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第二十二次)中国物流学术年会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及人才培养探讨专题分论坛于2023年11月19日在江苏无锡举行。论坛由广州工商学院管理学院院长乔鹏亮教授主持,邀请了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教授何明珂等5位嘉宾发表了主题演讲。主要内容如下:
一、何明珂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教学名师、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教授
演讲题目:物流类专业数字化转型的有关思考
除产业数字化之外,教育也急需数字化转型。物流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思路主要包括数字产业化、物流教育数字化、物流教育数字化转型等方面。
(一)数字化时代国家竞争的焦点
1.数字产业化
(1)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人工智能芯片)
(2)物联网(物联网通信技术、物联网数据存储和分析技术、物联网安全技术、智能终端设备技术、安全和隐私技术)
(3)大数据(分布式存储和计算系统、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技术、实时流式处理技术、数据分析和可视化技术)
(4)云计算(虚拟化技术、大数据技术、自动化和编排技术、安全和隐私保护技术、容器编排技术、无服务器计算技术)
(5)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加密算法、智能合约技术、数字货币技术)
(6)数字孪生(模拟和仿真技术、数据集成和处理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三维建模技术、渲染和图像处理技术、头戴式显示器和手柄控制器技术)
(7)人体生物识别(指纹识别技术、虹膜识别技术、面部识别技术、声纹识别技术)
(8)5G通信(毫米波通信技术、多天线技术、网络切片技术、车联网技术、移动边缘计算技术)
(9)机器人(机器人感知技术、机器人控制技术、机器人运动规划和路径规划技术、人机交互技术)
(10)超算(高性能计算和存储技术、并行计算技术、量子计算技术、数据中心和能源管理技术)
(11)网络安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技术、虚拟专用网络技术、加密和身份认证技术、恶意软件检测和反制技术)
2.产业数字化
(1)数字化制造(数字孪生技术、3D打印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制造系统技术)
(2)数字化营销(搜索引擎优化技术、搜索引擎营销技术、内容营销技术、数据分析和预测技术、移动应用营销技术、社交媒体营销技术、数据分析和营销自动化技术)
(3)数字化供应链(RFID技术、车联网技术、数据分析和物流智能化技术)
(4)数字化金融(移动支付和电子支付技术、区块链技术在金融中的应用、金融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人工智能在金融中的应用)
(5)数字化政务(电子政务平台技术、政务数据共享和交换技术、智能城市管理技术、电子证照技术、区块链技术在政务中的应用)
(6)数字化医疗(电子病历和医疗信息系统技术、医学影像诊断技术、远程医疗技术、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医疗健康大数据技术)
(7)数字化教育(在线学习平台技术、教育资源共享技术、智能教育评估技术、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
(8)数字化娱乐(游戏开发技术、视频和音频制作技术、社交娱乐应用技术、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应用技术、云游戏技术)
(9)数字化交通(智能交通管理技术、智能交通系统集成技术、智能交通控制技术、智能交通安全技术、自动驾驶技术)
(10)数字化生物(基因编辑技术、细胞培养技术、蛋白质工程技术、基因组学技术、生物信息学技术)
(11)数字化航空航天(无人机技术、通用航空技术、飞行器控制和导航技术、传感器和摄像技术)
(二)物流与供应链数字化技术及其应用
1.人工智能主要包括: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人工智能芯片。
2.机器学习主要包括:深度学习、迁移学习、强化学习、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生成对抗网络、自然语言处理、自然语言理解、自然语言生成、计算机视觉。
3.物联网主要包括:传感器技术、无线通信技术、边缘计算、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数据分析与智能算法。
4.大数据主要包括:分布式数据处理、数据存储与处理、数据挖掘与大规模机器学习、实时流数据处理、数据可视化与探索、数据隐私与安全。
5.区块链主要包括:分布式账本、加密算法、分布式存储、智能合约、去中心化。
6.云计算主要包括:虚拟化、弹性伸缩、容器化、多租户、自动化。
(三)人工智能技术在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1.迁移学习
数据训练与模型构建预测、分类决策树、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需求预测、质量控制、异常检测Weka、Scikit-learn、TensorFlow数据质量、特征工程、模型评估
2.强化学习
神经网络与深度学习算法特征学习、图像识别卷积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图像识别、物体检测、异常检测、TensorFlow、PyTorch数据质量、模型训练、计算资源
3.监督学习
知识迁移、模型复用领域适应、跨任务学习、小样本学习迁移学习、领域自适应、多任务学习跨渠道需求预测、新品上市预测Pretrained Models、Domain Adaptation Methods特征表示学习、迁移策略、领域相关数据、任务关联性
4.无监督学习
基于奖励与行动的智能决策决策优化、策略学习Q-learning、DQN、Actor-Critic库存管理、调度优化、智能决策OpenAI Gym、AlphaGo环境建模、奖励设计、训练时间。
5.生成对抗网络
生成模型与判别模型的对抗训练图像生成、数据增强GAN、DCGAN、CycleGAN图像生成、数据增强、数据合成StyleGAN、Pix2Pix训练数据、生成稳定性、计算资源。
6.自然语言处理
语言模型、文本分析文本分类、语义分析词袋模型、词嵌入、递归神经网络智能客服、文本挖掘、情感分析NLTK、spaCy、BERT语料库质量、训练数据、领域专业知识
