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3年(第二十二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上的演讲(摘要)
天津大学运营与供应链管理系主任、讲席教授、中国物流学会兼职副会长 刘伟华
(2023年11月18日 江苏·无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
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这样的机会,和各位分享中国物流学会主办的青年论坛,由我向各位汇报前八届青年论坛的总结报告。
一、青年论坛起源
青年论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是青年人展示学术成果的重要舞台。我们前期在学会,特别是贺登才副会长的帮助和支持下设立了青年论坛。梁启超曾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青年强”;毛主席也给我们作了寄语,“青年人像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有很多数据表明,青年人担当了历史的重任,比如北斗卫星团队的核心人员平均年龄36岁,中国天眼研发人员平均年龄只有30岁;很多行业青年人都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责任,全国高校30到44岁的青年教师占了全体教师的59.6%,这个数据表明青年人有理想、有担当,国家未来就有希望,民族就有希望。
正是因为如此,在中国物流学会的支持下,我们设立了青年论坛。2012年,莫言获得中国首个诺贝尔文学奖,让我们倍受鼓舞,青年人更应该不问出身。我在2013年和贺登才副会长商议能否设立一个青年论坛,他非常支持。2014年11月8日,在上海的外高桥酒店举办了第一届中国物流学术年会青年论坛,首次设立了青年论坛新锐奖,目标是希望发现新人,发掘新锐,发展新路,为青年人的成长提供非常重要的发展道路。我们在2014年举办青年论坛的通知,曾经在青年论坛的评分表上,我们商议过多次,最终决定使用这个作为论坛的评分表。
二、进展情况
在学会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青年论坛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从2014年到2023年,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从前八届的人数来看,每届差不多有1/4到1/3的人数获得了新锐奖,目前九届入围总人数达到了145人。从发展的历程来看,2014年设立至今已经举办了八届,目前已经有38位新锐奖得主。经过九年的不断完善,已经成为一年一度发现人才、选拔人才的重要平台。从报名人数和入围人数来看,这一次入围人数从过去的2014年仅有13人到了目前的24人。我们的水平也是越来越高,很多的企业高管、高校教授以及业内专家也纷纷加入到我们的论坛。
三、主要收获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收获:
第一,发现了一批优秀青年才俊。
第二,团结了一大批优秀的物流人才。
第三,扩大了中国物流学会的影响力。
第四,激励了一批年轻人投入到物流领域的学术研究。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G01里面有一个是物流与供应链,这是所有20个领域中申报人数最多、批阅人数也是最多的领域,可以看出这个领域在我们的学术中具有鲜活的活力。
四、问卷调研
我们也对前八届物流的青年论坛参与人员做了一次调查。前八届有38名新锐奖得主,第一届包括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李汉卿,上海铁路局调度所曲思源,北京厚德清园公司的张总张钰。第二届有来自北京物资学院的张喜才等,包括第三至第八届新锐奖得主,他们都成为了物流领域的中坚力量。
通过调研发现,自获得新锐奖之后,有54%的人职务得到了晋升,目前有超过56%的人职位处在中高层,有43%的人获得了职称的晋升,正高级人数已经超过了37%,说明新新锐奖对他们有很大的帮助。有超过8%的人获得了国家级人才称号,有超过20%的人获得了省部级人才称号,也有相当多的人承担了国家重大、重点项目,出版的专著也非常多,有人有15本以上的专著。在论文发表方面,新锐奖得主也获得了很多的进步,在发表的国外论文和国内论文上都有非常明显的体现,有超过27%的新锐奖得主对论文的发表以及获奖方面的打分超过80%,说明他们的满意度非常高。
这里也列举了几个新锐奖得主的发展案例,第一届得主曲思源,主持了科研项目80多项,已发表论文250多篇,其中著作等相关专著教材超过40部。李汉卿目前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曾在交通运输部工作,对党和国家的中央指派任务做了非常多的工作,提了非常多有用的建议。第二届新锐奖得主鲁渤,是国家级的青年人才,也是现任的中国物流学会副会长,发表了非常多的文章,也做了很多的科学研究工作。还有第三届新锐奖得主李建斌,是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目前在很多的国际期刊有非常出色的成果,是行业里面代表性的物流专家之一。第五届新锐奖得主是孟君,目前就职内蒙古发改委经贸处,近些年主笔起草了很多物流领域的政策。还有第六届新锐奖得主徐鸿雁,发表了很多的论文,获得了很多的奖励。
五、未来展望
未来,在中国物流学会的领导下,青年论坛将朝着四个方面进行突破。
第一,面向人才选拔,将紧跟国家战略,挖掘符合国家战略发展需求的物流青年人才。
第二,面向人才培养,为优秀的物流青年学者、青年工作者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和相关的资源。
第三,面向平台建设,希望借助青年论坛建立更加广泛、包容和开放的高质量交流学术平台。
第四,面向价值共创,希望成为链接海内外政、企、科研院所、高校人才新势力的合作纽带,为物流行业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以上就是我的简短分享,不足之处恳请各位领导、嘉宾多多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国物流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