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
中国式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要结合国际宏观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实际发展现状,以中国式现代化为背景,构建适应国情且具中国特色的中国式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体系。
1.强化“产业生态圈”建设,以优势产业链提升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要通过推动要素功能集成、产业协作配套、产城融合发展,打造共创共融共赢共生的产业生态圈,形成专业化、市场化、集群化的经济共同体,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
2.发挥龙头企业主导作用,加强产业链供应链相互支撑。要提升龙头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和产业带动能力,进一步激发行业企业自主创新动力,带动行业企业发展,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上的各企业协作共生、互惠共赢。
3.推进供应链创新发展,支撑产业补链、延链、固链、强链。利用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高效匹配,推动供应链高质高效发展,并以供应链服务创新赋能产业链发展,促进产业链补链、延链、固链、强链。
(二)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评价与测度
理论依据:不同区域的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发展因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以及经济能力的影响呈现差异性,故而不同区域的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战略与路径优化要依据其发展阶段和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推进。
测度途径:
1.在经济基础、创新能力、产业组织、绿色集约、开放发展、产业安全六个维度构筑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基于投入产出、产业生命周期和钱纳里工业化阶段等理论,构建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测度模型,对我国东中西部31个的省市自治区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进行测度。
3.进一步利用Dagum基尼系数、Kernel密度估计和空间Markov链等方法,探究我国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区域差异和动态演变情况。
(三)新发展格局下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路径及其优化
物流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的路径包括:
1.“物流园区+”路径。积极发展物流园区+互联互通、物流园区+智能化改造、物流园区+供应链金融、物流园区+多式联运等。
2.“区域优势产业集群联动”路径。以区域制造业、农业、商贸流通业等优势产业集群为依托,以优势产业园区为支撑,集聚各类要素,在产业园区内部或周边形成物流产业链的研发或制造企业群。
3.“物流生态圈”路径。以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为支撑,整合优势资源,延伸物流服务链条,打造共创共融共赢共生的物流生态圈,充分实现产城融合。
优化路径包括:
1.提升核心竞争优势。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强化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的体制机制保障,以企业主体为核心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做好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配套。
2.提升基础和配套竞争优势。借鉴垂直专门化测度方法,利用地区投入产出表,测算物流行业、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配套能力,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推动国内产业链供应链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融通发展。
3.发挥理念优势。结合演化博弈模型和系统动力学,探讨不同发展理念情景下的供应链企业治理决策问题,进行仿真分析,推动国内产业链供应链治理体系与国际产业链供应链治理体系融通发展。
三、李玉民 河南省物流学会会长、河南省高等学校物流管理与工程类教指委主任、郑州大学教授
演讲题目:ChatGPT对物流供应链的影响
(一)ChatGPT介绍以及发展趋势
2022年12月,OpenAI发布能够回答问题、生成代码、构思剧本和小说的聊天机器人模型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Transformer),将人机对话推向新高度。ChatGPT是由OpenAI开发的全新类型,它能够通过学习和理解人类的语言来进行对话,还能根据聊天的上下文进行互动,真正像人类一样来聊天交流,甚至能完成撰写邮件、视频脚本、文案、翻译、代码。
(二)ChatGPT技术在物流供应链中的应用
从提供信息、评估风险、管理人力、提升服务四个维度,阐述应用价值。具体包括:
准确提供信息,提供相关物流信息;
评估物流风险,可从多方面,多角度评估物流风险;
管理人力资源,结合人工智能设计管理方案;
提高服务水平,使用ChatGPT创建软件,根据业务需要设计和规划。
(三)ChatGPT应用于物流供应链管理的优点与不足
ChatGPT在物流和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优势包括改善客户的总体体验、提升客户参与度、货物清单自动化、提升物流运输性价比。
ChatGPT在物流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不足包括:首先,由于ChatGPT是一个机器学习模型,它的回答是基于它学到的数据的结果。如果数据不准确或不全面,那么它的回答也不一定准确。其次,ChatGPT对于高级技术问题的回答往往是不够详细的。它不能完全理解复杂的技术细节,并且它的回答可能仅仅是抄袭了其他地方的内容,而不是从实质上回答了问题。这对于专业物流供应链管理人员来说是不够令人满意的,因为他们需要准确和详细的信息。此外,ChatGPT在回答问题时并不能表现出专业知识和专业态度。它的回答往往没有明确的立场,没有专业的判断,而且缺乏对问题的深入分析。这对于专业领域问题的解决是不够理想的,因为需要专业的判断和观点来做好物流供应链管理工作。