7.自然语言理解
语法分析、语义分析、文本挖掘文本分类、情感分析、命名实体识别Word2Vec、BERT、GloVe文本数据挖掘、智能客服、舆情分析BERT、GloVe、Word2Vec语料库质量、语言模型训练、领域专业知识、情感标注数据
8.自然语言生成
语言模型、文本生成技术文本生成、对话系统、文本摘要GPT、Seq2Seq、Transformer自动文本摘要、智能推荐GPT、Seq2Seq、Transformer语料库质量、生成策略、语言表达能力、文本流畅性
9.计算机视觉
图像处理、特征提取、目标检测图像识别、物体检测Haar特征、卷积神经网络质量控制、物体识别、视觉导航OpenCV、YOLO、Faster R-CNN图像质量、训练数据、计算资源
(四)数字产业化与教育数字化的逻辑
1.数字产业化与教育数字化的需求
数字产业化与教育数字化的需求主要包括:数字技术加速迭代驱动数字产业快速发展、数字技术落地教育行业促进教育产业数字化、教育产业数字化倒逼教育产业进行全面变革、千年的教育体系演进有自身变革的客观需求。
2.数字产业化与教育数字化的逻辑
数字产业化与教育数字化的逻辑主要包括:供给逻辑(技术、资本、技术加资本);需求逻辑(教育、学习、管理、治理);市场逻辑(供给竞争、需求竞争、供需竞争、市场治理、产业进步)。
(五)教育产业数字化倒逼教育变革
数字化“技术+市场+资本”供给提供“数字技术+”的可能,倒逼物流高等教育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数字化培养方案、数字化培养方式、数字化教室、数字化实验室、数字化教学平台、数字化教学工具、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化课程、数字化教材、数字化教学内容、数字化教学方法、数字化教学环境、教师数字化素养、学生数字化素养、数字化实习基地、数字化专业竞赛、数字化教学管理。
最后,何明珂教授以《运输管理课程》为例,对课程的知识模块、传统内容、转型内容、转型要求进行了详细阐述。
二、韩东亚 全国物流行业劳动模范、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
演讲题目:着力建设智慧物流生态体系
2022年,在复杂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影响下,物流行业展现了较强韧性,物流需求规模再上新台阶。2022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347.6万亿元,同比增长3.4%。社会物流总额增速基本延续恢复态势,全年实现恢复性增长。
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60.6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
现代物流在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新发展格局下物流业发展正向高质量方向转变,亟需一套系统性、完备性的物流业发展战略与高质量发展路径理论体系支撑行业着力形成智能化、数字化的高端产业。
(一)智慧物流概述
智慧物流是指利用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技术与方法,使物流系统中的个体与总体具有感知传导、分析决策、智能执行与学习提升的能力,并能有效地实现和其他经济与社会系统的协同,最终服务于整个经济与社会系统的可持续改进和优化的物流体系。
《“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将智慧物流作为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期间将重点从三方面加强政策引导。一是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夯实智慧物流发展基础;二是以智慧化改造为抓手,促进物流业态模式创新;三是以网络化升级为抓手,激发现代物流发展活力。
(二)智慧物流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
《规划》将智慧物流作为推动物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十四五”期间将重点从三方面加强政策引导,积极促进智慧物流发展。一是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夯实智慧物流发展基础。加强物流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物流场站、运输工具、货物等物流要素在线化数据化,促进物流资源线上线下联动。引导企业信息系统向云端跃迁,鼓励平台企业和数字化服务商开发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云平台、云服务,加强物流大数据采集、分析和应用,提升物流数据价值。培育物流数据要素市场,统筹数据交互和安全需要,完善市场交易规则,促进物流数据安全高效流通。二是以智慧化改造为抓手,促进物流业态模式创新。进一步推动5G通信、北斗导航、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设施设备在现代物流领域应用。分类推动物流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加快物联网相关设施建设,发展智慧物流枢纽、智慧物流园区、智慧仓储物流基地等新型物流基础设施。鼓励智慧物流技术与模式创新,拓展智慧物流商业化应用场景,促进自动化、无人化、智慧化物流技术装备以及自动感知、自动控制、智慧决策等智慧管理技术应用。研发推广面向中小微企业的低成本、模块化、易使用、易维护智慧装备。三是以网络化升级为抓手,激发现代物流发展活力。依托国家物流枢纽等重大物流基础设施打造物流信息组织中枢,推动物流设施设备全面联网,促进物流信息交互联通。鼓励在有条件的城市搭建智慧物流“大脑”,全面链接并促进城市物流资源共享,优化城市物流运行。加强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动交通运输、公安交管、市场监管等政府部门和铁路、港口、航空等企事业单位向社会开放与物流相关的公共数据。
(三)智慧物流生态体系
物流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产业,随着“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的深入实施,物流业不断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数字化转型升级,为经济结构提质增效注入了强大动力。
构建稳定畅通的智慧物流生态体系,对实现我国物流畅通和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物流业将成为畅通国内大循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战略支点。“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指明了现代物流发展方向,要求构建供需适配、内外联通、安全高效、智慧绿色的现代物流体系,支撑构建现代流通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未来,是我国由“物流大国”迈向“物流强国”的关键时期和战略机遇期。
智慧物流的生态体系建立在万物互联的基础之上,要借助互联网基础设施,全面实现物流的在线化,促进整个生态体系中各参与方的情景感知和智能交互,从而在企业与客户间形成新的商业关系。
生态体系的重构是智慧物流最终成功的标志。随着参与者的增加和分工协作的复杂化,生态体系的建立成为考验产业互联网化的关键。智慧物流的快速发展,带动互联网深入上下游产业链条,物流企业有望借助互联网加强对产业链的控制,扩大生态体系范围,在原有基础上实现对产业链和供应链的掌控能力,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智慧物流发展需要重视的几个方面:大型物流龙头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小企业;物流营商基础环境;物流全球市场拓展路径。五个主要方向:数字经济与物流数字化;物流企业转型;物流园区应用;区域物流发展;跨境物流探索。
(四)智慧物流生态体系构建路径
一是加大智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推进智慧物流标准化进;三是强化智慧物流平台建设;四是调节企业协同联动性;五是搭建一体化协作系统;六是强化监督机制。
三、贺登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
演讲题目:新发展格局下我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及人才培养
《“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国办发〔2022〕17号,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发布。这是继《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国发〔2009〕8号)和《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年)》(国发〔2014〕42号)之后,国务院层面又一个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指引“十四五”时期建设现代物流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
他指出,“十三五”以来,我国现代物流规模效益持续提高,物流资源整合提质增速,物流结构调整加快推进,科技赋能促进创新发展,国际物流网络不断延展,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显著增强。讲到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突出问题时,列举了主要表现:一是物流降本增效仍需深化;二是结构性失衡问题亟待破局;三是大而不强问题有待解决,与世界物流强国相比仍存在差距,建设“物流强国”之梦呼之欲出;四是部分领域短板较为突出。以上现状和问题的深入剖析,准确描绘出“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的现实基础。
高质量发展物流现代物流要有明确目标。到2025年,基本建成现代物流体系。具体目标有,一是物流创新发展能力和企业竞争力显著增强;二是物流服务质量效率明显提升,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较2020年下降2个百分点左右;三是“通道+枢纽+网络”运行体系基本形成;四是安全绿色发展水平大幅提高;五是现代物流发展制度环境更加完善。以上主要目标和具体目标,形成了宏观要求和微观实操相衔接、未来发展和既有基础相兼容、定量指标和定性表述相结合的主要目标体系。与前两个规划相比,既有守正传承,更体现了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导向。
最后,他对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及人才培养作了寄语:新格局下育人才、转变观念思路开、目标明确鼓干劲、依靠青年创未来。
四、王彦庆 国家发改委综合运输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
演讲题目:基于要素集聚的物流网络化规模化发展思考
(一)新形势需要深入研究思考问题
1.三新
(1)新发展阶段
经过几十年发展积累,已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文明。
(2)新发展理念
当下要秉持“创新动力,协调平衡,绿色共生,开放联动,共享公平”的新发展理念。
(3)新发展格局
要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2.一高: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的内容是产业要素,如何用产业要素的配置和集聚,来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产业要素的配置和集聚需要考虑以下问题:要素的供给需求、要素配置、要素的投入产出、收入分配及包含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在内的经济循环。
(二)要素集聚与枢纽经济
1.八大产业要素
产业要素共有八个:土地、人力、资本、技术、数据、资源、市场、交通。其中土地要素包含农业土地、建设用地;人力要素包含劳动力、人才、企业家;资本要素包含财政资金、社会资本;技术要素包含、科技研发技术交易;数据要素包含政务数据、经济数据;资源要素包含原材料、能源;市场要素包含生产消费、生活消费;交通要素包含交通网络、运输组织。
2.产业要素集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
没有产业的规模化,就没有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八大产业要素的合理配置流动,实现要素集聚集成和产业的规模化,进而构建起现代产业体系,并形成枢纽经济。通过构建枢纽经济,优化区域经济要素时空配置,重塑产业空间分工体系,提升经济运行质量效率。通过实施多链融合,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基于要素集聚的枢纽一体化发展模式