四、谭满益 成都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题目:基于层级视角的物流与供应链基本原理体系构建
(一)破题:基本原理理论概述
原理(白话文):是原因、道理。就是可以用来解释某种现象或者问题的根据。原理(学术语):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基本规律。是在大量观察、实践的基础上,经过归纳、概括而得出的。既能指导实践,又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要点:从实践中总结,能指导实践的规律(总结出来的,不是创造的);结论性的事实/趋势;支撑业务的规律、业务的底层逻辑;原理可以用来解释问题。
(二)构建:基本原理体系
企业是物流与供应链活动的主体,管理的逻辑是问题导向。拟从企业层次的视角出发,围绕各层级的核心问题进行原理总结,总结出的原理应该能从本质(基础逻辑层面)上对核心问题加以解释。
企业层级包括:(1)战略层,决策主体是企业高层(高管),站在行业发展高度,负责规划企业的未来,思考问题的时间跨度超过一年,制定企业的战略计划,简言之,就是为行业企业发展定方向。核心问题是如何确立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2)策略层,决策主体是企业中层(或职能部门),负责拟定中期实施计划或为具体目标拟定解决方案,思考问题的时间跨度大致为三个月至一年。核心问题是如何为中期业务提出解决方案?这一层面的焦点就是拟方案。(3)运作层,涉及的是基层工作,关注业务活动的落地,是短期行为。核心问题是具体业务活动如何成功实施?这一层面的焦点是促解决方案落地。
具体到物流与供应链管理:(1)战略层针对战略方向问题,可以从发展驱动力、企业生存逻辑、业务服务依托和业务支撑力等角度找到答案。对于供应链领域而言,这也涉及到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方面问题的考量。(2)策略层针对实施计划或业务方案方面的问题,可以从预期目标、解决手段、解决方式、应急反应等入手思考。(3)运作层针对实施层面的问题,应该从能力建设和工作协同两个方面进行考虑。基于上述分析和归纳总结,初步拟定了如下物流供应链基本原理框架体系,见下表:
五、于波 大连市工商联执委、大连市仓储与配送协会秘书长
演讲题目:物流与供应链理论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探讨
(一)数字化转型的行动
数字化(数智化)转型是指从战略、业务、组织、技术和运营的全链路、全要素、全场景、全触点、全网、全渠道、全生命周期的解构、重构和持续优化。
基于“云原生、中台化、微服务”的理念,构建“一云多端M中台N应用”的企业操作系统。
供应链、物流企业的行动:“上云、用数、赋智”!
(二)数字化转型面临的问题
数据产权(持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区块链解决)。
流通交易(数据交易所;估值定价、安全与流通、原始数据和应用的解耦;隐私计算(可用而不可见)。
收益分配(市场评价贡献、贡献决定报酬;算法权利用户对于企业收集个人数据形成的财富价值不享有基本知情权?;数权激励:边际成本减少、规模报酬递增、数据要素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
安全治理(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 ;数据全生命周期管理; 黑客:拖库洗库撞库社工库)。
(三)供应链(物流)+数字化
+AI (感知、认知、学习、行动:智能驾驶、NLP智能客服、物流机器人...)
+Blockchain (区块链1.0;2.0;3.0:BaaS; 物流PI、全程追溯...)
+Cloud computing(IaaS PaaS SaaS 边缘计算:分布式资源调度...)
+Big Data (数据挖掘,预测分析,语义搜索,可视化:CRM、智能库存管理...)
+IoT(全面感知、可靠传递、智能判断:GIS、车联网、RFID、可穿戴装备...)
+Industrial Internet(标识解析、云端服务、边缘计算:工业包裹...)
+Metaverse(数字孪生、平行世界、沉浸式体验、NFT:零成本试错...)
六、杨浩雄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演讲题目:地方高校物流管理专业与学科建设——北京工商大学的探索
(一)北京工商大学电商与物流学院发展
电商与物流学院的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81年建立的北京商学院储运系和1987年建立的经济信息管理系。学院拥有工商管理(物流管理与智慧供应链)博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点、工程管理(物流工程与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以及物流管理(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供应链管理(物流教指委新文科试点专业)、电子商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4个本科专业。北京工商大学物流管理专业历史沿革如图:
(二)专业与学科问题
(三)解决问题的探索
学院培养方针:重视实践能力,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大数据与云计算相关课程,了解智能物流业务,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培养模式,建立“驱动、分类引导和个性化”的创新、创意、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了解行业信息,建立企业家走进课堂、学生走进企业等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可以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组合培养方法,建立“导师组”联合培养模式,三方导师给予学生全面指导。
人才培养定位:宽口径+复合型;文理兼修,工管结合,跨界融合;现代管理理论+大数据与信息技术方法;国际视野+ 应用+创新的人才培养。专业培养目标为立足北京,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国际视野、创业创新能力的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高端咨询人才。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国物流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