基于要素集聚的枢纽一体化发展模式的发展脉络是从交通枢纽建设到枢纽经济,再到枢纽城市。交通枢纽建设包含货运枢纽和客运枢纽。通过交通枢纽建设实现产业要素集聚和产业要素合理配置,形成枢纽经济和枢纽城市。
(四)物流枢纽网络建设
1.物流枢纽网络
物流枢纽网络建设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枢纽设施大平台、内畅外联大通道、供应链组织大产业、双向辐射大市场、数智共享大网络。通过以上五方面的设计和建设来构建物流枢纽网络。
2.枢纽网络产业组织
枢纽网络的产业组织必须实现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产品链、服务链的多链融合。通过供应链融合可以实现产业要素的集聚和合理配置,通过价值链融合实现产业价值创造,通过创新链融合实现产业创新驱动,通过产品链融合提升产业服务能级,通过服务链融合实现产业提质增效。供应链、价值链、创新链、产品链、服务链相融相长、融合互促,共同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五、王日华 广州工商学院校长、教授
演讲题目: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推动物流管理专业特色育人的广工商实践
(一)专业特点
广州工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以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实行“校企联合+产业学院”的产教深度融合模式,培养根植行业、服务区域的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以冷链物流为特色,重点打造食品安全与智慧冷链全程监控管理与应用方向,着力建成粤港澳大湾区现代物流高端管理人才培养基地为专业定位。2009年,广州工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在全国首设“冷链物流”专业方向,2019年正式设立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冷链产业学院,2022年获“省级示范产业学院”称号。同年,物流管理专业获批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物流管理专业拥有58名教师(包括产业学院),正高16名,其中拥有管理学院院长、物流管理国家一流专业负责人乔鹏亮教授;产业学院执行院长谢如鹤教授;产教融合副院长(兼)、冷链委秘书长秦玉鸣;产教融合副院长(兼)、香港物流商会主席钟鸿兴;产业学院顾问、省物流行业协会执行会长马仁洪;产业顾问拜尔冷链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宏等优秀名师。拥有六个产学研平台,广东省冷链标准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粤港澳大湾区冷链物流产业创新联盟、广东省食品冷链物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粤港澳大湾区冷链物流产业创新联盟。
(二)育人模式
介绍了智慧冷链产业链·专业集群体系,深入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四流融合,通过深化“一体两翼三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发展“专业教育+产业学院”协同人才培养之路。解决了冷链人才培养存在的五大痛点问题:学校“想服务行业但深度不够;企业“想冷链人才但培养不足;专业“想融合产业但路径不畅;教师“想创新育人但模式不优;学生“想提升能力但基础不牢。
(三)建设成效
建设行业标准,主持和参与制定冷链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和地方标准7项,并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获得了一批发明专利包括国际PCT专利、中国发明专利共8项;参与了梁振英副主席领导的“广州南沙粤港合作咨询合作委员会”,与花都区政府共同成立了“广州物流产业粤港合作咨询委员会”;助拜尔冷链成为大湾区冷链行业首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单位”协助拜尔冷链项目“广东省果蔬冷链物流标准体系建设及示范应用”获得2022年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教育部物流教指委、中国物流学会校企协同就业背景下冷链物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一等奖;产业驱动 标准引领融通育人,智慧冷链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特等奖;一流专业引领、产业学院驱动;文工交融的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二等奖,广东省物流教指委;获得研究总经费678.9万元,科研获奖8项,发表核心论文212篇,立项专业课程7门。学生就业满意度90%,毕业生对教育教学综合满意度95%,毕业生工作满意度96%。
(四)专业特色
二大专业特色:一是冷链特色定位引领专业持续建设。依托广东省智慧冷链示范产业学院,设置冷链专业集群,凝练冷链攻关方向,建设专业团队,服务冷链物流产业;二是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商行协同发展,企业参与产业学院建设管理。校企共同完成企业国家级服务业试点项目,推荐企业获批产教融合型企业。
三大亮点:一是标准引领发展,与企业合作开发《冷链物流配送中心通用作业规范》等标准5项,填补冷链产业规范标准空缺;二是一流平台支持,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省级冷链标准化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18个、三是“千企千亿”支撑,拥有协会、商会、联盟数千家成员企业,服务千亿级的产业规模,为特色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撑。
最后,王校长希望将物流管理专业建成特色鲜明,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国家一流专业;为冷链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科技服务和智力支撑;为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模式。
(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阅,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中国物流学会。)